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07-06-19
近期人才引进
医院上半年引进了下列人才:姓名
2007-06-18
关于做好市本级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健康体检工作的通知
各科室:为了切实做好市本级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健康体检工作,结合医院的工作实际,特制订市本级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健康体检工作的实施方案。现将实施方案通知如下,请各科知照。一、成立公务员健康体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震宏副组长:姜明华吴兴荣成员:张同义刘杏仙徐忠良朱锦萍詹敏王芸楼敏芳应晓吕劲余大鹏二、参检医护人员:主检:姜明华张同义杨顺江楼敏芳各科体检:必须选派认真负责,热情细致的医护人员参加;内、外科应选派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或诊疗组长为主,其他科室必须是高年资、具有主治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参检。一般检查:身高、体重、血压,每天安排两名护士体检。服务人员:每天安排导检人员2名,全院临时指派。各科安排相关体检工作人员时,请提前一周落实到人,并将具体名单报体检中心。三、体检项目:体检对象根据市保健办确定的市中医院体检A套餐、B套餐、C套餐内容自主选择,体检中心根据体检对象选择的套餐安排体检项目。四、体检安排:1、体检时间:本次市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健康体检时间:2007年6月至9月。2、体检人员安排:按单位分批安排,每天原则上安排60--70人次左右。五、几点要求:1、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健康体检工作是医院业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拓展业务、宣传医院的良好契机,特别是本次体检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既是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形象工程,全院职工应充分认识其对我院发展和业务建设的重要意义,保证健康体检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同时要积极参与到此项活动中,组织动员单位来我院健康体检,营造人人关心、大家参与的良好氛围。2、认真服务,提高质量体检工作人员要把本次体检工作当作医院形象工程来做,耐心细致做好各项检查、咨询工作,认真检查,提高体检阳性率,提高健康体检工作质量,让来体检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后勤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保障工作,食堂要根据当日体检人数供应营养早餐。3、严肃纪律,严格奖惩凡被安排到参加体检的工作人员要按时到岗,遵守纪律,文明服务,没有体检任务的科室也要主动配合,共同提高来我院体检人员的满意度。对于不服从体检安排、迟到、早退影响体检工作,以及在体检工作不认真、粗心肤浅,影响结果准确性;服务态度差,影响医院整体形象等情况,按医院有关制度严肃处理。4、延伸服务,提高满意度。进一步做好健康体检延伸服务,走进社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引导人们投资健康的意识。针对性开展健康体检后续工作,如对于体检工作中发现的阳性体征的受检者要及时回访,跟踪服务,提高满意度。2007年6月10日
2007-06-18
关于开展向汪晓庆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各科室:我院内科医生汪晓庆于2007年3月17日因病不幸逝世,终年37岁。自从1995年8月,她一直在我院工作。在她从医的13年里,爱岗敬业、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特别是在生病期间,克服了身体上的种种困难,坚守岗位,为广大患者解除痛苦。她的事迹生动阐释了“怎样才是一个真正医生”的含义。1995年,她从浙江中医学院毕业后到我院工作。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对待工作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对待业务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对待病人嘘寒问暖、悉心关爱。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仍能将生命置之度外,心里一直装着病人,想着病人。她始终以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模范地发扬救死扶伤的优良传统。2005年市直卫生系统组织各单位文艺汇演,她参加了单位舞蹈节目,每天下班后就投入到训练中去。这时疼痛时常折磨着她,但是她强忍着疼痛她坚持下来。医院的节目最后获得了一等奖。汪晓庆同志在我院工作13年间,对待工作,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对待患者,精心照料,热情服务;对待同事,热心关怀,真心帮助。在她的心里惟独没有她自己。向汪晓庆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学习她恪尽职守、刻苦钻研的职业道德;学习她立足本职、甘愿奉献的敬业精神。我们号召全院职工要认真学习汪晓庆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向汪晓庆同志那样,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心系病人,拼搏奉献,遵照中医院“为了病人一切,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宗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努力让病人满意,为构建和谐医院做出新的贡献。学习汪晓庆先进事迹活动是我院“两年”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时间、要求等方面与“两年”活动同步,年底将进行总结评比,对活动中产生宝贵经验要进行推广,使这次活动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各科室要做好组织宣传和发动工作,将学习活动落实到实处,落实到工作中。二○○七年六月六日
2007-06-08
