Hospital dynamic
2023-09-25
市中医医院举办神经内科学术沙龙活动
9月22日,衢州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学术沙龙活动在医院学术报告厅顺利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到省内知名专家来院作专题讲座、坐诊。医院党委委员、执行院长庄汝杰出席活动并致辞。庄汝杰在致辞中表示,这是一次神经内科临床技术应用和科研创新工作融合发展的良好契机,希望通过本次学术沙龙多交流合作,碰撞思想火花,为医院神经内科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研支撑。活动中,来自省内各大医院的专家、教授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带来《超时间窗内再灌注治疗进展》《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基金申报》《中西医结合帕金森病的优势》《睡眠疾病的中医治疗思路》等专题讲座,并就神经内科学科建设新动向和新发展进行广泛的交流。浙江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中医师裘涛还到门诊为有需要的患者现场诊治。活动结束后,大家都纷纷表示,本次活动干货满满,内容新颖、丰富、涉及面广,充分展示了神经内科专业的前沿知识、最新学术动态、诊疗指南等,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
2023-09-21
多学科联合,为95岁老人打通大脑“生命线”
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严重脑血管疾病,可以称之为“健康杀手”。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世界第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卒中已经成为中国居民疾病死亡的首位原因。近日,衢州市中医医院多学科通力合作,突破高龄手术“禁区”,成功为一名95岁老人,打通大脑动脉,使狭窄血管恢复再通,拆除了这颗随时都可能引爆的“炸弹”。屋漏偏逢夜雨,95岁大爷结核未愈又查出脑血管堵塞陈大爷,今年95岁。一向身体硬朗的他,在年初被诊断出患上了结核性胸膜炎、肺部感染。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逐渐平稳,但常常还会有胸闷、头晕、全身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今年7月份,陈大爷胸闷、头晕等症状加剧,家人将他送到到衢州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入院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陈大爷的胸闷、食欲不振的症状均有所好转,可是头晕症状却始终不能缓解。于是,呼吸内科医生便邀请了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姜洪顺前来会诊。姜洪顺建议陈大爷行大脑CTA(CT血管造影)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陈大爷的左侧大脑动脉重度狭窄。进一步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后发现,陈大爷的大脑后动脉P1段狭窄率达到了98%,几乎是完全堵住了。“大脑后动脉是我们大脑内比较重要的血管,一旦完全闭塞,就会出现脑组织缺血,导致脑卒中。像陈大爷年纪这么大的患者,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更是会危及生命。”姜洪顺介绍。情况紧急,陈大爷被转入神经外科病房继续治疗。两难选择,患者及家属选择信任陈大爷转入神经外科后,是否手术的难题就摆在了医生与家属面前。传统观点认为,80岁是外科手术难以跨越的一个分水岭。95岁的高龄对医生来说无疑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尤其是要进行脑部手术。然而,陈大爷目前身体状况不太理想,抗结核治疗疗程还没有结束;肺部感染导致他肺功能非常差;有冠心病史,存在心包积液,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早搏有10000多次;白细胞也很低,这些问题就像是摆在医生面前的一座座大山。不手术的话,则陈大爷随时有中风的风险。“我父亲身体一直都比较好,去年还能自己一个人坐公交车从南区到西区。虽然我们家里人都很担心手术的风险,但是我父亲很有信心,决定做这个手术,我们家里人也都尊重他的决定。”多学科联合,突破手术高龄“禁区”在医务部的统筹安排下,神经外科、呼吸科、心内科、麻醉科等进行了多学科联合会诊,对陈大爷的病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结合大家的会诊意见,专家组决定先为陈大爷治疗心律失常、白细胞过低、肺部感染等,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在陈大爷抗结核治疗结束后再为他行手术DSA治疗。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调理,陈大爷的身体各项指标明显好转。9月6日,陈大爷再次入院准备手术。为了确保手术万无一失,神经外科又邀请了上级医院神经外科专家以及本院的呼吸科、心内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参与联合诊疗(MDT)。经过反复讨论、充分评估手术风险,专家团队为陈大爷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为超高龄手术患者实施麻醉,对于我们麻醉医生来说安全只是第一步。”麻醉科主任项余华介绍,“为了让陈大爷能够顺利完成手术,回归家庭,我们决定采取精准麻醉、快速康复以及舒适化理念,包括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超声引导下动静穿刺、深静脉压检测、有创动脉压检测、术中体温保护、肺保护策略等措施,确保将麻醉创伤降到最小。”9月9日下午,陈大爷被送入DSA手术室,在上级医院专家的指导下,神经外科团队成功为陈大爷置入一枚支架,术中造影可见,脑血管狭窄明显改善,血流也随即恢复了通畅。麻醉复苏后,陈大爷顺利拔出气管插管,安全返回病房,术后第1天即可下地活动并且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自诉头昏情况也较术前好转。3天后,陈大爷顺利出院。
2023-09-18
微创拔牙术,遇见尚未晚
说到拔牙很多人都会瑟瑟发抖毕竟在大家“刻板印象”中拔牙就像是在嘴巴里搞“装修”锤子、凿子、锯子……一想到就会觉得毛骨悚然牙疼也不敢就医一忍再忍一拖再拖朋友牙科医生的“温柔”技能微创拔牙了解一下惧怕拔牙,她连发数条朋友圈倒计时小燕(化名)是一名舞蹈老师。她最近嘴巴里长了颗智齿,但牙齿长不出来藏在牙龈里,导致大牙和牙龈之间有缝隙,吃东西老是塞在缝隙里,令她的口腔常常会有异味。为了口腔健康,小燕只能吃完东西就用注射器进行冲洗,非常麻烦。在家人的建议下,她到一家口腔诊所准备将智齿拔除。在打完麻药后,小燕突然出现心率、呼吸加快,人也变得非常紧张。经过急救处理后才逐渐恢复正常,诊所医生告诉她,这可能是麻药过敏。这次惊险的拔牙经历在她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恐惧。近日,不堪其扰的小燕来到衢州市中医医院口腔科微创拔牙专科门诊就诊,希望能找到更好的处理方式。口腔科副主任医师毛良君接诊了小燕,在详细地询问病史后,他判断上次小燕拔牙遭遇惊险一幕不是麻药过敏,而是麻药注射过程中肾上腺素进入血管或是注射太快被周围组织吸收所致。在毛良君耐心、专业的解释下,小燕鼓起勇气决定将智齿拔除。完善了各项检查后,小燕与毛良君约好拔牙时间。“拔牙倒计时三天……”“拔牙倒计时一天……”“拔牙倒计时3小时,我要拔牙了,好害怕呀……”出于恐惧,小燕不断地在朋友圈为自己倒计时鼓劲。无需“敲敲打打”,拔牙也可以很温柔!9月13日,小燕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躺上了治疗椅。“从术前检查来看,小燕的智齿在口腔内肉眼无法看到。口腔CT显示,她的牙根长在神经管里,且牙根形态呈倒钩状,属于埋伏阻生牙。在充分沟通后,我们决定为她实施微创拔牙。”毛良君介绍。为了缓解小燕焦虑的情绪,打麻药时,毛良君严格执行回抽和缓慢注射并耐心地与她沟通、介绍每一个麻醉步骤,并时不时询问她的感受。麻醉完成后,小燕表示没有任何不适,这让她悬着的心也稍稍地放了下来。毛良君在为患者做治疗(资料图片)麻药起效后,毛良君按照术前设计,先切开粘膜翻瓣,充分暴露术区。随后,毛良君用高速涡轮机把阻生牙牙冠截断、分根,接着利用超声骨刀去骨与增隙,在不破坏牙齿周围组织及神经、血管的前提下,精准地将牙齿与骨组织分离,在微创拔牙器械等专业器具的帮助下,30分钟后小燕的智齿成功拔除。随后,她又发了一条朋友圈:“第二次拔没有做逃兵,成功拔出,优秀的毛医师!”毛良君提醒,长久以来,许多牙病患者对拔牙存在“刻板印象”,对牙齿问题采用“拖”字诀,不得已才来治疗,把小问题拖成了大问题,对口腔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面对口腔问题大家应警惕,建议发现牙疼第一时间到专业医院口腔科就诊。
