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08-02-28
我院引进先进听力测试系统
近日,我院耳鼻咽喉科引进了丹麦MADSEN公司的MM622临床诊断型电测听仪、ZO901增强型声阻抗仪、专业隔声室,对听力障碍患者可以进行详细全面检查,对耳聋的程度、性质、发展和预后作出准确判断,为耳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和保障。耳鼻咽喉科吴志刚主治医师为体检人员做听力侧试
2008-02-21
我院档案管理工作通过省级认定
1月11日,受省档案局、省卫生厅的委托,由市档案局、市卫生局人员组成的档案验收小组对我院的档案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我院档案管理工作以98分的好成绩顺利通过。截止2007年年底,我院共收集整理文书、基建等档案35690卷(件)、病历档案30579卷。一直以来,我院都很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主要从四个方面加强档案的管理。一是人员管理。我院档案管理配备2名专职人员,都具有中级职称,各相关科室兼职档案员12名,在全院范围内组成一个较完善的档案组织管理网络。二是硬件建设。有专门的综合档案室、病历档案室,用房195平方米,配有手动档案密集架24组,温湿度自动记录仪、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和文件档案资料管理系统软件等现代化设备齐全。三是软件建设。为适应新时期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根据上级部门有关要求,医院陆续修订《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制度》、《档案员工作职责》等12个制度,实现了管理的制度化。四是强化档案的开发利用。根据工作需要及查找文件的方便,医院综合档案室编制了案卷目录、全引目录、历年党政文件汇编、机构设置及印模专题索引、人员任免专题目录、大事记、组织机构沿革等检索工具及编研材料;同时,病案统计室积极为医、教、研和临床活动提供病案信息资源,促进医疗科研、教学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张雄伟孔爱仙)
2008-02-13
识别变质中成药有方法
口服液口服液是多种中药制剂的常用剂型以安瓿或小瓶包装多见。若安瓿时有爆炸现象或气体冲出,口感发酸,说明已变质不能再用。片剂也是最常见的剂型。一些药片容易受潮而出现裂片、发霉。如药片松散、变色、粘连,则不宜再用。不过有些糖衣片虽然表现颜色不均匀,但芯片色泽和质地仍较好的,仍可以应用。胶囊剂受潮的胶囊容易变软、粘连、有的胶囊外部看起来尚好,但内容物发霉、变硬、结块、此时药已变质,不宜用。冲剂(包括颗粒剂)是中成药常见型,含糖型或无糖型,最容易受潮。若出现变粘、发霉、结块、变硬则不应使用。散剂它是以药物粉末混合而成的剂型。若常年存放仍保持松动性,没出现湿润、变色、结块等现象,则还可继续使用。煎膏剂与糖浆剂煎膏剂与糖浆剂的共同特点是糖的含量大,含一定水分、蛋白质、粘胶质等,最易生霉、发酸。若久存后发现液面发霉变色,有沉淀或悬浮物,开瓶后产生气体或有气泡向上翻,说明已变质。
2008-02-13
节后 3款中成药下下火
对于节后的上火,推荐三款中成药:牛黄解毒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肺胃蕴热引起的头晕目眩,口鼻生疮,风火牙痛,暴发火眼,咽喉疼痛,耳鸣肿痛,大便秘结,皮肤刺痒。提醒:牛黄解毒片的作用是清热解毒,但多吃或者没病时常吃,会引起中毒。常见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出血反应和尿频、尿痛、尿血等。三黄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出血,心烦口渴,尿赤便秘。提醒:服用三黄片时,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小儿、孕妇、年老体弱及脾胃虚寒者慎用。双黄连口服液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提醒:服用双黄连口服液的同时不宜再服用滋补性中成药。对风寒感冒者不适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时应去医院就诊。小儿、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008-02-13
消化不良了 选择六种中成药