关于举办浙江省卫生系统摄影比赛的通知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为推进健康教育工作,讴歌新时期卫生战线工作者的精神风貌,丰富卫生系统职工的文化生活,浙江省健康教育协会与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决定举办浙江省卫生系统第一届摄影大奖赛(以下简称大奖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奖赛主办单位浙江省健康教育协会、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二、协办单位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英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三、承办单位浙江省健康教育协会卫生影视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卫生系统政治思想研究会疾控专业委员会、丽水市人民医院焦点俱乐部。四、活动主题以摄影艺术形式讴歌全省卫生系统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大奖赛将设三大主题板块:1、反映卫生文化建设(A类);2、反映各地自然风光(B类);3、反映各地风土人情(C类)。五、作品征集对象和办法征集对象为浙江省卫生系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公立、民营)的摄影爱好者。六、作品征集规则1.应是2005年以后拍摄的作品。2.作品形式、风格不限。彩色、黑白、数码、胶片均可,数量不限,作品一律制作成10英寸照片,勿装裱,不收组照,改变原始影像的作品谢绝参加。3.所有的作品需填写标题、作者真实姓名、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拍摄时间、地点等资料,并注明参赛类别(A、B、C类)。4.所有入选的作品,主办单位有权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展览、出版物、媒体报道等),不另付稿酬;所有入选作品如涉及著作权、版权、肖像或名誉权纠纷,与组委会无关,均由作者本人负责。5.组委会领导和所有工作人员及其亲属不得参与应征。鉴于本次大奖赛为卫生系统首次,为鼓励广大摄影爱好者,提高活动的参与面,经与卫生系统多数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商议,本次大奖赛卫生系统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参展不参赛,组委会将对参展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的作品,在画册中刊印并加作者简介,在全省巡展的展板中单独制板,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具体办法另订。6.本次征集不收报名费,所有应征作品恕不退稿。7.所有入选作品为加入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资格之一,入选作品赠送作者画册。8.参加本次征集活动即视为认可本征集活动各项规则。9.本次活动的解释权归属于主办单位。10.截止日期:2007年8月31日,以收到为准。七、作品奖项每一主题板块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入选作品40名。一等奖奖金3000元,二等奖奖金2000元,三等奖奖金1000元,入选作品奖金200元。八、活动内容在杭州举行颁奖仪式,所有获奖、入选作品制成画册和展板,在全省各市进行巡回展出,画册在全国、全省范围内赠发。九、评审办法由组委会组织摄影家组成资格审查小组,对参展作品进行审查,由著名摄影家组成审议委员会对入选作品进行审议。十、作品邮寄地址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焦点俱乐部。邮编:323000,联系电话:0578-2780013,13372380017,联系人:谢元伟。二○○七年五月十一日
2007-06-08
关于举办浙江省卫生系统摄影比赛的通知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为推进健康教育工作,讴歌新时期卫生战线工作者的精神风貌,丰富卫生系统职工的文化生活,浙江省健康教育协会与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决定举办浙江省卫生系统第一届摄影大奖赛(以下简称大奖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奖赛主办单位浙江省健康教育协会、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二、协办单位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英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三、承办单位浙江省健康教育协会卫生影视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卫生系统政治思想研究会疾控专业委员会、丽水市人民医院焦点俱乐部。四、活动主题以摄影艺术形式讴歌全省卫生系统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大奖赛将设三大主题板块:1、反映卫生文化建设(A类);2、反映各地自然风光(B类);3、反映各地风土人情(C类)。五、作品征集对象和办法征集对象为浙江省卫生系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公立、民营)的摄影爱好者。六、作品征集规则1.应是2005年以后拍摄的作品。2.作品形式、风格不限。彩色、黑白、数码、胶片均可,数量不限,作品一律制作成10英寸照片,勿装裱,不收组照,改变原始影像的作品谢绝参加。3.所有的作品需填写标题、作者真实姓名、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拍摄时间、地点等资料,并注明参赛类别(A、B、C类)。4.所有入选的作品,主办单位有权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展览、出版物、媒体报道等),不另付稿酬;所有入选作品如涉及著作权、版权、肖像或名誉权纠纷,与组委会无关,均由作者本人负责。5.组委会领导和所有工作人员及其亲属不得参与应征。鉴于本次大奖赛为卫生系统首次,为鼓励广大摄影爱好者,提高活动的参与面,经与卫生系统多数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商议,本次大奖赛卫生系统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参展不参赛,组委会将对参展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的作品,在画册中刊印并加作者简介,在全省巡展的展板中单独制板,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具体办法另订。