2023-09-15
痔疮发作出血,针灸疗法显效
66岁的周阿姨是个饱受痔疮折磨的“痔阿姨”工作累了肛门总像是“吊了颗铅球”痔疮崩了上厕所尽是“血”和“泪”近一年来,她被痔疮折磨得很痛苦大便前突出很严重大便后都卡在肛门口大便出血量一次比一次多每天晨起都上演“满桶红”四处求医都建议她尽快进行手术治疗没想到在市中医医院一根银针为她祛除了顽疾周阿姨在外地从事保姆工作,一直拖着没去手术,擦过药膏,泡过药水,试过不少土法子,效果都不佳,她想着等回衢州找时间把手术做了。回到衢州后,周阿姨和很多做过痔疮手术的亲朋好友交流了情况后,愣是没敢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9月初,周阿姨和家人聚餐因吃了辛辣食物,第二天排便感觉非常困难、异常疼痛,起身后发觉马桶里通红一片全是血。虽然心里有点慌,但周阿姨还想着再用点药熬一熬,结果妹妹发现了她这个“秘密”。在妹妹的极力推荐和陪同下,周阿姨慕名来到市中医院医院针灸科就诊。接诊的针灸科主任中医师何彩云详细询问了其病史和查看检查资料后,为周阿姨进行了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比我想象中快很多,半个小时左右就完成了整个治疗过程,没有想象中的疼痛,就是有一点轻微酸胀的感觉,扎完针灸上厕所,卫生纸擦过肛门就没血迹了,真可谓‘针到痔除’。”周阿姨说,何彩云医生耐心地介绍了接下来的治疗方案以及康复的注意事项,可谓事无巨细、耐心至极。何彩云为患者打针灸(资料图片)经过何彩云医生的疗程治疗,周阿姨的痔疮止血止痛效果非常好,现在已经过去将近半个月了,再也没有出现脱出、出血的症状了。“现在真有无病一身轻的舒坦感。”何彩云医生的针灸治疗让周阿姨很满意,颇有相“治”恨晚的感觉。“在我们痔疮症状发作的时候,针灸疗法可以有效帮助缓解痔疮肉球、便血、疼痛等不适症状。”何彩云提醒,针灸疗法对痔疮的康复很有帮助。临床上,很多接受过针灸治疗、遵医嘱饮食起居的痔疮患者后续都未再出现过出血症状。若没有不适症状,平常要保持大便通畅,改善生活习惯,减少辛辣饮食,避免痔疮进一步加重即可;若伴随有疼痛、便血、脱出、瘙痒、异物感等症状,应及时治疗。
2023-09-14
市中医医院开展“科普促健康 携手向未来”科普义诊活动
近日,衢州市中医医院组织专家骨干来到柯城区荷西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科普促健康携手向未来”志愿服务活动。来自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针灸推拿科、泌尿外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8个科室、16名医护人员,现场为居民朋友们测血糖、测血压、发放健康宣传册、中医体质辨识、中医火龙罐、刮痧……耐心细致地就居民咨询的健康疾病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对居民的日常保健、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常用药服用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居民掌握基本的健康保健知识和技能。“我最近总感觉没什么精神,整天腰酸背痛、头重脚轻,听说今天中医院的专家来义诊,早早地就来排队了。”陈女士说道。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翁小建为她进行了细致体质辨识并详细地询问了她的病史,判断陈女士是由于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导致肝肾亏虚。翁小建建议她使用火龙罐治疗,可以畅气血、通经络,并为她开出药方。现场体验中医火龙罐后,陈女士感到一身轻松,竖起了大拇指。志愿者还为居民们带去八段锦教学以及《颈椎病预防及秋季养生知识》的健康讲座。科普讲座后,志愿者为居民们提供了一对一的中医调护指导,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2023-09-02
“一个礼拜瘦了5kg,血压也下降了。”这个减肥方法,现在知道还不晚
“短短一周时间,我就瘦了5kg,不仅体重下来了,连血压也降下来了,现在降压药也停掉了,太好了!”衢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病房内,减肥成功的马先生(化名)开心地向医护们报告着自己的“战绩”。马先生是衢州本地人,刚退休不久的他,过上了舒适的退休生活。“心宽”之后“体胖”也随之而来,血压也高了起来,甚至一度达到了160/100mmHg,不得不开始服用降压药,但健忘的他经常忘记服药,导致血压忽高忽低,有时还会有头晕等不适。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先生得知衢州市中医医院有体重管理中心,开展中医禁食疗法。咨询后得知,这种疗法很适合肥胖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的人。“刚入院时,我还挺担心禁食期间会有不适而坚持不下来,在古剑主任的耐心讲解和安慰下,我也有了信心。”马先生说,“令我惊喜的是,我不仅全程坚持下来了,还没有感到明显不适,瘦了5kg左右,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因关节疼痛入院的洪先生,因为超重引发了一系列代谢的问题,通过中医禁食疗法,体重下降5.4kg,腹围减少5cm,血清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下降,关节疼痛也明显缓解。毛先生也是位超重的患者,自述曾经靠节食和减肥药减重过多次。期间,感觉到明显身体不适,而且容易反弹。通过中医禁食疗法,这次体重下降了近5kg,腹围减少了4cm。“摸着平下去的肚子,太开心了,以后我还会将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继续保持下去。”什么是中医禁食疗法?中医禁食疗法是在禁食疗法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人群体质特点,配合中药内服及中医外治法,通过减轻体重而改善健康状况,防治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一种方法。中医禁食疗法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秦鉴教授发明,是以《黄帝内经》中对膏脂与人体健康的认识为依据,在禁食疗法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人群体质特点,配合中药内服及中医外治法,来改善禁食期间出现的气阳不足、痰浊内泛的证候。目前,国内开展禁食疗法的医疗机构经过数千例的临床经验总结,证明中医禁食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不良反应低,可操作性强,患者依从性高的特点。住院的中医禁食疗法由肠道清理、足量液体补充、监护、合适运动量、生活方式指导、中医外治法(艾灸、穴位贴敷、针刺等)6个要素组成,具体流程分为缓冲期、禁食期和恢复期3个阶段。另一种禁食疗法为周末禁食(5+2禁食疗法),可在院外完成,即1周中有5天正常饮食,连续或不连续的2天为禁食时间,也需要由专门的医务人员指导,周末禁食疗法作为住院禁食疗法后的一个序贯疗法,有助于疗效及体重的长期维持。中医禁食疗法适合哪些人?适合超重或肥胖的人,或伴有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高尿酸血症、原发性高血压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人群。而一些高龄或年幼者,或伴有严重的心、脑、肾、肝脏等器官疾病者,传染病活动期,各种精神类疾病者则不适合该疗法。你是否也被超重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困扰呢?是否为找不到合适的减重方法而苦恼呢?如果你想安全有效地减重,那就尝试一下中医禁食疗法吧!