消化不良是一种由于胃动力发生障碍所引起的疾病,常见的症状为上腹部不适或疼痛、胃胀、烧心、嗳气等。患者常因胸闷、胃饱、腹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有关专家认为:治疗消化不良最好能选用相对安全的中成药。那么,有哪些中成药可治疗消化不良呢?保和丸:该药由山楂(焦)、六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炒麦芽八味中药组成,具有和胃、消食导滞的功效,可治疗因饮食不节所导致的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嗳腐吞酸等症。该药药性平和,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均可服用。用法:成人每次口服6~9克,每天服2次;儿童减量服用。山楂丸:该药由山楂、六神曲、炒麦芽三味中药组成,具有消积化食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食用肉食过多引起的脘腹胀闷等症,尤其适用于小儿食积症。但胃酸过多、烧心者不宜服用。用法:成人每次口服1~2丸,每天服1~3次;小儿减量服用。复方鸡内金片:该药由鸡内金和六神曲组成,具有健脾开胃、消积化食的功效,可治疗因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腹胀、饮食停滞、呕吐泄泻等症。用法:每次口服2~4片,每天服3次。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沉香化滞丸:该药由沉香、牵牛子、枳实、五灵脂、山楂、枳壳、陈皮、香附、厚朴、莪术、砂仁、三棱、木香、青皮、大黄十五味中药组成,具有理气化滞的功效,可治疗饮食停滞、腹中胀痛、吞酸等症。用法:每次口服6克,每天服2次。老年体弱者及大便溏泄者要酌情减量服用。六味安消胶囊:该药由土木香、大黄、山奈、寒水石、诃子、碱花六味中药组成,具有和胃健脾、导滞消积、行血止痛的功效。该药因含有少量的大黄,因此特别适合胃脘胀痛、大便秘结、食积化热者服用。用法:每次口服3~6粒,每天服2~3次。大便溏稀者和久病体虚者可每次服3粒;便秘者则需每次服6粒。王氏保赤丸:该药系南通名医世家王氏的祖传秘方,由大黄、黄连、制南星、川贝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泻火、消积导滞、化痰平喘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引起的乳滞疳积、上腹饱胀、乳食减少、痰厥惊风、呕吐腹泻、大便秘结等症。该药也可治疗成人肠胃不清、痰食阻滞等症。用法:6个月以内的婴儿每次服5粒;6个月~36个月的小儿按月龄服药,如6个月的小儿每次服6粒,7个月的小儿每次服7粒,依此类推,36个月的小儿每次服36粒;4岁小儿每次服40粒;5岁小儿每次服45粒;6岁小儿每次服50粒;7岁小儿每次服55粒:8~14岁的儿童每次服60粒。症状较轻者可每天服1次,症状较重者可每天服2次。成人每次口服120粒,每天服2次。这里需要提醒患者的是,以上六种药物均不可久服,患者的症状消失或缓解后就要立即停药。如果患者所患的是比较轻微的消化不良,或者是暂时性的消化不好,可采用饭后散步、轻柔腹部或通过加强运动的方法来消除病症。另外,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后,患者应以清淡食物为主,要忌食荤腥、油腻、海味等不易诮化的食物,也不宜食用较多的甜品和冰淇淋一类的食物。这样才能逐步恢复自身的消化功能。
2008-02-12
除夕夜院长看望医务人员
除夕之夜,万家团聚,人们总希望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看春节晚会;而医院这一特殊的行业却不能放假过节,住院病人需要医护人员的诊治和护理,急诊病人需要治疗和处理;因此许多的医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为病人服务。七时四十左右,院长陈震宏来到急诊室、各病区、药房、挂号收费等处,看望节日坚守岗位的医生、护士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亲切的慰问他们,并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2008-02-12
我院工会荣获“活动先进集体”
我院工会荣获“活动先进集体”1月25日下午,由市总工会俱乐部协会主办,我院承办的俱乐部协会2007年年会在我院三楼会议室召开。会上总结了2007年度俱协工作,表彰了2007年度的各项先进。我院工会荣获“活动先进集体”称号,徐德中同志获“先进工作者”称号。会议还通报了2008年度活动的初步计划(如下表),并广征意见,力争多办活动。希望我院职工充分发挥特长,在奥运年里能积极参加市俱协和医院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序号