6.本次征集不收报名费,所有应征作品恕不退稿。7.所有入选作品为加入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资格之一,入选作品赠送作者画册。8.参加本次征集活动即视为认可本征集活动各项规则。9.本次活动的解释权归属于主办单位。10.截止日期:2007年8月31日,以收到为准。七、作品奖项每一主题板块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入选作品40名。一等奖奖金3000元,二等奖奖金2000元,三等奖奖金1000元,入选作品奖金200元。八、活动内容在杭州举行颁奖仪式,所有获奖、入选作品制成画册和展板,在全省各市进行巡回展出,画册在全国、全省范围内赠发。九、评审办法由组委会组织摄影家组成资格审查小组,对参展作品进行审查,由著名摄影家组成审议委员会对入选作品进行审议。十、作品邮寄地址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焦点俱乐部。邮编:323000,联系电话:0578-2780013,13372380017,联系人:谢元伟。二○○七年五月十一日
2007-05-27
能除大热的石膏
西湖边的寻常小巷里,有一个小小的台门,里面的小屋一望便知是个普通人家的居室。也许人们很难想到,这普普通通的小屋里住过与岳飞、张苍水并称为“西湖三英烈”的民族英雄于谦。今天人们所知的于谦,大多与他的一首诗有关。那是他少年时代在富阳观看烧石灰窑时所做的《石灰吟》“千锤万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令人回肠荡气的诗篇中所提到的石灰就是石膏,是当时杭州周边地区的特产,至今临安的玲珑山区家家都建有石灰窑,煅制石膏。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石膏Cypsum的矿石,主要含水硫酸钙,其性味辛甘、寒,生用解肌清热,除寒止渴,治疗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等。石膏入药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名医录》曾记载,睦州(今建德)杨士丞有一女,患骨蒸内热外寒,请了许多医生治疗未愈,后来处州(今丽水)有位姓吴的医生就用了石膏,病人体温恢复了正常。这说明石膏有良好的退热作用。近代名医张锡纯因喜用大剂量石膏而成了有名的“张石膏”。他说:“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下面介绍几则经验方:1.胃火牙痛:石膏研末,用醋糊成丸,如绿豆大小,每次吞服10丸,每日3次。2.痰热咳喘:石膏、寒水石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吞服9克,温开水送下,每日3次。3.口渴舌燥:石膏180克,乌梅20枚,水煎煮,每日1剂,分2次服。4.心烦头痛:石膏150克,粳米80克。先煮石膏,取其汁与粳米同煮成粥。5.水火烫伤:石膏研末,外撒患处。
2007-05-27
越王卧薪尝“蕺菜”
春秋末期,在江、浙这块土地上,曾经并存过两个诸侯国:吴国与越国。两国相争时,越王勾践曾被吴王围困在城外会稽山上,走投无路,只好被迫求和,用好言厚礼向吴王臣服,并带王后去吴国为奴。三年后,勾践回到越国,卧薪尝胆,企图报仇雪耻,但他回国的第一年就遇上了灾荒,许多地方颗粒无收。为了帮助百姓度过饥荒,他亲自到野外觅野菜尝草根。有一次尝草中毒,脸都肿了起来。后来他终于发现城北的一座小山上长着许多绿茵茵的小草,拔一棵尝尝,有一点鱼腥味,煮煮吃也不涩口,于是领着百姓们前来采割。这种草很奇怪,割了就长,人们竟然靠它度过了一次可怕的饥荒,所以人们称它为“饥菜”,后来又叫成蕺菜,而这座小山从那时候起,就叫蕺山了。蕺菜就是中药上的“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HouttuyniacordataThunb的带根全草,生长于阴湿地或水边,多为野生,浙江是主产地。蕺菜营养十分丰富,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据测定,每百克蕺菜鲜茎叶中含蛋白质2.2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6克,粗纤维1.2克,及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还含有鱼腥草素、挥发油、蕺菜碱、槲皮甙等多种化学有效成分。中医认为其性味辛、微寒,功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等病症。一般用量10~15克,新鲜的可用30~60克,可煎汤或捣汁,外用可煎汤熏洗或捣烂敷贴患处。下面介绍几首经验方:1.病毒性感冒或肺炎:鱼腥草、连翘、厚朴各10克,研末,桑枝30克,煎汤冲服药末。2.肺脓疡咳吐脓血:鱼腥草30克(鲜品60克),水煎服,每日3次,连用一周。3.慢性气管炎:鱼腥草20克,桔梗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4.痢疾:鱼腥草18克,山楂炭6克,水煎加蜜糖服,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5.热淋、白浊、白带:鱼腥草24~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6.痔疮:鱼腥草适量,煎汤点水酒服,连进三服,药渣熏洗。7.慢性鼻窦炎:新鲜鱼腥草适量,捣烂取汁,每日滴鼻数次。8.妇女外阴瘙痒:鱼腥草适量,煎汤熏洗。浙江中医药网
2007-05-27
起死回生“墓头回”
走进绍兴,就像走进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数千年的历史遗存积淀遍布街肆乡野,几乎每一步都能踩着一处典故。走进绍兴,就像走进了一轴民俗风情画,黑瓦、白墙,小巷深深,还有乌篷船的咿呀。这座灵秀的江南古城孕育过一个个聪慧学人:贺知章、陆游、徐文长、张岱、鲁迅……这里还是一个名医辈出的地方:陈士铎、俞根初、丁又香、范钟……这些名医医德高尚,医术高明,深得绍兴人民的敬爱。在绍兴,流传着许多与这些名医有关的民间故事。中药“墓头回”的名字就与一个名医的故事有关。相传很久以前,绍兴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时人称之为“赛华佗”。有一次在出诊途中,他经过一个坟场,只见一群人抬着一口棺材去安葬,棺材里不时漏出滴滴鲜血。他叫抬棺人停下,并打听死者是患什么病死的。抬棺人认出他就是当地的名医,便告诉他说:“死者是个产妇,因分娩流血过多,已经没有气息。”他仔细观察了棺材后告诉抬棺的亲属,病人未死,仍可救活,马上开棺,并迅速连根拔起墓旁的几株小草,嘱咐赶快煎汤灌服,不一会,死者有了气息,抬回家继续治疗而获愈。因为这几株小草发挥了起死回生的作用,挽救了垂危的产妇的性命,人们就称这种草为“墓头回”。墓头回是败酱科植物糙叶败酱PatriniascabraBge.或异叶败酱PatiniaheterophyllaBge.的全草。其性味辛温,入心、肝二经,功能祛瘀止血,利湿消肿,主治妇女崩中,赤白带下,跌打损伤。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墓头回制剂对艾氏癌细胞在试管内有抑制和伤害作用。给患有艾氏实体癌小鼠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有一定疗效。近年来,浙江绍兴市中医院曾运用墓头回为主的中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限,提高生存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使得古越民间流传的美好愿望变为现实生活中的事实。墓头回的用量一般在6~9克,如治疗(肿瘤)需要时可加大剂量,用至15~30克。煎汤或外用均可。下面介绍几则经验方:1.妇女崩漏或带下:新鲜墓头回1把,水煎服。2.脚痛:墓头回适量,煎汤洗脚。
