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spital dynamic
2013-04-05
禽流感病毒怕热怕光怕消毒
人禽流感是指原本只感染禽类的流感病毒跨越种属感染人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主要由禽流感病毒H5N1导致。人从感染病毒到发病的时间称为潜伏期。人禽流感的潜伏期通常在7天内,一般为1~3天。人禽流感起病很急,早期症状类似普通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同时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等症状。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甚至拉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多数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重症肺炎、肺出血、肾功能衰竭、败血症等多种并发症。人感染禽流感途径有哪些人感染禽流感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一是通过直接接触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或其他禽类及其粪便而感染,如直接宰杀病死家禽等。二是由于病毒污染了周围的环境,并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经呼吸道感染人类。三是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而感染,多为实验室感染(比较罕见)。其中,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式比较常见。这两种感染方式最常见的场所是周围饲养禽类的家庭、活禽市场,或有禽类交易的菜市场。人不易感染人禽流感病毒人是否容易感染人禽流感病毒?答案是否定的。首先,禽流感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对高温、紫外线、各种消毒剂敏感,很容易被杀死。禽流感病毒在56℃条件下加热30分钟、60℃加热10分钟、70℃加热数分钟、100℃数秒钟、阳光直射40~48小时即可使该病毒丧失活性,但存在于有机物如粪便、羽毛、尸体等里面的病毒能存活很长时间。人食用煮熟、煮透的禽肉,基本不会感染禽流感。目前尚未发现由于吃煮熟禽肉及蛋而受到感染的病例。其次,禽流感病毒H5N1本身并不容易感染人,因为目前在发现人感染禽流感H5N1的病例中,其病毒经科学家分析发现全是禽流感病毒基因,也就是说病毒全部来自禽类,没有人流感的基因。这也就说明目前禽流感病毒H5N1尚未具备人传人的生物学基础。世界上曾发现的极有限的几例聚集性个案,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相互之间都有血缘关系。人感染禽流感属于罕见的散发事件。载自《健康报》
2013-03-13
预防急性肾损伤,从身边做起
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的发病率每年每百万人口2,147,在发达国家医院病人发生的AKI在3.2-9.6%,占全部医院的所有死亡率的20%左右,ICU患者则高达50%。对于AKI,也许很多人很陌生,但是如果您知道正常人在安静时每分钟流经两侧肾脏的血液达1200ml,相当于心输出量的25%,如果您知道人体的代谢废物及进入体内的有毒物质主要经过肾脏排泄,如果您知道肾脏每天实际上要循环往复地处理180L原尿,我想您也会开始关注我们的肾脏,关注AKI。2012年3月,KDIGO指南确立了最新的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48小时内血清肌酐水平升高≥0.3mg/dl(≥26.5μmol/L)或超过基础值的1.5倍及以上,且明确或经推断上述情况发生在7天之内;或持续6小时尿量<0.5ml/(kg·h)。AKI的病因,大家网上百度一下不难知道,但是要完全做到书上所讲并非易事,生活中的实例也许更能给人以启发。日常生活中,儿童一感冒,不少家长会拿出抗生素,效果看似“药到病除”;应酬频繁的商务人士喝完酒,则服一粒“龙胆泻肝丸”,名曰“护肝”;反复周身疼痛的农民,服用几颗小药丸,效果立竿见影......长期滥用药物,这其实都很危险。另外本科还遇到一个18岁的男孩剧烈运动后出现AKI,一个26岁的美丽女孩服用减肥药出现AKI,一个46岁女性剧烈吐泻导致脱水出现AKI......预防AKI的具体措施很多,大家未必记得住,不妨掌握下面几个原则:1.适度锻炼,提高抵抗力;2.看病到正规医院,不听信虚假广告;3.服药遵医嘱,看不懂说明书问医生;4.有了毛病不要撑,及时就治。今年3月14日将迎来第8届世界肾脏日,主题为“肾脏——生命之本:关注急性肾损伤”,希望借此之际,引起大家对AKI的重视,减少不必要的遗憾。
2013-03-13