2008-02-01
春节期间门诊急诊住院部接诊情况
急诊:春节期间每天24小时接诊包括:内儿科、外科、骨科、妇产科门诊:内科、外科、骨科正常开诊儿科、口腔科、中医科除夕上午开诊其他门诊科室除夕至正月初二停诊正月初三起所有门诊科室正常开诊专家门诊:除夕至正月初二停诊正月初三起正常开诊上街门诊部:除夕至正月初二停诊正月初三起正常开诊住院部:所有病区春节期间每天24小时接诊急诊电话:0570-3082710
2008-01-21
上海整形美容专家来院亲诊、手术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专家杨群(女)教授主任医师、濮哲铭副主任医师,均为国内整形美容外科知名专家,元月26、27日来衢州市中医院亲诊、手术;他们擅长:眼袋、眼睑松驰、睑下垂、内眦赘皮矫正,眼裂扩大术,隆鼻及鼻畸形整复术,口唇、耳廓美容整形,面颈部除皱,外伤、烧伤、手术后疤痕整复,乳房及妇科整形术,欢迎就诊咨询。地点:衢州市中医院总部门诊咨询电话:139570325583086081
2008-01-17
我院被评为“绿色医院”
近日,省卫生厅下文公布了2007年度评审确定的省级“绿色医院”,我院也列入其中。我院的“绿色医院”创建工作始于年初。由于医院规划设计的定位即为庭院式医院,绿化面积大。给创建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医院各相关部门积极主动,把省“绿色医院”创建和市“五城联创”工作有效结合。使得创建工作积极有效,顺利通过了省“绿色医院”考核组的考核验收。
2008-01-08
我院新闻报纸送进病房
今年,在我院住院的患者和陪客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面---大多数患者正在病房里阅读《衢州晚报》。为丰富病人及陪客的文化生活,我院今年特意订阅了100份《衢州晚报》,各病区的病人可以及时、方便、无偿地看到当天的《衢州晚报》。以前,我院就为患者准备了丰富的读物,经常分发到患者手中,内容主要围绕临床疾病治疗知识等,如手术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手术后如何进行护理、如何缓解术后疼痛等,但缺乏娱乐消遣类读物。这次订阅晚报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白。这一举措得到广大患者和家属的赞同,他们高兴地说,想不到在医院住院也能看到报纸,了解本地新闻和外界信息,心情好多了。医院在解除患者病痛的同时,也要为患者提供精神关爱。据了解,患者在住院期间最容易感到孤独,而寂寞会增加患者住院治疗的痛苦。如果让他们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如报纸、杂志、书籍,就能分散精力,从而减轻治疗期间的痛苦和孤独感。
2008-01-06
我院王体华医师入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
2008年1月3日,衢州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公布了2007年入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名单,我院内科医师王体华入选。据悉,这一次我市共有38位同志入选。
2007-12-21
我院干部职工爱心捐款帮助杨文华
近日,杨志华、杨文华两兄弟的事迹经过媒体报道,引起了很多市民的关注,也感染了众多衢州市民。12月21日下午,杨志华生前住过院的衢州市中医院组织党员干部爱心捐款。据了解,由于家庭贫困,杨志华去世后还欠1200多元的医药费。短短半小时,我院60多名干部职工捐献了约1500元,许多因为工作关系不能到场的职工也托人带来了捐款。“我从报纸上知道杨家兄弟的情况,他们太可怜了,天灾人祸都降临在他们身上”现场一名捐款人说。市中医院陈震宏院长说,杨志华、杨文华两兄弟行动温暖人心,我们这次组织爱心捐款虽然钱不多,但代表了我们医院全体职工的一片心意。捐献结束后,杨文华也来到了医院,“真是太感谢大家了”,杨文华一直说着这句感谢的话。
2007-12-04
