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13-11-28
2013年衢州市肛肠外科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2013年衢州市医学会肛肠外科学术年会暨肛肠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于11月23日在衢州市中医院隆重召开并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大会邀请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杨关根主任、沈宏主任、衢州市人民医院陈震宏院长、衢化医院肛肠外科贾振理主任、衢州市中医院张同义主任等多位省内市内著名肛肠科专家分别做《便秘的临床研究进展》《直肠脱垂的外科治疗》《结直肠CaNCCN指南解读与MDT讨论》《巨大直肠绒毛状腺瘤如何切除》《结直肠穿孔诊治原则》等精彩演讲,受到了大会代表的热烈欢迎,大会吸引了来自衢州、衢江、江山、常山、龙游、开化等市县代表近百人,会议由衢州市医学会肛肠分会主任委员、衢州市中医院肛肠科主任徐朝晖主持。本次大会紧紧围绕肛门直肠疾病的诊疗新进展展开了踊跃的讨论,各位专家也将自己在临床上积攒的丰富经验及科研上获得的丰硕果实与代表们一一分享,每位学员获益匪浅,本次会议组织工作井然有序、学风严谨、学术气氛活跃,受到了专家和代表的赞赏和好评。
2013-11-28
肝胆外科成功开展十二指肠镜技术
电子十二指肠镜(ERCP)广泛应用于肝、胆、胰系统疾病的诊与治疗。对胆管结石、胆管狭窄和畸形、胆囊和胆囊管病变的诊断以及疑难性腹痛的鉴别诊断价值显著,特别对于使阻性黄疸的诊断有其独特的价值;另外它可在诊断的同时即时提供治疗,即十二指肠镜下胰胆管疾病的诊疗手术,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可重复,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日,减轻了经济负担,受到患者好评。自2012年10月至今,衢州市中医院肝胆外科共实施十二指肠镜下治疗近60例,疾病范围包括胆总管结石、十二指肠憩室、胰管狭窄、胰管结石、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等。60例病人均取得满意的疗效,其中仅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经过治疗后痊愈。无论在疾病的诊治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在当地医院中占优势;为衢州地区肝、胆、胰疾病的患者带来了福音。据肝胆外科王浩主任介绍: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技术已成为科室的重点学科项目,力求通过上级医院及国内知名教授的指导,以及对本科室成员的进修培训,逐渐将该技术移植到肝胆外科的诊疗中。
2013-11-26
妇产科成功抢救羊水栓塞危重产妇
对于第三次做母亲的晓丽(化名)来说,这次的生产虽没有第一次为人母的欣喜,但也足以铭记一生,因为她刚刚在鬼门关走了一回,是众多医护人员合力把她拉了回来。2013年11月10日,一个周日的上午,27岁的晓丽因为“疤痕子宫”在衢州市中医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妇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神志淡漠,其他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予吸氧等对症处理后无明显效果,胎儿娩出后仍不见好转。主刀邱淑芬副主任医师在综合分析后考虑羊水栓塞可能,予地塞米松针20mg静推后血氧缓慢上升,缝合皮肤时切口渗血明显,皮肤片状瘀紫。立刻报告妇产科主任王芸医师,下病危通知,启动全院危重症孕妇抢救程序,联系医务科、ICU、麻醉科、输血科、检验科、医患办协助抢救,一场激烈的生死争夺战开始了。各科主任进行危重病例讨论后,认为羊水栓塞诊断明确,经过肺动脉高压期及过敏性休克期后,紧接着已进入凝血功能障碍期。患者神志淡漠,心率快,呼吸急促,阴道大量出血,各项检验指标处于危急值,生命危在旦夕。开通绿色通道,正压给氧,抗过敏,输血、输冷沉淀,补液,扩容等,一切有条不紊,忙而不乱。经过连续72小时的抢救,病人生命体征趋于稳定,阴道出血明显减少,整体病情基本好转。一直守在病人身边的医务人员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羊水栓塞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产科疾病,一旦发病,进展迅速,病情十分凶险,对母体和胎婴儿的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的威胁,其致残和致死率都很高,孕产妇死亡率可达7O%--80%左右。此次中医院对羊水栓塞病例的成功救治,是全院医护人员,尤其是妇产科、ICU、输血科及麻醉科医护人员通力合作的结果。
2013-11-25
浙医二院神经外科张宏11月30日、12月1日来院坐诊手术
为了方便群众就医,衢州市中医院邀请浙医二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宏,11月30日、12月1日来衢州市中医院坐诊、会诊、手术及临床指导,坐诊地点:衢州市中医院门诊楼(2号楼)一楼神经外科,欢迎咨询预约。张宏,浙医二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及教学研究20余年,擅长听神经瘤等后颅窝病变的显微手术及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咨询预约电话:0570-3086523308608115857026108(吴主任)
2013-11-25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培训班成功举办