2007-05-27
於潜萸肉甲天下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这首朴素的小诗不知曾打动过多少作客他乡的游子。我国素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诗中提到茱萸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可以避灾的吉祥植物,所以重阳登高时常常佩带茱萸。茱萸,一名越椒,也就是常用的中药山茱萸,简称“萸肉”。浙江临安市於潜所产的萸肉是地道药材,其特点是皮肉肥厚、色红油润。药理实验表明,萸肉含有山茱萸甙、皂甙、蹂质、熊果酸、没食子酸、苹果酸、酒石酸及维生素A等,具有良好的利尿、降低血压和抗菌作用。中医认为,萸肉性味酸、微温,入肝、肾经,功能补肝肾、涩气、固虚脱,可以治疗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等症。萸肉一般内服,可煎汤或入丸剂、散剂,用量为5~10克。下面介绍几则经验方:1.治疗腰痛:牛膝30克,山茱萸30克,桂心1克,共研为细末,每次于饭前吞服6克,温酒或温开水送下。2.补元气、壮元阳:山茱萸300克,破故纸150克,当归120克,麝香3克,共研为细末,每次于饭前吞服6克,温酒或温开水送下。3.补肾阴:熟地黄24克,山茱萸、山药各12克,泽泻、牡丹皮、茯苓各9克,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于饭前吞服3丸,温酒或温开水送下。4.治疗老人小便不禁:山茱萸60克,益智仁30克,人参、白术各24克,分作10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饮服。
2007-05-27
枫桥榧子香万家
彼美玉山果,灿为金盘实”。这是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在杭州任刺史时所吟咏的名句。诗中的“玉山果”就是榧子的古称。榧子是我国的特产,以浙江诸暨枫桥所产的“香榧”最为著名,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榧子的主产地,目前产量约占全国一半。枫桥香榧籽实饱满,果肉洁白,香脆可口,甘甜怡人,入口后会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令人久久回味,所以在我国每年举行的国庆节招待会中,枫桥香榧都是席上珍果之一。香榧的种仁含油量为51%,比油菜籽、大豆都高,组成油脂的脂肪酸中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故特别适宜于高脂血症者服食。香榧还是一味中药,临床实践证实,每日吃炒榧子0~150克,能治疗肠道各种寄生虫病,如钩虫病、蛔虫病、蛲虫病等,如榧子与大蒜、使君子等等其它杀虫的中药配伍,则疗效更佳。此外,榧子还能治疗小儿疳积、便秘等症。
2007-05-27
吃错药的催吐方法
1.如吃大量安眠药或其他毒性大的药物,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催吐。方法是用筷子或汤匙压患者舌根部引吐,吐后灌一大杯温凉的水再次引吐,直到胃内容物全部吐出。2.误服碘酒,应立即灌米汤或蛋清,然后催吐,反复进行,直到呕出物无碘酒色为止。3.误服脚气水或皮炎药水,立即用温茶灌服,在后引吐。4.误服硫酸等强酸剂,用肥皂水或苏打水灌服,以中和强酸,然后反复引吐。5.误服强碱液,可给病人喝些食醋,然后以醋兑水洗胃。6.误服来苏儿液,可用温水或植物油洗胃,并随之灌服蛋清、牛奶或豆浆,延缓吸收后催吐。情况紧急的中毒,应送医院治疗。
2007-05-27
38.5度以下 别急着降温
王女士带着女儿贝贝来到儿科就诊时,王女士向大夫诉说,今年冬天贝贝总是生病,这已是第2次感冒了。她希望大夫赶紧给女儿退烧,别把脑子烧坏了。河南省中医院儿科主任侯江红教授说,最近感冒发热患儿较多,和王女士一样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发烧就着急,急于给孩子退烧。还有个别家长看到孩子感冒发烧,自行给孩子服用消炎药的,结果不但无效甚至还会导致病情加重。其实,小儿中低度发热时,如果人为地降低体温,反而会破坏机体对疾病的正常反应,可能会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甚至因体温下降而放松警惕,以致贻误治疗。小儿感冒大多由病毒感染所致,一味地服用抗生素不但对病毒没有治疗作用,可能会带来一些毒副反应。侯江红教授建议,小儿体温在38.5℃以下最好选择物理降温,如多饮水(可加速毒素排出,降体温)、温水擦浴等。体温在38.5℃以上时可酌情选用一些清热解毒成份的抗病毒中成药,如清热解毒口服液、柴胡口服液等。同时要勤测体温,特别是有高热惊厥病史的患儿,以防小儿病情变化过快带来不测。如病情需要使用退热药物时,应注意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有时可采用微降温(给孩子洗热水澡)来降体温。除此之外,风疹、麻疹、猩红热、水痘等传染性疾病在发病早期症状与感冒症状相似,应注意鉴别以防误诊。家长应注意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注意通风,通风时注意不要让风直接吹着孩子。如果屋里干燥,应洒些水或使用加湿器。小儿发热时病人出汗多,要勤换内衣。内衣要干净、柔软,以纯绵为佳。
2007-05-27
预防碘缺乏 该注意些啥
5月15日是第十四届全国碘缺乏日,今年的主题是“坚持食用碘盐,预防出生缺陷”。碘缺乏最主要的危害是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导致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的迟滞或永久障碍,造成智能损害;孕妇严重缺碘可导致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和新生儿死亡率的增高。因此,采取措施防治碘缺乏十分必要。防治碘缺乏病的最根本措施是食盐加碘。居民在购买碘盐时,要辨认清楚。购买的碘盐要妥善保存、正确使用:①碘易挥发,购买碘盐时一次不要太多,要随买随用;②碘盐要放在带盖的容器里,并防止阳光照射和潮解;③不能用碘盐爆锅,因为油温过高时,碘盐中的碘会全部挥发掉,要等汤、菜做熟后再放碘盐。还要从“先天“预防缺碘。妇女在孕期和哺乳期要注意补碘,除每天食用适量的碘盐外,还可多吃海带、紫菜、虾皮等含碘高的食物。喂养孩子时要科学合理地补碘,不宜过多食用碘盐,要多从从食物中摄取,口味过重会有损肾脏。