关于组织参加第八届中医药好新闻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市卫生局、省级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新闻工作者宣传报道中医药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中医药新闻报道的质量,鼓励和表彰在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新闻工作者,根据国中医药办发〔2007〕58号文件精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举办第八届中医药好新闻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评选范围:2005年6月1日至2007年6月1日,在各级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国家批准的正式媒体公开刊播的有关中医药的消息、评论、通讯、声像作品等(不含美术、摄影作品、科教片、标题新闻、学术论文等)。二、评选标准:(一)能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新闻性、时效性强,内容真实,主题突出,观点鲜明。(三)表现手法新颖独特,语言准确生动,富有时代特色。(四)社会影响较大,传播效果明显。(五)对中医药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三、参评办法:(一)文字作品须附报纸原件(或复印件)。(二)广播类作品以光盘参评,每张1件作品,参评作品必须是原版播出带。(三)电视类作品以光盘参评,每张1件作品,标明节目全称、类别、时长、作者、播出媒体和栏目,参评作品必须是原版播出带。(四)用外文或少数民族文字发表的作品,除送原件外,须附中文译稿。(五)参评作品不退稿,请自留底稿。四、报送要求:(一)参评者须提供参评作品的文字稿(A4纸),并填写《第八届中医药好新闻参评作品推荐表》(见附件1),一式16份,经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后报送我局。每位作者只能有1件作品参评。(二)截止日期:2007年12月11日。逾期不予受理。联系人: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王纪兴联系电话:0571—87709076地址:杭州市庆春路216号邮编:310006附件:第八届中医药好新闻参评作品推荐表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三日
2007-11-29
我院获卫生系统“四优一满意”三项荣誉
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的“优秀医生、优秀护士、优秀管理工作者、优秀公共卫生工作者”和“满意科室”评选活动(简称“四优一满意”活动)中,我院的陈震宏院长获得“优秀管理工作者”称号、李海燕获得“优秀护士”称号、针灸推拿科获得“满意科室”的称号。
2007-11-20
“滋补强身话膏方”讲座受欢迎
11月17日上午,我院与《衢州日报》“健康版”联合举办的“滋补强身话膏方”知识讲座在我院行政楼会议室举行,100余名市民到现场听取。我院的市级名医、主任中医师姜明华,副主任中医师周素芳,副主任中医师王体华三位专家全面系统地讲解了冬令进补及膏方的相关知识。会议室里同时展出了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滋补强身话膏方”专题版面,并向每位市民发送“滋补强身话膏方”图片资料,深受大家的欢迎,讲座结束后,许多市民仍留在现场向医师咨询膏方的功效、进补的方法等问题,三位医师都耐心细致地为市民解答。
2007-11-14
中医教你吃掉黑眼圈
通宵达旦、彻夜不眠、辗转反复……第二天一早,便挂上了重重的黑眼圈。就算抹上厚厚的粉底,还是不见效,那么,试试中医食疗吧。黑眼圈形成原因黑眼圈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睡眠不足,疲劳过度,使眼睑得不到休息,处于紧张收缩状态,该部位的血流量长时间增加,引起眼圈皮下组织血管充盈,从而导致眼圈淤血,滞留下黯黑的阴影;肾气亏损,使两眼缺少精气的滋润,使黑色浮于上,因此眼圈发黑;久病体弱或大病初愈的人,由于眼周围皮下组织薄弱,皮肤易发生色素沉着,并极易显露在上、下眼睑上,出现一层黑圈;月经不调的女性,如功能性子宫出血、原发性痛经、月经提前、错后、经期过长、经量过大等,均会出现黑眼圈。黑眼圈食疗方要将“熊猫眼”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除了保证充足的睡眠、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之外,以下食疗也是良方:苹果生鱼汤[组成]苹果3只(约500克),生鱼1条(约150克),生姜2片,红枣10枚,盐少许。[制法与用法]生鱼去鳞、去鳃,用清水冲净鱼身、抹干。用姜落油锅煎至鱼身成微黄色;苹果、生姜、红枣洗干净后,苹果去皮去蒂,切成块状;生姜去皮切片,红枣去核。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用猛火煲滚。然后加入全部材料,改用中火继续煲两个小时左右。加入盐调味,即可饮用。每日两次,早晚饮用。[功效]预防黑眼圈的出现,防止眼下出现眼袋。此外苹果生鱼汤还可治疗脾虚、气血不足、浮肿、头晕、失眠。