11月23日晚,衢州市中医院成功举办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专题培训班,全院所有临床医师、西药药剂、部分检验科人员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此次培训根据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相关要求,我们邀请到了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感染科主任俞云松教授讲课。余教授用自己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将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目的意义和抗感染治疗的策略深入浅出的融汇到了每一个临床案例中,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耐药细菌感染的治疗阐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课后多位临床医师还就课件中有疑问的地方和自己在临床上实际碰到的疑难问题请余教授做了解答。整个培训班气氛活跃、培训效果显著,每位参加人员都获益匪浅,了解了此次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目的意义,进一步加强了医院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使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更上一个新台阶。
2013-11-22
金瑛荣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近日,浙江省文化厅评选的第四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正式“出炉”,衢州市“杨继洲针灸”传承人金瑛名列其中,荣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称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金瑛从事针灸临床20余载,承袭杨继洲学术思想及针灸技法,重视基础理论、辩证选经、循经取穴、穴少而精;讲究手法操作,尤以下手八法、十二字次第手法为著。2009年,他执笔完成“衢州杨继洲针灸”省级非遗申报,顺利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成为我市首个传统医药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九月应邀参加“首届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并取得了展览会铜奖。衢州市中医医院一直重视于传统医药文化的保护、发掘和发扬光大,1993年8月经衢州市人民政府同意批复,增挂杨继洲医院的牌子。作为“杨继洲针灸”的传承与保护单位,在“杨继洲针灸”的文化弘扬、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文献搜集、申请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行“师承式”技艺传授、建立“非遗传承基地—杨继洲针灸馆”及“专家工作站”等动态传承机制,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杨继洲针灸”正以勃勃的生机在三衢大地上传承延续,造福百姓。
2013-11-21
2013年第4期总第31期
2013-11-21
关于举办2013年浙江省继续教育项目《肛肠外科新技术新项目》学习班的通知
2013-11-15
姜阳群获第六届省卫生系统青年医学技能竞赛护理三等奖
通过层层选拔,衢州市中医院姜阳群有幸成为衢州地区代表队护理组的参赛队员,参加了近日在杭州举行,由省卫生厅、团省委联合举办的第六届浙江省卫生系统青年医学技能竞赛,并荣获护理组三等奖,也是全省中医系统护理组唯一一个获奖者。这次技能竞赛采取书面考试和护理技能操作考核两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书面考试的内容以各专业基础知识及卫生法律法规为主,侧重实际应用;护理技能操作考核采用模拟案例方式(所用道具模拟人仿真程度高,能自动根据操作情况作出反应),考核内容包括CPR、除颤、鼻导管吸氧、静脉输液、气管切开吸痰、无菌技术及生命体征监测等内容。来自全省各地的42名护士参加了比赛,护理技能操作考核分成3组,姜阳群分在第2组,她抽到的案例是一例心内科患者。当她接到主考老师们的指令后,不慌不忙、沉着冷静、快速了解病情,熟悉周围用物,根据医生下达的医嘱熟练有序开通通路,进行静脉输液,就在此时模拟人突然呼叫:胸闷、胸闷,难过、难过。她迅速作出评估给予鼻导管吸氧,安慰病人,突然心电监护显示室颤波,姜阳群马上根据医嘱给于除颤、心肺复苏。在复苏过程中,口头医嘱下达肾上腺素针10mg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姜阳群拿起1mg肾上腺素高声复述医嘱并与主考老师核对,“医嘱肾上腺素几mg静脉推注”,主考老师问道,“1mg”,姜阳群有点迟疑,但凭着自己平时在临床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她知道此时应该是使用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在主考老师认可后,她继续进行紧张有序的抢救工作,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完成CPR5个循环后病人出现呛咳,触摸颈动脉有搏动,胸廓起伏自主呼吸恢复,瞳孔变小,呼之有反应。啊!心肺复苏成功!姜阳群沉浸在病人被救活的喜悦中,“时间到”主考老师宣布了考核结束。离开考场,姜阳群回忆、梳理着刚刚经历的整个模拟抢救过程,在这环环相扣、争分夺秒的整个过程中,她始终保持着“遇事冷静、沉着应对”的心态,力争把自己在平时训练中反复练习的动作做到最好。“肾上腺素10mg静脉推注”,主考老师为什么下错误医嘱?姜阳群揣摩着主考老师的意思。噢,对了,姜阳群突然恍然大悟,原来主考老师故意下错误口头医嘱来考核选手能否及时发现医嘱错误并提醒改正,也就是说,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护士不仅要正确的执行医嘱,还要掌握抢救用药的正确剂量、用药途径,护士不是机械的执行医嘱的机器,而是与医生一起共同参与抢救的直接参与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季考、月考,护理部考,科室考,自从成为一名护士,总有考不完的试,单项操作考,模拟案例考,为了克服护理操作训练的单调性,提高护士进行护理操作训练积极性,同时提高护士的综合应急能力,护理部还连续两年举办了护理应急能力模拟情景竞赛,姜阳群都积极参与,并取得好成绩。通过不断的训练、巩固、加强,使应急流程熟烂于心,关键时刻沉着冷静,得心应手,是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平时不懈的努力,才会有喜人的收获。通过这次的比赛,不仅使她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也锻炼了胆识,增长了见识,挖掘出了潜力,业务水平也得到显著的提高,思想上收获颇丰,同时也让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2013-11-12