2007-05-23
肥胖手术减轻体重可使冠心病风险降低
美国密歇根州皇家橡树市(RoyalOak)WilliamBeaumont医院的PeterA.McCullough及其同事们在AmJCardiol上的一项报告宣称,肥胖手术(bariatricsurgery,意指帮助减轻体重的手术)之后体重明显减轻与冠心病(CHD)风险降低相关。McCullough等人评估了接受过经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的109例病态肥胖病人的手术前和手术后体重指数(BMI)、CHD风险因子和Framingham风险评分。结果发现,在平均体重降低36公斤和平均BMI降低12之后,参试者的总胆固醇、LDL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HDL胆固醇增加。体重减轻后,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和C肽水平显著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也是如此。收缩压和舒张压也显著下降。根据Framingham风险评分,10年CHD风险降低在男性为39%,女性为25%。作者们总结认为,他们的研究首次量化了肥胖手术后体重明显和持续降低后的CHD风险总体降低。较低的CHD风险是由手术引起的体重降低后多种风险因素的显著改善所致。”
2007-05-23
肥胖手术减轻体重可使冠心病风险降低
美国密歇根州皇家橡树市(RoyalOak)WilliamBeaumont医院的PeterA.McCullough及其同事们在AmJCardiol上的一项报告宣称,肥胖手术(bariatricsurgery,意指帮助减轻体重的手术)之后体重明显减轻与冠心病(CHD)风险降低相关。McCullough等人评估了接受过经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手术的109例病态肥胖病人的手术前和手术后体重指数(BMI)、CHD风险因子和Framingham风险评分。结果发现,在平均体重降低36公斤和平均BMI降低12之后,参试者的总胆固醇、LDL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HDL胆固醇增加。体重减轻后,糖化血红蛋白、葡萄糖和C肽水平显著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也是如此。收缩压和舒张压也显著下降。根据Framingham风险评分,10年CHD风险降低在男性为39%,女性为25%。作者们总结认为,他们的研究首次量化了肥胖手术后体重明显和持续降低后的CHD风险总体降低。较低的CHD风险是由手术引起的体重降低后多种风险因素的显著改善所致。”
2007-05-23
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乙肝防治指南和慢性乙肝的管理在17届APASL年会上,首先介绍讨论了美国肝脏研究学会(AASLD)和APASL乙肝防治指南。APASL乙肝防治指南于2000年出版第一版,以后约每两年更新一次。在2005年版本和近年新的研究进展基础上,2008年将发布最新版本。因此,大会就慢性乙型肝炎的管理及将来的治疗指南进行了讨论。大会就目前的抗乙肝病毒(HBV)核苷类药物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这些药物包括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ADV)、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LdT)、克来夫定和替诺福韦(TDF)等。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用药的有关疗程、治疗终点及对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但这些只是作为问题提出并予以讨论,尚未达成共识。虽然该部分新的进展内容不多,但临床意义重要。日本学者Okanoue认为,持续ALT正常者一般指免疫耐受期或非活动的HBV携带者,其临床转归通常较好,只有20%~30%的ALT持续正常者存在肝组织学病变,而此类患者一般年龄较大、HBeAg阴性、轻度ALT升高或ALT在正常值边缘。日本学者Yatsuhashi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应根据ALT及HBVDNA水平来决定,治疗前ALT水平正常与治疗后HBeAg血清转换率偏低相关。就预防HBV对抗病毒药物耐药的问题,会议报告提出5条策略:①避免不必要的治疗;②采用低耐药率的抗病毒药或联合用药;③密切监测治疗期间病毒学应答情况;④在治疗前期,如病毒载量下降不明显,应考虑换药;⑤加强患者依从性。一旦产生耐药,其处理应该有序进行,报告针对每种药物耐药提出了如下具体方案:①如LAM/LdT耐药,或加用ADV或TDF,或停用LAM改用特鲁瓦达(truvada,恩曲他滨与替诺福韦的合剂),或停LAM改用ETV(不是最理想的选择);②如ADV耐药,或加用LAM,或停用ADV改用truvada,或改用或加用ETV;③如ETV耐药,或换用或加用ADV或TDF。Tan认为,LAM耐药易引起其他药物如ETV耐药,因此,LAM作为一线用药应慎重。将来的策略是尽可能减少耐药,应针对变异株的情况进行个体治疗。新加坡Dan报告了一项5年的成本效益分析研究,ETV是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最好的治疗选择。APASL新版本乙肝防治指南将在以下新的研究发展基础上加以修改:⑴更加重视控制HBVDNAHBV感染自然史研究显示,HBVDNA、HBeAg与肝细胞癌(HCC)发展关系密切,强调长疗程持续控制HBVDNA的重要性。⑵更加重视耐药问题避免耐药产生,适宜用快速控制病毒方式。对需长期治疗者,应考虑用耐药发生率低的药物。检测抗病毒治疗疗效,注重早期预测指标研究进展的应用。经12周的核苷类似物治疗后,效果不佳者需要改变治疗方案。⑶联合治疗应谨慎联合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提示,已明确的低效率联合治疗有干扰素(IFN)+LAM、LAM+ADV、LAM+LdT。核苷类似物联合应用,对抗病毒疗效无帮助,但对减少耐药发生可能有益。患者HBV基因型与临床转归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是本次大会的重点内容。HBV基因型是本次会议的热点之一,报告的研究较多。有关HBV基因变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HBV基因型与临床意义方面。几项研究表明,B基因型与C基因型相比较,前者出现自发性HBeAg血清转换的年龄较轻,活动性肝炎较少,进展为肝硬化的病程较慢,且HCC发生率较低。