枸杞猪肝汤[组成]枸杞子50克,猪肝400克,生姜2片,盐少许。[制法与用法]清水洗净枸杞子。猪肝、生姜分别用清水洗干净。猪肝切片,生姜去皮切2片。先将枸杞、生姜加适量清水,猛火煲30分钟左右。改用中火煲45分钟左右,再放入猪肝。待猪肝熟透,加盐调味即可。早晚各一次。[功效]补虚益精,清热祛风,益血明目。预防肝肾亏虚所引起的黑眼圈。洋参猪血豆芽汤[组成]西洋参15克,新鲜猪血250克,大豆芽(去根和豆瓣)250克,瘦猪肉200克,生姜2片,盐少许。[制法与用法]将所有材料用清水洗干净。西洋参和瘦猪肉切成片状,生姜去皮切片。瓦煲内放入适量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全部材料,改用慢火继续煲一小时左右,加入盐调味,即可食用,一日一次。[功效]可养神、补血,清除黑眼圈。当归鸡汤粥[组成]当归10克,川芎3克,黄芪5克,红花2克,鸡汤1000克,粳米100克。[制法与用法]先将前三味用米酒洗后,切成薄片装入布袋,加入鸡汤和清水,煎出药汁。去布袋后加入粳米,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粥。日服1剂,分数次食用。[功效]可消除血虚所致的黑眼圈儿。减轻黑眼圈食物另外,推荐五种食物,可以让你省却因购买昂贵奢侈的眼霜、眼膜而“大出血”,仅需在日常饮食中增加其摄入量,就能使你和黑眼圈轻松说拜拜了!鸡蛋原理:由于鸡蛋中富含优质蛋白质,而蛋白质又能促进细胞再生,因此经常食用鸡蛋,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对于缓解黑眼圈的形成是有一定功效的。但因人体每日最多只能吸收两个鸡蛋所含的营养,因此食用鸡蛋不宜超过两个。有些人习惯食用生鸡蛋,事实上,生鸡蛋极不易消化,还含有细菌,因此建议大家食用白煮蛋为最佳。此外,瘦肉、禽蛋、水产等也富含优质蛋白质,经常食用此类食物也有助于减少黑眼圈的形成,但由于鸡蛋的蛋白质组成和人体的最接近,所以吸收效果最好。芝麻原理:芝麻乌发的作用人尽皆知,但其消除黑眼圈的功效可能就鲜人知晓了。芝麻富含对眼球和眼肌具有滋养作用的维生素E,从而能缓解黑眼圈的形成。既能使秀发乌黑靓丽,又能消除黑眼圈,一举两得,难怪有人将芝麻视为神奇的“魔法食物”。除了芝麻,富含维生素E的其他食物还有花生、核桃、葵花子等。胡萝卜原理:除了维生素E能对眼球和眼肌有滋养作用外,维生素A也有此般功效。胡萝卜就是增加维生素A摄入量的不二选择,它能维持上皮组织正常机能,改善黑眼圈。此外,胡萝卜中所含的维生素A还有助于增进视力,尤其是黑暗中的视力。其他蕴含维生素A的食物还有动物肝脏、奶油、禽蛋、苜蓿、杏等。海带原理:由于铁质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核心成分。因此,补充适量的铁质能够促使血红蛋白的增加,从而增强其输送氧分和营养成分的能力,而海带富含铁质,所以经常服用海带,也能缓解黑眼圈的困扰。其他含铁质丰富的食物还有动物肝、瘦肉等。绿茶原理:经常使用电脑者可饮用绿茶,补充特异性植物营养素,消除因电脑辐射引起的黑眼圈。绿茶所含有的浓缩多酚,能抑制自由基对皮肤支持纤维造成破坏,是今日一致公认最有效的抗自由基因子。多喝低咖啡因的绿茶不仅能消除黑眼圈,其含有的儿茶素,既能帮助身体脂肪代谢,而且对睡眠也有帮助,不仅可以安定睡眠质量,也让人比较不容易有疲劳感觉。此外,外敷绿茶包也能起到减缓黑眼圈的作用。只需将饮用后的绿茶包放在冰箱里冰镇一会儿,拿出来敷在眼睛上20分钟,黑眼圈现象即可得到一定的缓解。小贴士:想有效消除黑眼圈,不妨尝试用苹果、红茶包及柿子赶走它。(1)将苹果切片后,分别敷于黑眼圈部份,大约敷10分钟,每天1至2次,持续2至3天黑眼圈便会自动消失。(2)将泡过的红茶包晒干,然后用凉水浸湿洁净,分别敷于黑眼圈部份,大约敷5分钟左右,黑眼圈就可得以纾缓。(3)将柿子切片后,分别敷于黑眼圈部份,也可赶走黑眼圈。
2007-11-13
药膳治感冒 功劳可不小
感冒是因感受病毒或细菌所引起最常见的上呼吸道炎症。多因气候寒温失常,风邪侵入人体所致。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及全身不适为主症。根据症状可分为风寒、风热两型。风寒型表现为咳嗽流涕、头痛鼻塞,痰质稀白,口淡无味。宜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之物如葱白、生姜、紫苏等。风热型表现为发热恶风、咳嗽黄痰、口干舌燥,它用辛凉解表,定饰清热之品如菊花、银花等。感冒发热时需要补充大量水份,食疗以饮料为主。又因为影响食欲,不宜吃煎炒等油腻食物,用食疗药粥补充营养并起到补充水份的作用。(一)辛温解表的饮料和药粥1.姜糖饮:生姜10克,饴糖或砂糖20克沸水冲饮,功能散寒温中,化痰止咳。2.杏仁红糖饮:甜杏仁10克(碾碎),加适量红糖水煎服。功能润肺止咳,温中暖胃。3.柚皮冰糖煎:柚子皮100克,加冰糖适量水煎。功能化痰消食,生津止渴。