2023-09-01
乐极生悲!这一顿海鲜,吃得他全身瘙痒、呼吸困难
开学前,小刚(化名)和家人好好搓了一顿。一顿海鲜大餐过后,他因急性荨麻疹导致过敏性休克被送到了医院抢救。近日,从医院皮肤科了解到,入秋以来,门诊已经接诊了不少急性荨麻疹的患者。15岁的小刚马上就是一名初三学生了,从小没怎么吃过海鲜。为了给孩子加油打气,让孩子在接下来的初三学习中全力以赴,开学前夕,父母带着他去搓了一顿海鲜。回家后,小刚感觉身上很痒,他以为是被蚊子咬了没在意。没想到当天晚上,红斑发遍全身,瘙痒难耐。第二天,父母带着小刚来到衢州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就诊,被确诊为急性荨麻疹。皮肤整形美容科执行主任、主任中医师徐忠良在给小刚问诊时,发现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过敏性休克症状,立即将小刚送至急诊科进行紧急救治。经过1小时的吸氧、输液、抗休克治疗后,小刚的过敏性休克症状得到控制,被转入皮肤科住院病房进行后续治疗。“入秋以来,门诊接诊了好多例吃海鲜、芒果等食物导致急性荨麻疹的患者,有十几岁的孩子,也有中年人,还有七八十岁的老人家。”衢州市中医医院皮肤整形美容科主任、医学博士朱健伟介绍,急性荨麻疹通常起病较急,皮肤突然发痒,很快出现鲜红色、苍白色或正常肤色的风团,看起来有点像被虫咬了,数分钟或数小时后自然消退,消退后不留踪迹,但是其它的地方可能又有新的冒出来,此起彼伏。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反复发作。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等症状。荨麻疹的原因很复杂。急性荨麻疹可能会找到诱发因素,比方说饮食、感染、情绪紧张、工作压力、冷热刺激等。秋季多发大多和环境有关,秋季阳光强烈气候干燥,空气中散布着大量的粉尘、艾蒿等过敏原,很多人外出游玩时增加了与过敏原接触的机会;秋季食物种类丰富,大量海鲜上市,像海鲜、芒果等食物都有可能引起荨麻疹。朱健伟建议,入秋后要谨慎食用这些容易过敏的食物、躲避过敏原,特别是给孩子吃一些没吃过的食物,要先少量进食、注意观察。一旦出现急性荨麻疹、局部瘙痒应用温水清洗,外涂炉甘石剂。若出现皮疹继续发展,瘙痒难耐,并有胸闷、气促不适应及时就诊。
2023-08-24
Biu Biu Biu~~激光一通闪,92岁大爷“难尿之隐”解决了
“下水道”堵了,9旬退休教师郁郁寡欢来自开化的老刘,今年92岁,是一位退休教师,患有高血压、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另外,还有一个困扰他多年的老毛病,那就是老年男性的通病——前列腺增生症。据老刘介绍,10多年前他就发现自己小便次数比别人多,小便的时候有刺痛灼热感。早期吃了不少药,收效甚微。3年前他开始接受正规的保守药物治疗,服药初期症状缓解明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药效逐渐失灵了。最近几个月来,老刘感觉排尿越来越困难,明明感觉小便的意愿已经很强烈了,但却尿不出来,膀胱像被绳子系住了一样,有时要等上好几分钟才尿得出来。半夜经常睡很熟时被尿憋醒。“哎,夜晚不停起夜,一个安稳觉都没有。”每次排出的尿液却少得可怜,滴答滴答的只有几滴,最多的时候晚上得起夜七八次,三个月来没有睡过一个整觉。最尴尬的是尿液大多滴在裤衩上,走哪都是一股尿骚味。倾注教育事业奉献了一辈子,到老了,却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质量和尊严,老刘感觉自己彻底抬不起头了,整天郁郁寡欢。在儿子陪同下,老刘曾到省内多家医院就诊,各项检查提示其存在膀胱出口梗阻,具有手术的指征。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金标准”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由于老刘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其围手术期存在很大的出血风险,属于手术禁忌症,一家人犹豫不决没敢进行手术。BiuBiuBiu~~激光一通闪,打通“下水道”今年8月初,老刘排尿困难又较前加重,排尿时刺痛感更明显。“即使在手术台上下不来,我也要做手术,这尿不出的感觉太痛苦了。”老刘非常希望能通过手术治疗解决痛苦,多方打听找到了衢州市中医医院泌尿外科执行主任、主任医师毛金水医疗团队。既要解决老刘前列腺增生的问题,又要综合考虑他的身体状况,减少手术创伤和麻醉风险,这无疑给手术团队提出了很高的挑战。在为老刘做了仔细检查和评估后,毛金水团队根据患者的具体特点,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完善一系列相关检查后,医生在围手术期采用短效抗凝制剂进行“桥接”,既保证手术创面的止血要求,同时也确保心脑血管不产生血栓,在麻醉科的协助下,纤细的绿色激光光纤宛如小精灵,精确地游走于前列腺体内外层面之间。绿激光每“Biu”一次,就能消融掉部分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可谓“指哪打哪,精准打靶”。术中仅有极少出血,历时1小时,手术顺利完成。由于是超微创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和创伤小,术后第一天老刘就可下地走路并恢复正常饮食,“下水道”通路恢复,以前小便时那种刺痛感也减轻了很多,4天后就康复出院了。衢州市中医医院泌尿外科一直坚持优先发展微创治疗,科室开展了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填补衢州地区该类手术的空白,相比传统等离子切除的方法,该术式手术安全性高、创伤性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痛苦,能更好地解决高龄高危患者前列腺增生症的难尿之隐。很多原来因为凝血功能障碍而无法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接受绿激光汽化术后体会到久违的排尿畅快。
2023-08-23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早期重症康复技术的规范应用和推广”顺利举办
8月18日至20日,衢州市中医医院成功举办了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早期重症康复技术的规范应用和推广”学习班。本次继教班邀请到了众多知名专家、学者莅临授课,围绕什么是重症康复,如何进行早期重症康复以及中西医结合热点,EGDM的应用实践及推广展开学术交流,吸引到了全省各地线上、线下共400余位学员参会。浙江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候任主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蔡洪流教授致开幕辞。他指出现代重症医学模式已经由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化为以“大健康”为中心,要让重症患者更好的回归社会、家庭,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将“大健康”事业做得更好,也预祝学习班圆满成功。学习班上,国家康复医学会PT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医学会康复治疗技术专委会主委刘惠林,浙江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荣林,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专委会常委王灵聪,浙江省名中医陈伟,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中华医学分会急诊分会委员、衢州市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陈玮等20余位知名专家为大家授课。专家们的演讲风趣幽默,通俗易懂,整个学术报告厅时常响起热烈的掌声。经过三天紧张又内容丰富的学习,学习班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国家级继教班的成功举办,为医护人员搭建了一个内容丰富、注重实用、互动交流的学术平台,进一步推广了重症早期康复的理念,促进了重症早期康复向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的高度迈进。继教培训结束以后,学员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