而C型较其他基因型有更高的HBeAg阳性率,且会更快进展为肝硬化和HCC。有研究显示,D型常见于HBeAg阴性肝炎,病情更重,年轻患者易发生HCC。日本学者Tanaka以Huh7细胞系和嵌合子小鼠为模型,研究HBV不同基因型间病毒复制、蛋白表达及对肝细胞损害程度的差异。细胞研究显示,在病毒复制能力从高到低的顺序为HBV的C、Bj/Ba、D/Ae基因型。C基因型嵌合子小鼠血清HBVDNA水平较Ae基因型高2log10拷贝/ml;HBeAg表达水平在不同基因型中变化趋势与HBVDNA水平一致。在嵌合子小鼠体内接种C基因型HBV,6个月后肝细胞即可发生毛玻璃样改变和肝纤维化,而接种Ae基因型HBV,无类似改变。日本学者Truong报告,T1653变异在C基因型中多于B基因型,并且与肝病活动进展相关。另有学者报告,A1725、C1726、T1727和G1725、C1726、T1727在B基因型中均多于C基因型(分别为62.2%对8%和33.3%对6%),且三联核苷酸1725/1726/1727变异与患者临床转归(HBeAg状态、HBVDNA水平及HCC发生率)相关。台湾学者Kao报告亚洲HBV基因型分型及分布,C基因型患者临床预后较差。日本学者Inui认为,C基因型较其他基因型HBV更易发生母婴传播。而印度尼西亚学者Sukowati认为,印度尼西亚的肝硬化、肝癌患者的HBV基因型中以B基因型占优势,B和C基因型分别占91%和9%。印度学者Madan认为,HBVD基因型较A基因型更易发生肝病损害的进展。台湾学者Tseng报告了HBVC基因型中的亚型可能与疾病进展不相关,因为C基因型中的亚型在HBV相关慢性肝病谱的不同阶段中的分布无显著差异。中国大陆侯金林教授报告了一种新的HBVC基因型亚型,即HBVC/D基因重组体,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印度学者Chauhan报告了HBVA/D基因型重组体,并进行了全基因序列分析。另有学者就HBV基因型的流行分布、临床意义及在体、离体实验,研究不同基因型毒株的复制水平及对肝损害的严重程度。替比夫定Ⅲ期临床试验2年结果大会对LdT的为期2年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我国侯金林教授介绍了来自中国的LdT与LAM比较研究结果,该研究的意向治疗分析(ITT)显示,LdT抗病毒效果显著优于LAM。LdT组与LAM组比较,HBVDNA下降幅度分别为5.43log10拷贝/ml和3.97log10拷贝/ml。HBVDNA降至PCR检测线以下分别为65.2%、38.5%,ALT复常率分别为78.3%、62.7%,治疗应答率分别为71.4%、44.6%;HBeAg阳性患者中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29.7%、20.2%。另外,在全球进行的LdT与LAM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HBeAg阳性还是HBeAg阴性者,LdT的抗病毒效果都显著优于LAM。在HBeAg阳性者中,LdT组和LAM组的HBVDNA下降幅度分别为6.05log10拷贝/ml和5.0log10拷贝/ml,PCR法测HBVDNA阴性率分别为61%和43%,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37%和27%,ALT复常率分别为72%和63%。在HBeAg阴性者中,LdT组和LAM组的HBVDNA下降幅度分别为5.0log10拷贝/ml和4.2log10拷贝/ml,PCR法测HBVDNA阴性率分别为82%和57%。治疗24周时PCR法测HBVDNA阴性率与2年治疗应答密切相关,较基线时病毒载量、ALT水平、种族或基因型更能预测治疗应答效果。HBV基因变异还有一些学者就HBV基因变异与临床关系进行了报告。台湾学者Wu对135例手术切除的HCC患者进行研究发现,C基因启动子(CP)三联变异与其他指标,如年龄>55岁、肿瘤直径>5cm、有静脉侵入、血浆总蛋白低于40g/L等一样,均是与低生存率相关的因素。存在CP变异者的癌旁肝组织病变严重程度(ISHAK纤维化评分>6)显著高于无CP变异者(70%对42.4%)。在Huh7细胞株中,CP变异毒株的病毒复制水平显著高于无CP变异毒株。该研究提示,CP变异株可引起高病毒载量,并且和炎症坏死加重相关,进而可降低患者生存率。日本学者通过体外研究证明了核心基因A2339G和G2345A变异可影响HBV复制。乙型肝炎自然史有关慢性乙肝自然史,大会的报告中也有一些介绍。有学者报告,一些HBV感染者可能从不需要治疗,但对每例慢性HBV感染者均需随访监测,一些现在不是治疗候选对象,可能以后会有治疗适应证。中国大陆学者谢青报告了持续ALT正常的142例乙肝患者肝活检研究结果。研究显示,对于持续ALT正常者,预测肝组织病变的两个危险因素是年龄>40岁和ALT在0.5~1×正常上限值(ULN),因此,对该类患者应考虑肝活检。台湾Chen报告了在慢性乙肝自然进程中,慢性肝炎进展成肝硬化的几个高危因素是C基因型、持续HBeAg阳性、反复肝炎活动且伴有AFP>100ng/ml、肝组织学有桥接坏死、高龄。香港学者Hui等报告其长期随访结果,他们发现患者自发性HBeAg血清转换后,病情可持续缓解,并且肝纤维化可减轻。其他台湾学者Chen利用水动力注射法,将HBVDNA重组体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构建人HBV免疫耐受小鼠模型。台湾学者Huang研究显示,HBV感染者临床转归与其HLA-DRB1多态性密切相关。中国大陆学者Zhao报告,在中国汉族人群中,HBV持续感染与宿主HLA-A、B基因多态性相关。澳大利亚学者Lewin报告了HBeAg阳性者的TH1类细胞因子相对减少,这可能是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之一。中国大陆学者施光峰报告,慢性乙肝患者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3(TLR3)表达较健康人明显减少,这可能是HBV持续感染的重要病理机制。土耳其学者Ozaras等报告,细胞凋亡与病毒动力学及HBV感染的免疫过程相关,停止抗病毒治疗后,病毒载量增加,可激活细胞凋亡机制,相关的细胞凋亡参数呈增加趋势。该作者的另一项研究显示,在慢性乙肝治疗中,HBsAg定量与HBVDNA水平成正相关,因此,HBsAg定量检测可用于监测其治疗效果。台湾学者Lin报告,聚乙二醇IFNα-2a治疗可恢复慢性乙肝患者的HBV特异性CD8+T细胞功能,并可增强IFNγ表达合成能力。
2007-05-23