预防急性肾损伤,从身边做起
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的发病率每年每百万人口2,147,在发达国家医院病人发生的AKI在3.2-9.6%,占全部医院的所有死亡率的20%左右,ICU患者则高达50%。对于AKI,也许很多人很陌生,但是如果您知道正常人在安静时每分钟流经两侧肾脏的血液达1200ml,相当于心输出量的25%,如果您知道人体的代谢废物及进入体内的有毒物质主要经过肾脏排泄,如果您知道肾脏每天实际上要循环往复地处理180L原尿,我想您也会开始关注我们的肾脏,关注AKI。2012年3月,KDIGO指南确立了最新的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48小时内血清肌酐水平升高≥0.3mg/dl(≥26.5μmol/L)或超过基础值的1.5倍及以上,且明确或经推断上述情况发生在7天之内;或持续6小时尿量<0.5ml/(kg·h)。AKI的病因,大家网上百度一下不难知道,但是要完全做到书上所讲并非易事,生活中的实例也许更能给人以启发。日常生活中,儿童一感冒,不少家长会拿出抗生素,效果看似“药到病除”;应酬频繁的商务人士喝完酒,则服一粒“龙胆泻肝丸”,名曰“护肝”;反复周身疼痛的农民,服用几颗小药丸,效果立竿见影......长期滥用药物,这其实都很危险。另外本科还遇到一个18岁的男孩剧烈运动后出现AKI,一个26岁的美丽女孩服用减肥药出现AKI,一个46岁女性剧烈吐泻导致脱水出现AKI......预防AKI的具体措施很多,大家未必记得住,不妨掌握下面几个原则:1.适度锻炼,提高抵抗力;2.看病到正规医院,不听信虚假广告;3.服药遵医嘱,看不懂说明书问医生;4.有了毛病不要撑,及时就治。今年3月14日将迎来第8届世界肾脏日,主题为“肾脏——生命之本:关注急性肾损伤”,希望借此之际,引起大家对AKI的重视,减少不必要的遗憾。
2012-11-16
秋冬感冒 听听中医怎么说
个案介绍:接连几场秋雨后,衢城气温陡然下降,今年才上幼儿园的萌萌便被这股降温潮给“撂倒”了,接连几天流鼻涕、咳嗽不断。“我打电话给幼儿园老师替孩子请假时,老师说一早已经收到好几个请假电话了。”萌萌妈把萌萌带到市中医院呼吸内科看病,到医院后才发现排队候诊的患者很多。病情诊断:自上周以来,市中医院医院呼吸内科门诊骤增,比往常增加了三成,病种以流鼻涕、咳嗽为主,传染性并不强,发烧热度并不高,明显是着凉受寒所致,也有部分年轻的哮喘发作患者。咳嗽、流鼻涕、感冒,不少市民为了图方便,就自己找些感冒药抗生素之类的药吃吃,但专家提醒,感冒药、抗生素切勿滥用,感冒要对症治疗才能去根,否则过多药物摄入只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一般来说,只要患者能够进食水,就不需要静脉用药,也不需要“挂盐水”,发热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没有正相关,不要因为体温达到39摄氏度就要挂针。按照中医理论,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湿型感冒和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四种类型。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感冒有不同的治疗方法。这个季节很多病患的感冒都与萌萌一样,与感受风寒有关。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对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需要出点汗(中医称辛温解表),症状较轻的病患可以试试这几种方法,如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喝姜粥等。当然,症状较重还是到医院让医生给你诊疗一下。无论何种感冒类型,如果出现高热症状,除非体温达到38摄氏度以上,否则不建议使用解热镇痛药,但要注意与中药间隔服用,并且多饮用含盐白开水。对于服药后很快退热但旋即又体温升高的病人,不可自行加量或多种退热药物同时使用,此时必须到医院检查。而消化系统溃疡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过敏性哮喘者感冒是忌用或慎用解热镇痛药的。
2012-10-26
何为膏方?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剂有外敷和内服两种,内服膏剂,后来又称为膏方,因其起到滋补作用,也有人称其为滋补药。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
2012-10-26
何为膏方?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剂有外敷和内服两种,内服膏剂,后来又称为膏方,因其起到滋补作用,也有人称其为滋补药。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
2012-10-26
膏方有何渊源?