2023-08-22
骨科奇谈|脚疼了十多年, 原来是脚上的“小船”坏了
最近,国漫《长安三万里》爆火,让很多观众看到破防。影片结尾,驾舟江上的李白重获自由,随着翻滚的江水,娴熟地撑篙喊出“轻舟已过万重山”,更是戳中无数成年人的泪点。其实,在人的脚上有一块像船的骨头就叫“舟骨”,这是一块非常重要的骨头,它是足弓稳定的基础,也是力传递的枢纽。但如果我们脚上的“小船”坏了,那么我们就无法乘上“人生的轻舟”,好好领略跨越万重山后的美景了。今年53岁的章阿姨(化名)就患上了舟状骨坏死(Muller-Weiss病),而不能正常行走。章阿姨家住开化,早在十余年前,她就发现自己的左脚开始出现疼痛不舒服的症状,每每行走较多或是劳累,这样的症状更会加重。起初,她并没有太在意,以为休息几天就会好的,可后来脚疼的越来越厉害,甚至还有些变形。半年前,章阿姨不慎扭伤脚踝,之后基本连路都走不了了,这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十分痛苦。由于在金华打工,章阿姨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为她做了各项检查,发现她的左足舟状骨形状异常,判断可能是骨折或者是退行性的病变,建议保守治疗,但效果却不理想。家人在多方打听后得知,衢州市中医医院有专门的足踝外科,还有专家坐诊,就决定回到衢州治疗。“从章阿姨的片子上看,她的足舟状骨形状非常奇怪,外侧压缩、变窄、变尖,不像是骨折。”章阿姨的主管医生、主治医师李旱雨说,“看着像是非常少见的舟状骨坏死(Muller-Weiss病),但是这种病我从医十多年了,也没有见过,只在书本上看到过。”于是,李旱雨建议章阿姨等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足踝部疾患诊治中心主任徐向阳教授来院坐诊时请他看看。几天后,徐向阳教授证实了李旱雨的诊断,章阿姨所患疾病确实是舟状骨坏死(Muller-Weiss病)。“舟状骨坏死(Muller-Weiss病)是一种少见且原因不明的足部疾病,也称‘成人足舟骨坏死’。以中足慢性疼痛、足舟骨压缩碎裂和跟骨进行性内翻畸形为特点。”李旱雨介绍。这种病多发于中老年女性,发病时间通常较长,坏死范围广,保守治疗无效应当及时手术治疗。如果不是专业的足踝外科专家会诊,通常很难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能正确地诊断出所患疾病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续的手术、康复才是关键。由于该疾病临床罕见,手术难度较大,章阿姨决定请徐向阳教授手术。市中医医院足踝外科团队在徐向阳教授的指导下,专门召开了病例讨论会,反复推敲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常规的手术是将距舟或距舟楔关节进行融合,牺牲部分关节,但这会导致足部的灵活度下降。”李旱雨介绍:“为了进一步保留章阿姨的足部功能,更加有利于术后康复,我们为她制定了难度更高的跟骨截骨矫形手术,从而保留关节,增加足部的灵活性。”
2023-08-18
医师节特别策划 听援疆医生讲述“针”故事
在新疆乌什县中医医院(维吾尔医医院),有这样一位医师:他不远万里来到新疆,以过硬的技术妙手回春;他全身心融入祖国西陲,用手中的小小银针,在百姓心中筑起了白衣战士的伟岸形象……他是衢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医生樊兵剑。2022年4月,樊兵剑响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号召,作为浙江省衢州市援疆干部,远赴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中医医院(维吾尔医医院),挂职该院副院长一职,至今已一年有余。开展援疆工作的樊兵剑常说:“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派的来自中医医疗机构的援疆医生,我希望能把我擅长的中医诊疗、针灸技术留给边疆最需要的人。”今天,让我们一起听他讲述他的“针”故事。刚到乌什县中医医院不久,樊兵剑医生就靠一根小银针收获了众多“粉丝”。患者彭某,一年前因劳损过度患肩周炎,病情十分严重,平时活动受限,洗脸穿衣都成问题。彭某听闻乌什县中医医院有位援疆专家在治疗颈腰腿疼痛疾病上很有本事,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找他。樊兵剑耐心地询问了患者病情后,经过一周时间的针灸理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一年多的疼痛困扰就这样被樊兵剑医生两根方便且经济的小“针”解决了,患者及家人为了感谢樊兵剑及全体医护人员,特地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锦旗上写着“妙手神针医百病、德艺双馨传四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最让樊兵剑医生印象深刻的是一位90岁的维吾尔族奶奶,腰腿疼痛了2个多月,生活起居困难。经过针灸治疗后,奶奶症状明显改善,老奶奶称赞他说:“不愧是党和政府培养出来的好医生,亚克西。”那由衷的笑容和称赞,至今仍萦绕在樊兵剑的脑海里。金杯、银杯,不如病人的口碑,就这样一传一、十传百,樊兵剑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乌什县中医医院一张靓丽的名片,他用一根根银针,解除了无数患者的痛苦,治愈了许许多多疑难杂症,使患者重新享受生活。他常说,乌什县已成为他的第二个故乡,他深深热爱着这片土地。祖国医学是一个传承的医学,这与浙江衢州援疆理念相辅相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输血”远不如“造血”的意义长远,传帮带更是樊兵剑工作重点之一。他在援疆的日子里,坚持制定每月学习计划,加强年轻医师人才培养,带教查房,并采取讲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提高科室整体诊疗水平。从踏入乌什这片土地开始,樊兵剑牢记“提内涵、补短板、育人才、强专科”的医疗帮扶思路,充分发挥援助单位和个人优势,搭建后方各大医院和乌什县中医医院之间交流合作的平台。从医教研三方面加大对科室人才的培养力度,在传帮带过程中力争做到“精准、可实现、可持续、有成效”,满足新疆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入疆后,他对现有科室的布局和功能进行了规划,将骨伤、康复、康养中心、治未病、针灸推拿等科室作为重点专科建设,为未来科室的发展打好了基础。同时,他通过开展针灸和中医临床指导,学术讲座、授课、建言献策等多种形式,提高当地医护人员在针灸和中医诊疗上的认识和水平。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樊兵剑已在当地医院顺利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实施微针刀治疗、腹针治疗、小针刀治疗、穴位埋线治疗、三伏贴、督脉灸治疗等,填补了当地针灸推拿多项技术空白。“每名医生都应有各自的发展方向。”樊兵剑说,为了提升医生的业务能力,他分别针对临床科室、针灸推拿、治未病等科室进行固定的业务学习。他利用早上的业务学习时间和晚上下班后的时间开展系统讲座,提高大家对疾病的诊治水平。经过不断努力,全院各科室的临床诊疗水平日益提高,当地老百姓的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提升。“行有疆、心无界,医有道、志无涯”,他始终和其他援疆医疗技术人才一样,以“最美医生”为榜样,不断修医德、行仁术,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在健康中国建设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