浙医二院神经外科周峰副主任医师11月16、17日来院坐诊
周峰,浙医二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10余年,2004年获神经外科博士学位。2006.4-2007.3获卫生部公派奖学金资助赴日本京都大学脑神经外科访问学习。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从事脑缺血领域的研究工作。擅长治疗:擅长颅脑急重症治疗,对颅内肿瘤显微手术治疗,包括胶质瘤,脑膜瘤及各种儿童期肿瘤及病变外科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欢迎咨询预约:0570-308608115857026108(吴主任)
2013-11-06
衢州市初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方案
衢市卫发〔2013〕149号各县(市、区)卫生局、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浙江衢化医院: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初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提高我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经研究,特制定《衢州市初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方案》,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衢州市卫生局2013年11月6日衢州市初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方案初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初级卫技人员)岗位培训是卫技人员毕业后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终身制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初级卫技人员岗位培训是加强卫技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卫技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医疗卫生内涵质量,提升卫生品质,建设“卫生强市”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初级卫技人员岗位培训工作,提高初级卫技人员岗位培训质量和管理水平,特制订本实施意见。一、培训目标通过系统规范的专业培训,使学员巩固、提升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医患沟通技巧,熟悉卫生法律知识,丰富人文精神,具备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的本专业临床实践工作能力,达到人事部、卫生部要求的卫技人员初、中级职称相应业务水平。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临床实践工作的能力;2.掌握医患沟通技巧,熟悉卫生法律知识,丰富人文精神,提高依法行医的意识;3.掌握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能力;4.熟悉科研设计、论文写作、网络生物信息资源获取与应用的基本方法,提高医学科研和教学的能力;5.熟悉本学科的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新技术,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6.具备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的临床实践工作能力,达到人事部、卫生部确定的卫技人员中级职称业务水平;7.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二、培训对象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的初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三、培训类别初级卫技人员岗位培训分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两种类别。(一)规范化培训:培训对象为按省卫生厅制定的相应专业要求须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各类初级卫技人员,具体包括以下培训项目。1.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西医);2.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中、西医);3.公共卫生知识更新培训;4.社区护士岗位培训;5.乡村医生注册培训。