膏方历史悠久,起于汉唐,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如马膏,主要供外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唐代《千金方》中个别“煎”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如苏子煎,王焘《外台秘要》有“煎方六首”。宋朝膏逐渐代替煎,基本沿袭唐代风格,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沿用至今,同时膏方中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下来,如《圣济总录》栝萎根膏,此时膏方兼有治病和滋养的作用。明清膏方更趋完善和成熟,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制作规范,膏专指滋补类方剂,煎指水煎剂;数量大大增加,临床运用更加广泛。明朝膏方即广为各类方书记载,组成多简单,流传至今的膏方有洪基《摄生总要》“龟鹿二仙膏”、龚廷贤《寿世保元》“茯苓膏”以及张景岳的“两仪膏”等。清代膏方不仅在民间流传,宫廷中亦广泛使用,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有内服膏滋方近30首。晚清时膏方组成渐复杂,如张聿青《膏方》中膏方用药往往已达二、三十味,甚至更多,收膏时常选加阿胶、鹿角胶等,并强调辨证而施,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2012-10-26
膏方有何渊源?
膏方历史悠久,起于汉唐,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如马膏,主要供外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唐代《千金方》中个别“煎”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如苏子煎,王焘《外台秘要》有“煎方六首”。宋朝膏逐渐代替煎,基本沿袭唐代风格,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沿用至今,同时膏方中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下来,如《圣济总录》栝萎根膏,此时膏方兼有治病和滋养的作用。明清膏方更趋完善和成熟,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制作规范,膏专指滋补类方剂,煎指水煎剂;数量大大增加,临床运用更加广泛。明朝膏方即广为各类方书记载,组成多简单,流传至今的膏方有洪基《摄生总要》“龟鹿二仙膏”、龚廷贤《寿世保元》“茯苓膏”以及张景岳的“两仪膏”等。清代膏方不仅在民间流传,宫廷中亦广泛使用,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有内服膏滋方近30首。晚清时膏方组成渐复杂,如张聿青《膏方》中膏方用药往往已达二、三十味,甚至更多,收膏时常选加阿胶、鹿角胶等,并强调辨证而施,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2012-10-26
膏方有何功效?
补虚扶弱凡气血不足、五脏亏损、体质虚弱或因外科手术、产后以及大病、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恢复期出现各种虚弱症状,均应冬令进补膏方,能有效促使虚弱者恢复健康,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抗衰延年老年人气血衰退,精力不足,脏腑功能低下者,可以在冬令进补膏滋药,以抗衰延年。中年人,由于机体各脏器功能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出现头晕目眩、腰疼腿软、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记忆减退等,进补膏方可以增强体质,防止早衰。纠正亚健康状态膏方对调节阴阳平衡,纠正亚健康状态,使人体恢复到最佳状态的作用较为显著、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环境中工作,不少年轻人因精力透支,出现头晕腰酸、疲倦乏力、头发早白等亚健康状态,膏方可使他们恢复常态。防病治病针对患者不同病症开列的膏方确能防病治病,尤其对于康复期的癌症病人,易反复感冒的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冬令服食扶正膏滋药,不仅能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在体内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来年防复发,抗转移,防感冒,增强抵抗力。
2012-10-26
膏方有何功效?