2023-08-15
老人腰疼到无法翻身, 医生“一根银针”解病痛
“王主任、谢主任、管医生、护士长,谢谢你们,没想到这么几天我老头子就可以下床走路了。”衢州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病区的病房内,看着老伴拄着助行器能缓慢地行走,妻子张奶奶(化名)开心地笑了。陈大爷今年87岁,患有高血压、肾病、贫血等疾病。2021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中风致使他原本就不太好的身体,雪上加霜。中风后,陈大爷一侧身体麻木,加之胃口也不好,全身乏力,一直卧床不起。在外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后,陈大爷病情稳定回家休养。“医生和我说老头子这个情况,目前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但是我看着他每天躺在床上,这么不舒服,我心里很着急。后来我决定带老头子去看中医。”张奶奶回忆道。在市中医医院住院期间,医生团队为他制定了一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自此,针灸科主治中医师管丽华就与陈大爷结下了缘,每天去病房为他打针灸。“管医生技术很好,也很耐心。打了几次针灸配合其它中药、西药治疗,老头子觉得舒服了很多,慢慢地可以在床上坐起来,胃口也好了,也有力气了。后来我就问管医生要了电话,接下来有什么需要我都找她。”经过几次住院针灸治疗,陈大爷重获了步行和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回归了正常生活。半年前,“二阳”后的陈大爷的身体渐渐不如以前,老是出现腰部疼痛的症状,时轻时重,双腿也没有力气,还有伴麻木的感觉,走路都需要拄着拐杖。8月1日,陈大爷的腰痛突然加剧,躺在床上连翻身都困难,根本下不了地。家人立即与管丽华医师取得了联系,将他送到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病房。“当时,陈大爷来时非常的痛苦,连挪到病床上都废了好大的劲。根据他的病情以及检查结果,结合中医的辨证,陈大爷所患疾病是腰椎间盘突出,属于中医气滞血瘀型腰痛。”管丽华介绍。针灸科常用治疗腰痛的方法有针灸、电针、艾灸、推拿等。而陈大爷之前因心脏不好而安装了心脏起搏器,治疗上无法使用电针,这使得他的治疗方式相比他人更为局限。管丽华接诊后,在针灸科副主任谢蔚的指导下,针灸科团队一起讨论,为陈大爷量身定制了一套治疗方案。治疗初期,因为陈大爷不能翻身,管丽华选择腹针的方式为他治疗,选取水分、气海、关元、外陵、四满、气旁、下风湿点等穴位,通过行针手法来达到补泻的效果,起到通经活络、活血散瘀、缓解疼痛的功效。等到陈大爷能翻身了,就可以打背针了,管丽华取腰夹脊、大肠俞、肾俞、委中、承山、阳陵泉、昆仑、阿是穴等穴位,可以减轻局部肌肉疼痛,减少炎症物质的积累,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还能舒缓肌肉痉挛,稳定腰椎,减轻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局部缺血的作用。期间,辅以如意金黄散外敷等中医外治操作和消炎、止痛的西药治疗。治疗五天后,陈大爷就可以下床走路了,也终于露出了笑容。
2023-08-08
26岁少女肚子一天天隆起,却不是“怀孕”,医生:情况很危险
26岁的女大学生陈笑(化名)是一个瘦瘦的女孩子,在过去半年时间里,她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小肚子突然大了起来。因为最近几个月时常坐电脑前赶毕业论文、缺少运动,她以为自己是长胖了。只要自己后续加强锻炼,瘦回去不成问题。然而,最近3个月,陈笑发现自己的肚子越来越大了,且每次来例假时小腹总出现坠痛感,排便时甚至出现痉挛样疼痛。医院检查结果显示,陈笑的右侧卵巢里居然有一个20cm大小的“怪胎”,需要立马动手术切除。赶毕业论文期间腹部日渐隆起,她以为自己是“长胖了”“我平时月经还算规律,从来没有过性生活,所以我从来没做过妇科方面的检查。”陈笑说,去年10月份左右,她发现自己的腰腹部好像有点鼓起来了,日常没啥症状,只是每次来例假时有点痛。她以为这是普通的痛经,也没放在心上。同寝室的小伙伴们也发现陈笑“胖了”,还给她总结了一个非常合理的理由——女孩子十有八九都湿气重,湿气重的人容易胖,加上她这段时间写毕业论文,老是坐着、缺乏锻炼,这湿气更难排出体外,这才“胖”得明显了。但陈笑发现自己自从踏上了“胖之路”后,就再也瘦回不去了。“毕业论文写完以后,我就恢复每天的体育锻炼了,但肚子一点都没瘦回去。”看着自己鼓起来的腰腹部,陈笑很是苦恼。更让她害怕的是,上个月来例假时的痛感更剧烈了,整个人痛得蜷缩起来、出冷汗,吃了一片止痛药才将痛止住。感觉不对劲的陈笑这才到衢州市中医医院体检中心进行检查。体检医生给出的结果把陈笑当场给吓哭了——右侧卵巢有一个20cm大的囊肿。囊肿几乎填满了整个腹腔,已经压迫到周围器官,随时有破裂或转移的风险。畸胎瘤是瘤还是胎?因为囊肿太大了,体检中心建议陈笑到妇科进行专业诊疗,妇科执行主任、主任医师邱淑芬看过检查结果,首先考虑这是一个卵巢畸胎瘤。畸胎瘤是什么东西?到底是“怪胎”还是肿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自己从来没有过性生活,为什么会长这种“怪胎”?紧张的陈笑满肚子的疑问。邱淑芬解释,畸胎瘤是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中常见的一种,来源于生殖细胞,分为成熟畸胎瘤(即良性畸胎瘤)和未成熟性畸胎瘤(恶性畸胎瘤)。良性畸胎瘤里含有很多种成分,包括皮肤、毛发、牙齿、骨骼、油脂、神经组织等;恶性畸胎瘤分化欠佳,没有或少有成形的组织,结构不清。早期畸胎瘤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因此不容易被发现,但随着瘤体逐渐增大,腹部便可触及明显的肿块,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肛门下坠感、排便不畅等情况,若肿瘤发生破裂、扭转、感染、恶变等,还可能出现急腹症。20cm大的巨大畸胎瘤,怎样手术才能减少伤害?考虑到患者未婚,非常年轻,为了减少损伤,也出于美观的原因,邱淑芬和妇科团队讨论后决定,通过腹腔镜微创技术,为陈笑进行肿瘤切除手术。“20cm大的畸胎瘤其实跟怀孕4、5个月的‘宝宝’那般大小,已经把她的卵巢撑得像一个饱满的气球一样。畸胎瘤过大,所以挖出来的时候肯定要把它分次取出。”邱淑芬说,最近妇科已经接诊了4例畸胎瘤患者,但像陈笑这么大的畸胎瘤实属难得一见。一个如此大的肿瘤,真的切除的时候还是有很多麻烦。经过一系列术前检查,入院第2天,邱淑芬带领妇科微创手术团队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为陈笑进行了腹腔镜下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手术过程中,主刀医生邱淑芬和助手宋燕医生先将瘤子戳开了一个小洞,用吸引器将里面的囊液部分吸出。一开始吸出的囊液足足有2000毫升,重达4斤。而后,将切口扎紧,慢慢将瘤体与卵巢壁剥离,放在取物袋中取出。如此复杂精细的手术,都是通过腹部开进去的4个0.5cm左右的切口完成,对于手术医生的手术操作有很高的要求。经过2.5小时的手术操作,整台手术顺利完成。目前,陈笑已经康复出院。
2023-08-03