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乙肝防治指南和慢性乙肝的管理在17届APASL年会上,首先介绍讨论了美国肝脏研究学会(AASLD)和APASL乙肝防治指南。APASL乙肝防治指南于2000年出版第一版,以后约每两年更新一次。在2005年版本和近年新的研究进展基础上,2008年将发布最新版本。因此,大会就慢性乙型肝炎的管理及将来的治疗指南进行了讨论。大会就目前的抗乙肝病毒(HBV)核苷类药物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这些药物包括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ADV)、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LdT)、克来夫定和替诺福韦(TDF)等。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用药的有关疗程、治疗终点及对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但这些只是作为问题提出并予以讨论,尚未达成共识。虽然该部分新的进展内容不多,但临床意义重要。日本学者Okanoue认为,持续ALT正常者一般指免疫耐受期或非活动的HBV携带者,其临床转归通常较好,只有20%~30%的ALT持续正常者存在肝组织学病变,而此类患者一般年龄较大、HBeAg阴性、轻度ALT升高或ALT在正常值边缘。日本学者Yatsuhashi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应根据ALT及HBVDNA水平来决定,治疗前ALT水平正常与治疗后HBeAg血清转换率偏低相关。就预防HBV对抗病毒药物耐药的问题,会议报告提出5条策略:①避免不必要的治疗;②采用低耐药率的抗病毒药或联合用药;③密切监测治疗期间病毒学应答情况;④在治疗前期,如病毒载量下降不明显,应考虑换药;⑤加强患者依从性。一旦产生耐药,其处理应该有序进行,报告针对每种药物耐药提出了如下具体方案:①如LAM/LdT耐药,或加用ADV或TDF,或停用LAM改用特鲁瓦达(truvada,恩曲他滨与替诺福韦的合剂),或停LAM改用ETV(不是最理想的选择);②如ADV耐药,或加用LAM,或停用ADV改用truvada,或改用或加用ETV;③如ETV耐药,或换用或加用ADV或TDF。Tan认为,LAM耐药易引起其他药物如ETV耐药,因此,LAM作为一线用药应慎重。将来的策略是尽可能减少耐药,应针对变异株的情况进行个体治疗。新加坡Dan报告了一项5年的成本效益分析研究,ETV是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最好的治疗选择。APASL新版本乙肝防治指南将在以下新的研究发展基础上加以修改:⑴更加重视控制HBVDNAHBV感染自然史研究显示,HBVDNA、HBeAg与肝细胞癌(HCC)发展关系密切,强调长疗程持续控制HBVDNA的重要性。⑵更加重视耐药问题避免耐药产生,适宜用快速控制病毒方式。对需长期治疗者,应考虑用耐药发生率低的药物。检测抗病毒治疗疗效,注重早期预测指标研究进展的应用。经12周的核苷类似物治疗后,效果不佳者需要改变治疗方案。⑶联合治疗应谨慎联合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提示,已明确的低效率联合治疗有干扰素(IFN)+LAM、LAM+ADV、LAM+LdT。核苷类似物联合应用,对抗病毒疗效无帮助,但对减少耐药发生可能有益。患者HBV基因型与临床转归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是本次大会的重点内容。HBV基因型是本次会议的热点之一,报告的研究较多。有关HBV基因变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HBV基因型与临床意义方面。几项研究表明,B基因型与C基因型相比较,前者出现自发性HBeAg血清转换的年龄较轻,活动性肝炎较少,进展为肝硬化的病程较慢,且HCC发生率较低。而C型较其他基因型有更高的HBeAg阳性率,且会更快进展为肝硬化和HCC。有研究显示,D型常见于HBeAg阴性肝炎,病情更重,年轻患者易发生HCC。日本学者Tanaka以Huh7细胞系和嵌合子小鼠为模型,研究HBV不同基因型间病毒复制、蛋白表达及对肝细胞损害程度的差异。细胞研究显示,在病毒复制能力从高到低的顺序为HBV的C、Bj/Ba、D/Ae基因型。C基因型嵌合子小鼠血清HBVDNA水平较Ae基因型高2log10拷贝/ml;HBeAg表达水平在不同基因型中变化趋势与HBVDNA水平一致。在嵌合子小鼠体内接种C基因型HBV,6个月后肝细胞即可发生毛玻璃样改变和肝纤维化,而接种Ae基因型HBV,无类似改变。日本学者Truong报告,T1653变异在C基因型中多于B基因型,并且与肝病活动进展相关。另有学者报告,A1725、C1726、T1727和G1725、C1726、T1727在B基因型中均多于C基因型(分别为62.2%对8%和33.3%对6%),且三联核苷酸1725/1726/1727变异与患者临床转归(HBeAg状态、HBVDNA水平及HCC发生率)相关。台湾学者Kao报告亚洲HBV基因型分型及分布,C基因型患者临床预后较差。日本学者Inui认为,C基因型较其他基因型HBV更易发生母婴传播。而印度尼西亚学者Sukowati认为,印度尼西亚的肝硬化、肝癌患者的HBV基因型中以B基因型占优势,B和C基因型分别占91%和9%。印度学者Madan认为,HBVD基因型较A基因型更易发生肝病损害的进展。台湾学者Tseng报告了HBVC基因型中的亚型可能与疾病进展不相关,因为C基因型中的亚型在HBV相关慢性肝病谱的不同阶段中的分布无显著差异。中国大陆侯金林教授报告了一种新的HBVC基因型亚型,即HBVC/D基因重组体,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印度学者Chauhan报告了HBVA/D基因型重组体,并进行了全基因序列分析。另有学者就HBV基因型的流行分布、临床意义及在体、离体实验,研究不同基因型毒株的复制水平及对肝损害的严重程度。替比夫定Ⅲ期临床试验2年结果大会对LdT的为期2年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我国侯金林教授介绍了来自中国的LdT与LAM比较研究结果,该研究的意向治疗分析(ITT)显示,LdT抗病毒效果显著优于LAM。LdT组与LAM组比较,HBVDNA下降幅度分别为5.43log10拷贝/ml和3.97log10拷贝/ml。HBVDNA降至PCR检测线以下分别为65.2%、38.5%,ALT复常率分别为78.3%、62.7%,治疗应答率分别为71.4%、44.6%;HBeAg阳性患者中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29.7%、20.2%。另外,在全球进行的LdT与LAM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HBeAg阳性还是HBeAg阴性者,LdT的抗病毒效果都显著优于LAM。在HBeAg阳性者中,LdT组和LAM组的HBVDNA下降幅度分别为6.05log10拷贝/ml和5.0log10拷贝/ml,PCR法测HBVDNA阴性率分别为61%和43%,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37%和27%,ALT复常率分别为72%和63%。在HBeAg阴性者中,LdT组和LAM组的HBVDNA下降幅度分别为5.0log10拷贝/ml和4.2log10拷贝/ml,PCR法测HBVDNA阴性率分别为82%和57%。治疗24周时PCR法测HBVDNA阴性率与2年治疗应答密切相关,较基线时病毒载量、ALT水平、种族或基因型更能预测治疗应答效果。HBV基因变异还有一些学者就HBV基因变异与临床关系进行了报告。