补虚扶弱凡气血不足、五脏亏损、体质虚弱或因外科手术、产后以及大病、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恢复期出现各种虚弱症状,均应冬令进补膏方,能有效促使虚弱者恢复健康,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抗衰延年老年人气血衰退,精力不足,脏腑功能低下者,可以在冬令进补膏滋药,以抗衰延年。中年人,由于机体各脏器功能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出现头晕目眩、腰疼腿软、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记忆减退等,进补膏方可以增强体质,防止早衰。纠正亚健康状态膏方对调节阴阳平衡,纠正亚健康状态,使人体恢复到最佳状态的作用较为显著、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环境中工作,不少年轻人因精力透支,出现头晕腰酸、疲倦乏力、头发早白等亚健康状态,膏方可使他们恢复常态。防病治病针对患者不同病症开列的膏方确能防病治病,尤其对于康复期的癌症病人,易反复感冒的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冬令服食扶正膏滋药,不仅能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在体内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来年防复发,抗转移,防感冒,增强抵抗力。
2012-10-26
膏方适用何对象?
慢性病人:原来患有慢性疾病,冬令季节,可以结合它的病症,一边施补,一边治病,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用更大。从目前临床应用膏方的情况来看,不但内科病人可以服用膏方,妇科、儿科、外科、伤骨科、五官科的病人都可以服用膏方药,气血阴阳津液虚弱的病人也都可以通过服用膏方来达到除病强身的目的。亚健康者:现代社会中青年工作生活压力和劳动强度很大(主要为精神紧张,脑力透支),同时众多的应酬,无度的烟酒嗜好,长期不足的睡眠及休息,均可造成人体的各项正常生理机能大幅度变化,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就非常需要适时进行全面整体的调理,膏方疗法就是最佳的选择。老年人:老年人,由于它的生理特性,人体的各种机能,都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向衰退,而冬令进补,则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女性:对于女性来说,脾胃主全身元气,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就容易造成女性的衰老;若脾胃能吸收饮食中的营养,充分滋养全身脏器及皮肤腠理,当脾胃正常运转时,全身的营养不断得到补充,人的抗衰老能力、生命力随之增强,脸部就会红润,皮肤就会充满光泽和弹性。儿童:小儿根据生长需要可以适当进补,尤其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久咳不愈,厌食、贫血等体虚的患儿宜于调补。
2012-10-26
膏方适用何对象?
慢性病人:原来患有慢性疾病,冬令季节,可以结合它的病症,一边施补,一边治病,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用更大。从目前临床应用膏方的情况来看,不但内科病人可以服用膏方,妇科、儿科、外科、伤骨科、五官科的病人都可以服用膏方药,气血阴阳津液虚弱的病人也都可以通过服用膏方来达到除病强身的目的。亚健康者:现代社会中青年工作生活压力和劳动强度很大(主要为精神紧张,脑力透支),同时众多的应酬,无度的烟酒嗜好,长期不足的睡眠及休息,均可造成人体的各项正常生理机能大幅度变化,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就非常需要适时进行全面整体的调理,膏方疗法就是最佳的选择。老年人:老年人,由于它的生理特性,人体的各种机能,都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向衰退,而冬令进补,则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女性:对于女性来说,脾胃主全身元气,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就容易造成女性的衰老;若脾胃能吸收饮食中的营养,充分滋养全身脏器及皮肤腠理,当脾胃正常运转时,全身的营养不断得到补充,人的抗衰老能力、生命力随之增强,脸部就会红润,皮肤就会充满光泽和弹性。儿童:小儿根据生长需要可以适当进补,尤其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久咳不愈,厌食、贫血等体虚的患儿宜于调补。
2012-10-26
何为“开路药”?
服用膏方要取得好的效果,能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有些人脾胃运化功能较差,临床常见舌苔厚腻、没有食欲,同时感觉胸胁痞闷等,此时服用膏方,不但影响到对膏方的消化吸收,反而加重脾胃负担,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因此,在此类人群正式服用膏方前,医生一般会因人而异开出一些能运脾健胃、理气化湿的中药,以改善其脾胃功能,为膏方的消化吸收创造有利的条件。这些中药先膏方而行,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开路药”。“开路药”的另一作用是通过试探性的调补,通过观察服药后的反应,能为医生开好最后调补对路的膏方作好准备。对于脾胃功能正常的人,不强调必须服用“开路药”,可以直接服用膏方,做到及时进补。“开路药”一般以医生根据症状开出的汤剂最有针对性,通常提前2~3周服用。除汤剂外,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中成药,如藿香正气片、香砂六君丸、参苓白术片、健脾丸等作为“开路药”。
2012-10-26
何为“开路药”?