【骨科奇谈】脚踝疼痛、“咔咔”作响?有可能是这根筋时常在“流浪”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部电影蕴含着的中国人深深刻在骨子里的浪漫,那便是家国情怀。但如果身体的某根筋也经常在“流浪”,那可能就浪漫不起来了。小明(化名)今年刚满18岁,是一名学生。去年,运动时不小心扭伤了脚踝,当时并没有在意。休息了一段时间后,他的伤情仍没有痊愈,还是会经常疼痛,活动时还伴有“咔咔”的关节弹响声,严重时连走路都困难,更别说是体育活动了。这严重影响了他的运动和生活。今年6月份,小明踝关节疼痛进一步加剧,医生指导他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功能锻炼,效果并不理想。后来,他听说市中医医院有一个专门看脚的足踝外科,于是就来到衢州市中医医院执行院长庄汝杰的专家门诊就诊。庄汝杰为小明详细查体,发现他的右侧踝关节陈旧性扭伤,还伴有腓骨肌腱脱位。“腓骨肌腱滑脱是因为脚踝扭伤或先天的腓骨沟低平等原因,导致的腓骨肌腱‘逃离’了正常的位置,左右滑动就像是‘跳舞’一样,进而时常脱位。临床发病率较低,比较少见,不认真查体的话往往容易误诊或漏诊。”庄汝杰介绍,“据文献报道,美国每天发生超过23000例踝关节损伤,其中约0.3%-0.5%为急性腓骨肌腱脱位,治疗不当的病例将转变为复发性腓骨肌腱脱位。所以当发生踝关节扭伤后,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明确诊断后,庄汝杰将小明收住入院。踝关节是人体关节中结构复杂、活动频率较高的关节之一,是下肢完成支撑、跳跃及落地等动作的主要受力部位。如何在损伤最小的前提下,完成手术,是此次手术的要点和难点。在庄汝杰指导下,医院足踝外科团队详细研究各项检查结果、充分讨论分析,为他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手术方案。7月20日,小明被送入手术室。按照手术方案,足踝外科团队首先在沿外踝后缘取一5cm切口,通过切除腓骨后方部分骨质,来加深腓骨沟,改变、增加了腓骨肌腱的稳定。然后重建加强腓骨支持带结构,进一步恢复肌腱稳定性,减轻肌腱压力。第二步,沿着外踝尖前切开1.5cm左右的切口,置入一枚带线的锚钉,解剖修复距腓前韧带,解决踝关节不稳的问题。1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知识链接腓骨肌腱滑脱症是指腓骨肌腱从腓骨远端的腓骨沟滑脱,失去支撑轴点,产生外踝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尽管腓骨肌腱不全脱位或完全脱位在临床上发病率不高,但常被漏诊或误诊为外踝扭伤而延误治疗,最终踝关节功能严重受限而导致手术。大部分急性腓骨肌腱损伤都发生在运动如高山滑雪、网球、足球、橄榄球、滑冰和跑步等外伤后。损伤分度Ⅰ度:腓骨上肌支持带连同骨膜发生撕脱、剥离,在腓骨沟前侧形成假囊,腓骨肌腱滑脱至囊内。Ⅱ度:腓骨上肌支持带、骨膜及软骨脊撕脱、掀起,肌腱脱位、卡压。Ⅲ度:腓骨肌支持带附着的皮质骨发生撕脱,肌腱滑脱至骨块下。Ⅳ度:腓骨肌腱沟后面的腓骨支持带止点(腓骨上支持带从腓骨后下缘延伸到后下方并止于跟骨骨膜)撕裂损伤。
2023-08-03
能吃是福?14女孩胡吃海喝住进ICU,体内抽出“牛奶血”
大家都喝过牛奶,但听说过“牛奶血”吗?最近,衢州市中医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14岁女孩,抽血检查时让医护人员大吃一惊,竟然抽出了一管浓稠乳白的血,就像牛奶一样。见血有异样,市中医医院立即启动紧急会诊。所幸,经过近2周的治疗,女孩已经逐渐康复。好端端的血怎么会“变异”呢?大家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饮食不节制,引发急性胰腺炎半个月前的一个晚上,急诊科医生方睿正在值班,突然一对父母带着女儿急匆匆来到急诊室。“一看这个孩子就不对劲,面容十分痛苦,手一直捂着肚子,嘴里不停地‘哎呦哎呦’,很疼的样子。我问她基本情况,她一直弯腰捂肚子,疼到无法回答。”方睿回忆接诊过程,后来询问其父母才得知,这位患者叫小丽(化名),年仅14岁,目前正在放暑假,晚上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才紧急送医。“孩子偏胖,平时很爱吃零食,放假在家我们也没控制她,炸鸡、奶茶、薯片这些几乎天天都吃。今天晚上吃的和平时差不多,突然就肚子疼了。”小丽妈妈对医生说,孩子向来饮食不节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体重也比同龄人要重,有70多公斤。方睿接诊后,立即安排小丽去抽血和做基本检查。这一抽血,可吓坏了在场的所有人。“一管血,几乎都是白白的‘牛奶血’,只剩下一小层血液,数值都很难化验出来。”方睿说,因为血有异样,病情可能会急转直下,他立即联系了消化科、重症医学科前来会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和医护人员研判,小丽的甘油三酯指数远超正常值,血脂极高,被诊断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血液滤器上析出的血脂由于单纯的药物治疗难以及时降低血脂,医护人员立即安排小丽进入重症医学科进行血液滤过。经过4次,总计26个小时的滤过,小丽的血脂才恢复正常,病情也终于得到控制。稳定后,小丽转入消化内科继续治疗。假期很多人中招,管住嘴很重要消化内科医生姜斓介绍,“牛奶血”俗称乳糜血,一般来说,乳糜血即泛着浮油的血,血浆呈乳白色或者浑浊状,提示血液中有大量的脂肪。产生“牛奶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性别、年龄、饮食习惯等,其中抽血前的饮食不当是常见诱因。如果患者抽血前进食大量高脂饮食,特别是煎炸、烧烤等食物,就会导致血液中乳糜微粒增加,血脂明显增高,从而出现“牛奶血”现象。“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是一种十分凶险的疾病,死亡率很高,每逢节假日前后都很容易出现因胡吃海喝而诱发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姜斓告知,暑假开始至今,已经接诊了4位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姜斓介绍,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常与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相关联,如:吸烟、酗酒、高脂饮食等。因此,要想从根本上预防高脂血症性胰腺炎,首先应该管住嘴,在饮食结构上进行调整,低脂饮食,戒烟戒酒。其次,日常生活中应该加强运动,控制体重,不断增强免疫力。如果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病症,还应该积极治疗,尤其忌暴饮暴食,以免增加身体负担。姜斓特别提醒,急性胰腺炎病因多与“吃”有关,发病时,最常见的症状是急性上腹痛,疼痛剧烈而且无法缓解,有些还会伴有恶心、发热等症状。如果在大吃大喝过后,出现无法缓解的剧烈上腹痛,一定要尽早就医。
2023-08-03
又有人痛“疯”了!痛风为何“爱”夏天