4.葱姜饮:葱白5根,生姜3片,煎汁热服,功能发表通阳,散寒解毒。5.苏叶杏仁粥:苏叶、杏仁各9克、陈皮6克共煎什,会渣煮粥。功能发表散寒,止咳去痰。6.牛蒡粥:牛蒡30克煎汁去渣煮粥。功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二)辛凉解表的饮料和药粥1.桑菊豆鼓饮:桑叶、菊花各10克,豆鼓6克,共煎汤。功能疏散风热,解表除烦。2.萝卜汁;鲜萝卜挤汁100毫升一顿服。功能清热生津,化痰止渴。3.西瓜皮汁:西瓜汁(或用西瓜皮100克煎汁)饮用。功能清热除烦,去痰热喘咳。4.蕃茄甘蔗汁:蕃茄、甘蔗各挤汁半杯混和饮用。功能清热解渴,养阴止咳。5.芦根粥:鲜芦根30克煎汁去渣,用粟米60克煮粥;功能去肺胃热,生津止渴。
2007-11-13
中医祛斑六方 让你容颜闪亮
面色黯黄,是不是体内缺什么?中医可以治疗面色黯黄吗?有没有什么好的方子?过了20岁,可能是从前上学不注意的缘故,现在脸上,主要是脸颊出现了一些斑点,分不太出来究竟是雀斑还是晒伤的,加上身体内部可能也缺血少气的,听说中药调理去斑可以很有效果,能不能告诉我,中药真的可以去斑吗?有没有一个配方之类的?1.醋柴胡12克,当归、白芍各10克,丹参15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青橘叶6克,制香附10克,薄荷3克(后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本方疏肝解郁,适用于因肝郁气滞而导致的黄褐斑。2.党参12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淮山药15克,扁豆、茯苓各12克,黄柏、黄芩、泽泻各10克,六一散6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本方健脾利湿清热,适再于因脾虚湿热而导致的黄褐斑。3.生熟地各15克,玄参、天花粉、知母、黄柏、炙龟板、茯苓、山栀、柴胡、丹皮各10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用于因肾虚蕴热而导致的黄褐斑。4.青嫩柿树叶若干,白凡士林30克。将柿树叶晒干研细面,与白凡士林调匀成膏,每天睡前涂患处,晨起洗净,一般半月至一月后方能奏效。本方适用于黄褐斑。5.益母草粉7.5克,白附子6克,白及7.5克,白蔹6克,轻粉1.5克,钟乳粉6克,密佗僧4.5克,细辛末1.5克。各研极细末,混合均匀,装瓶备用。晚上睡前用人乳或温水调和,涂患处,次日用温水洗去。本方治疗黄褐斑有效。6.薏苡仁5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健脾利湿,适用于黄褐斑。
2007-11-13
献血后该怎么补
正常人在献血后,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气虚、血虚的症状,但适当服用一些具有健脾、益气、养血的药膳,对于促进血液的再生还是大有裨益的。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药膳,刚献完血的朋友不妨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食用。参枣猪肝汤党参15~20g,大枣20枚,猪肝50~100g。将党参和大枣洗净,加温水浸泡30分钟后,加适量冷水,文火煎煮30分钟,沥出汁液,再加适量水煮15分钟取汁,两次汁液混合在一起,与洗净的猪肝一同入砂锅中,加热煮熟,调味后分两次服用,每日1剂。龙眼山药羹龙眼肉15g,山药30g,大米100g。将大米淘洗干净与龙眼肉、山药同入锅中,加适量冷水文火煮至烂熟,根据个人口味调味后食用,每天1次。参归山药猪腰猪腰子1个,党参15g,当归10g,山药30g,麻油、酱油、葱白、生姜各适量。猪腰子对切,去除筋膜,冲洗干净,在背面用刀划作斜纹。党参,当归放入砂锅中,加清水煮沸10分钟,再加入猪腰子、山药一起煮至熟后,捞出猪腰子,待冷后切片,加入麻油,酱油、葱、姜拌匀即可食用。每日或隔日食用1次。红枣花生粥红枣10枚,带皮的花生仁50g,大米100g,三者洗净后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烂熟,可每日早晚服用。太子参羊肉羹羊肉500g,太子参30g,何首乌15g,龙眼肉30g。将太子参、何首乌,龙眼肉同纳入布袋封口后放入砂锅中,再将羊肉切丁,同姜、葱白、盐等调料一起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先大火煮沸,撇去浮沬,再以文火煨2~3小时至肉烂熟,除去布袋及葱姜,即可吃肉喝汤,可每日或隔日食用1次。小编推荐:面色黯黄,是不是体内缺什么?中医可以治疗面色黯黄吗?有没有什么好的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