服用膏方要取得好的效果,能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有些人脾胃运化功能较差,临床常见舌苔厚腻、没有食欲,同时感觉胸胁痞闷等,此时服用膏方,不但影响到对膏方的消化吸收,反而加重脾胃负担,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因此,在此类人群正式服用膏方前,医生一般会因人而异开出一些能运脾健胃、理气化湿的中药,以改善其脾胃功能,为膏方的消化吸收创造有利的条件。这些中药先膏方而行,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开路药”。“开路药”的另一作用是通过试探性的调补,通过观察服药后的反应,能为医生开好最后调补对路的膏方作好准备。对于脾胃功能正常的人,不强调必须服用“开路药”,可以直接服用膏方,做到及时进补。“开路药”一般以医生根据症状开出的汤剂最有针对性,通常提前2~3周服用。除汤剂外,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中成药,如藿香正气片、香砂六君丸、参苓白术片、健脾丸等作为“开路药”。
2012-10-26
服用膏方有何注意事项?
贮藏:膏制成后,如果短期内服用,用瓷瓶盛贮。先将瓷瓶洗净,用小火烘干,然后装入膏液,待冷却后再加瓶盖。如是久存的话,要注意密封。膏易受潮,不耐高温,在室温30℃以上,或湿度过高时,会变软、粘结,甚至融化。温度过高会使膏滋变质,光照射会影响膏的疗效。贮藏时,应选择干燥、避光、室气流通的地方,注意降温防潮。
2012-10-26
服用膏方有何注意事项?
贮藏:膏制成后,如果短期内服用,用瓷瓶盛贮。先将瓷瓶洗净,用小火烘干,然后装入膏液,待冷却后再加瓶盖。如是久存的话,要注意密封。膏易受潮,不耐高温,在室温30℃以上,或湿度过高时,会变软、粘结,甚至融化。温度过高会使膏滋变质,光照射会影响膏的疗效。贮藏时,应选择干燥、避光、室气流通的地方,注意降温防潮。
2012-10-26
如何正确服用膏方?
服用方法:可加开水烊化服用,也可含化咽下。烊化服用时,取膏放杯中,冲入开水,搅匀使之溶化,趁热一次服下。含化,古代叫做噙化,即取膏含在口中,使溶化后咽下。为防汤匙沾水,在膏方罐中放一个固定的干燥汤匙,用来挖膏,以免膏滋变质。服用量:根据服用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每日2次,每次1匙。用于祛病的,服用量可稍大一些;用于保健的,用量不宜大;开始服用时量少些,以后逐渐增加服用量。慢性病、虚证患者,只能缓缓调养,不宜骤补,防止一次吃的过多,“虚不受补,反受其害”。服用时间:补益类膏方宜在空腹时服用,可于早餐前和睡前半小时服用。调治类膏方,宜食后半小时服用。防治失眠的膏滋药,宜选在睡前半小时服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膏方要发挥祛病健身的作用,完全依靠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凡影响胃肠消化吸收的,都要注意。特别要避免油腻、生冷、不消化类食物对胃肠的损伤,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影响膏滋药的吸收。
2012-10-26
如何正确服用膏方?