“家人们,痛风的痛谁懂啊!明明吃了药,为什么还是痛啊?这个夏天不是在发作,就是在发作的路上!”这两天,32岁的衢州小伙小林(化名)时不时就在微信朋友圈里大吐苦水。入夏以来,小林几乎每天都被痛风折磨,膝关节痛了一个多月,忍无可忍的他来到衢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夏季是痛风高发期一见到医生,小林就忍不住发问:“痛风为什么总在夏天发作?也发作得太勤了吧!”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执行主任古剑告知,夏季一直都是痛风高发期,门诊接诊人数比平时多了好几倍,每天都有痛风患者来就诊。大家知道,痛风是一种因长期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而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关节畸形、痛风性肾病等。但是痛风为什么偏爱夏天呢?古剑说,夏季痛风高发主要有这几大原因:首先,夏季由于人体汗液蒸发过多,会导致血液浓缩、血容量减少,此时尿酸的浓度相对较高,容易聚积在局部组织,形成尿酸盐结晶。其次就是与饮食有关,夏季气温较高,很多人喜欢到外面吃烧烤、小龙虾,再配上冰啤酒、果饮等,这些食物中通常含有大量嘌呤,经常吃便会引发痛风。此外,夏季出汗较多,喝进去的水会以汗液的形式蒸发掉,导致人体内的水从肾脏排出量减少。由于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排出,当尿液减少,尿酸的排出量也会随之减少,大量尿酸容易在体内聚积。“夏天空调、电扇用得多也有一部分原因。夜晚我们的关节温度会比白天低,尿酸容易沉积在关节。因此,很多痛风患者不小心在空调房里受了凉,疼痛也会发作。”古剑说道。做到这几点,有效控制痛风“痛风不可小觑,除了会引起疼痛,还有可能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损害,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古剑告诉记者,常有患者被痛风折磨得苦不堪言,因此有效控制、预防痛风发生是最关键的。古剑在为患者查体(资料图片)古剑为痛风患者支了几招:01夏天气温较高,天气炎热导致出汗增多,进而引起血液浓度升高,尿酸也就相应升高,导致痛风的发生。因此一定要多喝水,建议每天摄入2至3升水,应根据出汗量来定。02对于脚趾头、膝盖、关节等痛风好发部位,晚上睡觉时要重点保护,盖好被子避免受凉。03痛风患者除了要减少饮酒,还要注意不要喝含果糖的饮料。酒精进入体内后转变成乙酸,会抑制尿酸在肾脏的排泄,因此尿酸高的患者应减少饮酒。同样的,果糖在体内容易转化成尿酸。04痛风患者一定要注意规范用药,不能只在痛风发作时用药。古剑特别提醒,痛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工程,相较急性发作期的消炎,慢性间歇期的治疗更为重要。痛风患者如果“好了伤疤忘了疼”,不能坚持后续治疗,极有可能让痛风发作越来越频繁。因此,痛风急性期过后,千万不要忘了到正规医院就诊并评估后续降尿酸治疗方案,并配合定期复查。
2023-07-29
市中医医院开展“2023年老年健康宣传周”义诊活动
2023年7月24-30日是第5个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科学健身助力老年健康”,市中医医院将普及老年中医药健康知识作为重点,切实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7月28日上午,衢州市中医医院组织治未病中心、针推科、中医内科、全科医学、中医护理操作能手等多位志愿者,到衢江区横路街道办事处贺邵溪村为当地百姓提供健康讲座、义诊咨询、中医养生保健等志愿服务。治未病中心副主任汪雯为当地百姓带去了《中医体质养生》主题讲座,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地形式,指导老年人科学的养生保健与运动健身,并现场教授他们如何日常保健穴位按摩,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义诊现场,群众有序排队,志愿者们分工明确,为百姓量血压、诊脉开方、针灸、推拿、艾灸理疗……前来咨询的老年人络绎不绝。据统计,此次活动为现场群众提供零距离咨询和义诊1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50余份。此次义诊活动为老年群众普及了健康知识、开展了健康筛查,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防病观念,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2023-07-25
五旬大妈罹患“多巴胺炸弹”!多学科专家巧手“拆弹”
近期,“多巴胺穿搭”爆火于网络,“多巴胺”一词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属于儿茶酚胺类的一种,能够与体内的多种受体结合,对心血管系统、肾脏等内脏系统产生作用。当人们正在经历新鲜刺激或者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时,大脑中就会分泌出多巴胺,使人们感受到愉悦和满足。分泌多巴胺会让人感到快乐,但分泌过多的多巴胺未尝是一件好事。最近,家住柯城的方大妈就因患上了嗜铬细胞瘤,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而苦恼。方大妈今年58岁,身体一向健康。近日,她突然感觉胸闷、气闭,血压忽高忽低,一会飙升到200多,一会儿又恢复正常,到市中医医院心内科就诊。心内科医生接诊后为她做了各项检测发现,方大妈的血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水平明显偏高,上腹部CT检查提示右侧肾上腺占位,将她转诊到泌尿外科就诊。泌尿外科确诊方大妈所患疾病为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肿瘤,临床发病率很低。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切除嗜铬细胞瘤在术前常规需要服用药物6周到3月后进行准备,否则手术风险极大。近期,方大妈身体状况调整到最佳,被收入泌尿外科病房,准备手术。“手术中,一定要控制好患者的血压。切除肿瘤时,还不能挤压到肿瘤,一旦挤压到瘤体,患者的血压就会飙升,最高可达200mmHg以上,患者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医生必须在尽量不触碰瘤体的情况下切断肿瘤四周的血管,然后再把肿瘤小心翼翼地端走,就像拆炸弹一样。麻醉也非常关键,肿瘤没切除前要控制血压不要飙升,一旦切除,患者血压会过山车一样大幅下降,这个时候,又要立刻使用升压药。”泌尿外科执行主任毛金水说,经过泌尿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讨论,反复讨论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案,最终制定了手术方案。收到手术通知单后,负责为方大妈麻醉的团队医生之一——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李有辉,到病房为方大妈做了术前随访工作。“虽然我们医院之前也开展过多例嗜铬细胞瘤手术,但人体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机体,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此类患者麻醉药物的选择上,我们也会非常谨慎。麻醉科进行了多次术前讨论,充分考虑到术前、术中、术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与泌尿外科充分沟通,为方大妈量身定制了麻醉方案。”李有辉道。李有辉在超声引导下为患者做动脉穿刺方大妈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团队有条不紊地为她完成心电监护仪、有创血压监测、中心静脉穿刺……还准备了术中可能用到的各种药物,满满当当地摆满了麻醉车。虽然术前做足了准备,但麻醉诱导后张女士的血压突然从180/90mmHg直降到85/54mmHg。幸好,这些情况都在麻醉方案制定时做到了预判,随着相关活性药物的注入,生命体征逐渐趋向平稳。方大妈身高155cm,体重180多斤,她脖子既粗又短,当放入喉镜,打开声门的时候很难暴露,属于困难气道,而她的血压较常人也更容易发生波动。李有辉凭借着娴熟的操作,顺利地为方大妈置入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完成。毛金水手术中(资料图片)尽管手术过程中险象环生,但在泌尿外科团队和麻醉科团队的密切配合下,历时1个多小时,手术团队稳稳切下了2.5公分的肿瘤,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方大妈生命体征平稳返回病房,目前已康复出院。
2023-07-11
名老中医配方、辨证选穴……趁热打“贴”,快来这里赢“伏力”!