台湾学者Wu对135例手术切除的HCC患者进行研究发现,C基因启动子(CP)三联变异与其他指标,如年龄>55岁、肿瘤直径>5cm、有静脉侵入、血浆总蛋白低于40g/L等一样,均是与低生存率相关的因素。存在CP变异者的癌旁肝组织病变严重程度(ISHAK纤维化评分>6)显著高于无CP变异者(70%对42.4%)。在Huh7细胞株中,CP变异毒株的病毒复制水平显著高于无CP变异毒株。该研究提示,CP变异株可引起高病毒载量,并且和炎症坏死加重相关,进而可降低患者生存率。日本学者通过体外研究证明了核心基因A2339G和G2345A变异可影响HBV复制。乙型肝炎自然史有关慢性乙肝自然史,大会的报告中也有一些介绍。有学者报告,一些HBV感染者可能从不需要治疗,但对每例慢性HBV感染者均需随访监测,一些现在不是治疗候选对象,可能以后会有治疗适应证。中国大陆学者谢青报告了持续ALT正常的142例乙肝患者肝活检研究结果。研究显示,对于持续ALT正常者,预测肝组织病变的两个危险因素是年龄>40岁和ALT在0.5~1×正常上限值(ULN),因此,对该类患者应考虑肝活检。台湾Chen报告了在慢性乙肝自然进程中,慢性肝炎进展成肝硬化的几个高危因素是C基因型、持续HBeAg阳性、反复肝炎活动且伴有AFP>100ng/ml、肝组织学有桥接坏死、高龄。香港学者Hui等报告其长期随访结果,他们发现患者自发性HBeAg血清转换后,病情可持续缓解,并且肝纤维化可减轻。其他台湾学者Chen利用水动力注射法,将HBVDNA重组体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构建人HBV免疫耐受小鼠模型。台湾学者Huang研究显示,HBV感染者临床转归与其HLA-DRB1多态性密切相关。中国大陆学者Zhao报告,在中国汉族人群中,HBV持续感染与宿主HLA-A、B基因多态性相关。澳大利亚学者Lewin报告了HBeAg阳性者的TH1类细胞因子相对减少,这可能是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之一。中国大陆学者施光峰报告,慢性乙肝患者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3(TLR3)表达较健康人明显减少,这可能是HBV持续感染的重要病理机制。土耳其学者Ozaras等报告,细胞凋亡与病毒动力学及HBV感染的免疫过程相关,停止抗病毒治疗后,病毒载量增加,可激活细胞凋亡机制,相关的细胞凋亡参数呈增加趋势。该作者的另一项研究显示,在慢性乙肝治疗中,HBsAg定量与HBVDNA水平成正相关,因此,HBsAg定量检测可用于监测其治疗效果。台湾学者Lin报告,聚乙二醇IFNα-2a治疗可恢复慢性乙肝患者的HBV特异性CD8+T细胞功能,并可增强IFNγ表达合成能力。
2007-05-23
美研究发现睡眠可增强记忆
美国媒体25日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睡眠不仅可以排除外界因素对记忆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增强记忆。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以48名年龄在18岁至30岁的人为对象,研究了睡眠对记忆的影响。这些被研究者都保持着正常和健康的睡眠习惯,而且没有服用任何药物。科研人员向被研究者讲授了20种单词组合法。一部分人在上午9点学习,然后在晚上9点接受测试,其间并不睡觉。另一部分人在晚上9点学习这些词组,接着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9点接受同样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后一组人的测试成绩较好,他们能记住大多数单词组合法,而前一组人所记下的单词组合法比对照组要少12%。参与这项研究的脑神经专家杰弗里·埃伦博根说,研究结果表明好的睡眠可以增强记忆。该研究成果将被提交给4月28日举行的美国第59届神经学大会。
2007-05-23
美研究发现睡眠可增强记忆
美国媒体25日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睡眠不仅可以排除外界因素对记忆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增强记忆。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以48名年龄在18岁至30岁的人为对象,研究了睡眠对记忆的影响。这些被研究者都保持着正常和健康的睡眠习惯,而且没有服用任何药物。科研人员向被研究者讲授了20种单词组合法。一部分人在上午9点学习,然后在晚上9点接受测试,其间并不睡觉。另一部分人在晚上9点学习这些词组,接着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9点接受同样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后一组人的测试成绩较好,他们能记住大多数单词组合法,而前一组人所记下的单词组合法比对照组要少12%。参与这项研究的脑神经专家杰弗里·埃伦博根说,研究结果表明好的睡眠可以增强记忆。该研究成果将被提交给4月28日举行的美国第59届神经学大会。
2007-05-23
高血压被证实属于一种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到底是心血管疾病还是一种与大脑有关的疾病,医学界对此一直存在争议。英国科学家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证实,高血压属于一种脑血管疾病。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刚刚出版的《高血压》杂志上。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朱利安·帕顿带领的研究小组发现,大脑血管壁中有一种功能性黏附分子-1(JAM-1),这种分子蛋白质具有黏附白细胞的作用,一旦白细胞被功能性黏附分子-1“捕捉”,后果是引起发炎,导致血流不畅,最终造成大脑缺氧。研究人员因此得出结论,高血压其实是一种炎症性大脑血管病。高血压是全世界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全球高血压患者多达6亿人,英国则有1/3人口存在患高血压的风险。有数据显示,即使服用降压药物,仍有60%的患者病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帕顿表示,针对那些使用传统降压手段但效果不明显的高血压患者,他们正在尝试新的可行性治疗方案,那就是通过药物来控制脑部血管炎症,保证血流通畅。因此,研究人员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要弄清楚大脑血管到底感染了哪种炎症,以便对症下药。英国心脏病基金会医学副主管杰里米·皮尔森认为,这项研究成果很重要,功能性黏附分子-1的作用揭示了大脑供血不足与高血压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从而为治疗这一常见疾病开启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