服用方法:可加开水烊化服用,也可含化咽下。烊化服用时,取膏放杯中,冲入开水,搅匀使之溶化,趁热一次服下。含化,古代叫做噙化,即取膏含在口中,使溶化后咽下。为防汤匙沾水,在膏方罐中放一个固定的干燥汤匙,用来挖膏,以免膏滋变质。服用量:根据服用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每日2次,每次1匙。用于祛病的,服用量可稍大一些;用于保健的,用量不宜大;开始服用时量少些,以后逐渐增加服用量。慢性病、虚证患者,只能缓缓调养,不宜骤补,防止一次吃的过多,“虚不受补,反受其害”。服用时间:补益类膏方宜在空腹时服用,可于早餐前和睡前半小时服用。调治类膏方,宜食后半小时服用。防治失眠的膏滋药,宜选在睡前半小时服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膏方要发挥祛病健身的作用,完全依靠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凡影响胃肠消化吸收的,都要注意。特别要避免油腻、生冷、不消化类食物对胃肠的损伤,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影响膏滋药的吸收。
2012-10-26
服用膏方如出现以下问题任何处理?
太甜:服用时,少放点膏,多加些开水,会使口感淡一些。化膏时,不要再加糖。出现白花:久贮后膏滋上面出现点点白花,这是受潮发霉所致,可把有白花的部分挖去,将剩下的膏倒入锅中,边煮边不住手搅动,重新熬透,并把瓷瓶洗净烘干后盛贮,放凉贮存,可继续服用。食欲不振:减少服用量,或减少服用次数,待胃口正常后增加服用的量。暂停服用,查找胃口不好的原因,避免一次进食过多,不吃不消化食物,少饮酒。呕恶:可在食后1小时服用膏方,不要在饱餐后服用。膏方加水量要适中,搅和后,趁热喝下。用生姜3薄片,加水煮沸1分钟,取其汁冲膏,搅和后喝下。腹胀:减少膏方的服用量。用陈皮3克,炒谷芽30克,炒麦芽30克,加水煮沸10分钟,取其汁冲膏,搅和后喝下。腹泻:停服膏方,寻找原因,泻止后继续服用。服用时从小剂量开始,胃肠适应后再加大至正常剂量。膏方加开水搅和后,加生姜3薄片,放微波炉用中火煮2分钟后服用。便秘:服膏时,加蜂蜜1匙,并多加些开水,搅和后服用。适当减少膏方的剂量,同时在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多喝水,多吃蔬菜。皮肤瘙痒:暂停服用膏方,查找原因,如膏方中某药有过敏反应的,停几天后,皮肤瘙痒症状消除后,再小剂量服用。如非服用膏方引起的,请医生诊治,皮肤瘙痒症状消除后继续服用。
2012-10-26
服用膏方如出现以下问题任何处理?
太甜:服用时,少放点膏,多加些开水,会使口感淡一些。化膏时,不要再加糖。出现白花:久贮后膏滋上面出现点点白花,这是受潮发霉所致,可把有白花的部分挖去,将剩下的膏倒入锅中,边煮边不住手搅动,重新熬透,并把瓷瓶洗净烘干后盛贮,放凉贮存,可继续服用。食欲不振:减少服用量,或减少服用次数,待胃口正常后增加服用的量。暂停服用,查找胃口不好的原因,避免一次进食过多,不吃不消化食物,少饮酒。呕恶:可在食后1小时服用膏方,不要在饱餐后服用。膏方加水量要适中,搅和后,趁热喝下。用生姜3薄片,加水煮沸1分钟,取其汁冲膏,搅和后喝下。腹胀:减少膏方的服用量。用陈皮3克,炒谷芽30克,炒麦芽30克,加水煮沸10分钟,取其汁冲膏,搅和后喝下。腹泻:停服膏方,寻找原因,泻止后继续服用。服用时从小剂量开始,胃肠适应后再加大至正常剂量。膏方加开水搅和后,加生姜3薄片,放微波炉用中火煮2分钟后服用。便秘:服膏时,加蜂蜜1匙,并多加些开水,搅和后服用。适当减少膏方的剂量,同时在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多喝水,多吃蔬菜。皮肤瘙痒:暂停服用膏方,查找原因,如膏方中某药有过敏反应的,停几天后,皮肤瘙痒症状消除后,再小剂量服用。如非服用膏方引起的,请医生诊治,皮肤瘙痒症状消除后继续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