又是一年三伏天。7月11日是今年初伏第一天,这也意味着冬病夏治的最好时节已经到来。一直以来,中医养生都是大家推崇的养生调理方式,冬天有膏方,夏天也少不了三伏贴。记者了解到,不少“热养生”粉丝已经早早行动起来,趁着伏前时间段(7月1日至7月10日)率先走上了未病先防的健康之路。“我之前有过敏性鼻炎,一到秋冬季就犯病,前年初次尝试三伏贴,坚持了两年,效果很不错,过敏性鼻炎的发作频率与症状都有了明显好转。所以今年我早早就来询问什么时候开贴。”今年28岁的方女士说,自己感受到三伏贴带来的调理作用,听说伏前就能贴了,她立马行动起来,她说,能否无忧过冬就靠这个了。冬病夏治为啥效果不错?所有人都适合吗?三伏贴贴在哪儿都一样吗?带着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记者咨询了衢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谢蔚。冬病夏治为何厉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者在冬季加重的虚寒性疾病,包括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颈肩腰腿疼等一系列慢性疾患。夏治是指三伏天时利用三伏贴、督脉灸、脐灸、温针灸等多种外治法温阳补阳,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的防病治病方法。”谢蔚解释,冬病的发生与人体阳气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患者阳气不足,加之冬季更易感受寒湿之邪,从而使慢性疾病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冬病夏治正是利用三伏天气温高、阳气盛的有利时机,在特定的穴位上贴敷中药,对穴位进行药物刺激,可起到温阳散寒、扶正祛邪、改善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从而预防或减轻冬季或受凉容易复发、加重的疾病。谢蔚介绍,根据临床表现来看,冬病夏治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调理作用最为显著,尤其是哮喘、肺气肿、咳嗽等疾病。此外,针对胃寒胃痛、宫寒、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失眠等疾病也有不错的调理作用。所有人都适合冬病夏治吗?“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冬病夏治,中医认为,寒证、阳虚或虚寒型的人更适合冬病夏治。在此范围内,即使没有症状,也有很好的身体调理作用。”谢蔚告知,这些患者大多有一些共同症状,包括平时畏冷肢寒、喜温喜暖、手足冰冷、面色苍白、小便清长、大便溏泄或夹杂不消化食物,关节容易冷痛,容易感冒,反复咳嗽,女性兼有经期腹部冷痛、经血血块多等不适。然而,中医辨证为“实热、阴虚、内热”以及正处于疾病发作期的患者不适合进行冬病夏治,阴虚阳亢的患者多表现为怕热、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咽痛、咳黄痰、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黄、烦热、盗汗等。“冬病夏治需要通过中医辨证论治之后来判断是否适合,疗法也多种多样,不光只有三伏贴,应由专业医生来判断适合哪种疗法,有时也可相互结合。”谢蔚建议,如果无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进行冬病夏治,应先到中医门诊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不做盲目“跟贴人”眼下,三伏贴由于操作简单便捷,不少地方都可以贴,那么贴在哪儿都一样吗?谢蔚提醒,三伏贴最重要的是医生的四诊判断和对穴位的选择,不同的人贴敷的药物也会有所不同。衢州市中医医院推出三伏贴治疗项目已经20余年,由名老中医根据衢州的气候特点对处方进行调配、选择贴敷病种、选穴配穴等,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因此,不要盲目做“跟贴人”。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冬病夏治只是一种治疗方法,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治疗,因此在服药期间的慢性患者不宜盲目减药、停药;贴敷后要按照规定时间把药贴撕除,成人2至4小时,小孩1至2小时,若感觉皮肤刺痛难忍可提前撕下;贴敷期间不可食用辛辣食物、油腻食物以及发物,冷饮、生冷之类的食物更要远离,宜以清淡饮食为主。三伏贴禁忌孕妇、局部皮肤有湿疹等疾患或外伤者、外感疾病急性期、慢性气道炎症急性发作期、素体阴虚火旺或阳盛体质者、对辅料粘胶或贴敷药物中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均不能贴三伏贴。三伏贴贴敷注意事项01请至针灸推拿科、中医内科辨证体质。贴灸时尽量穿宽松的衣服,如有出汗,待汗干后再行贴敷;药物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红晕会有发热感或轻微刺痛感,属正常反应。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自我感觉难受时可自行揭下,避免灼伤皮肤。02如贴敷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搽烫伤软膏,如果水泡已破流水可涂紫药水。当水泡巨大或溃破伴化脓性分泌物时,及时到医院处理。03贴敷当天不洗冷水澡。04偶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搽抗过敏药膏,并忌食鱼虾、辛辣、生冷等易致敏食物,必要时来医院就诊。三伏贴贴敷时间伏前时间:7月1日-7月10日初伏时间:7月11日-7月20日中伏时间:7月21日-7月30日中伏(加强)时间:7月31日-8月9日末伏时间:8月9日-8月19日衢州市中医医院三伏贴贴敷地点和咨询电话1.中医护理门诊(医院西门),咨询电话:0570—30872312.治未病中心(9号楼一楼),咨询电话:0570—30822223.名中医馆(9号楼二楼)15号诊室,咨询电话:0570—30872314.儿科中心(7号楼一楼),咨询电话:0570—30717365.衢州市中医医院智慧新城院区,咨询电话:0570-33752506.衢州名中医馆水亭门分馆,咨询电话:0570-3016666
2023-07-10
脑血管“分水岭梗死”?“超级水管工”一次打通颅内外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