(二)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对象为除参加临床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乡村医生注册培训外的其他各类初级卫技人员,包括医师类、护理类、医技类、药学类和其他已取得士级卫技职称的人员;实行滚动管理,五年为一周期,合格者由衢州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核发《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合格证》。其中符合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公共卫生知识更新培训和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初级卫技人员,在继续医学教育期间需取得省卫生厅统一核发的培训合格证书。四、培训方案(一)规范化培训:分别按省卫生厅制定的相应专业培训方案执行。(二)继续医学教育:详见《衢州市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方案(2014-2018年)》。五、政策措施(一)初级卫技人员岗位培训完成情况与职称晋升或职务聘任挂钩,临床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公共卫生知识更新培训合格证书、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和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合格证作为报考相应中级职称的必备条件之一。(二)各单位初级卫技人员岗位培训对象的完成率作为考核各医疗卫生单位和单位负责人工作业绩的必要条件之一,并与医疗机构绩效相结合。(三)培训经费由财政、单位、个人等多渠道筹集的办法解决,学员脱产培训期间的福利待遇不受影响。六、组织管理衢州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负责全市初级卫技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规划、政策制订、教学计划审定、教学督导与评估、证书核发等工作,各县(市、区)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初级卫技人员岗位培训工作;衢州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初级卫技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报名、考试组织、学籍管理、教材及证书的发放等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宣传发动,报名组织,日常管理,证书申领等工作。附件:衢州市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方案(2014-2018年)附件:衢州市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方案(2014-2018年)一、培训目标通过系统规范的专业培训,使学员巩固、提升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医患沟通技巧,熟悉卫生法律知识,丰富人文精神,具备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的本专业临床实践工作能力,达到人事部、卫生部要求的卫技人员初、中级职称相应业务水平。二、培训对象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中除参加临床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的其他各类初级卫技人员。三、专业分类1.西医类。含心电、脑电、麻醉、病理、口腔医学、康复医学技术、计划生育等。2.中医类。含针推。3.预防医学类。含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公共卫生、职业卫生、健康教育等。4.护理类。含助产、中医护理。5.医学影像类。含影像技术、超声波医学、核医学、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等。6.医学检验类。含临床检验、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等。7.西药类。8.中药类。另:营养学、病案信息技术、消毒技术的卫技人员可选择以上专业学习。四、培训方法(一)五年为一周期实行滚动管理,培训对象应每年按规定参加理论课程学习,经考核成绩合格,视为该年度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合格。(二)经单位批准,到外单位进修(含出国培训)6个月及以上者,经考核合格,视为完成当年理论课程考核合格。(四)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公共卫生知识更新培训和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初级卫技人员,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视为完成当年理论课程考核合格。(五)参加专科及以上学历教育的初级卫生技术人员,提供当年学校出具的成绩合格证明,视为完成当年理论课程考核合格。五、课程内容:培训阶段课程类型培训内容计划学时培训方式2014年1专业必修课医学基础知识30网络学习2非专业必修课卫生法律法规(一)30网络学习3职业素养(一)15网络学习4选修课国家基本药物15网络学习5医学伦理学15网络学习2015年1专业必修课相关专业知识30网络学习2非专业必修课卫生法律法规(二)30网络学习3职业素养(二)15网络学习4选修课医学心理学15网络学习5公共卫生(一)15网络学习2016年1专业必修课相关专业知识(二)30网络学习2非专业必修课重点传染病防治30网络学习3公共业务知识技能(一)15网络学习4选修课公共卫生(二)15网络学习5医学新进展(一)20网络学习2017年1专业必修课相关专业知识30网络学习2非专业必修课医患沟通学30网络学习3公共业务知识技能(二)15网络学习4选修课急诊医学15网络学习5医学新进展(二)20网络学习2018年1专业必修课专业实践技能30网络学习2非专业必修课公共业务知识技能(三)30网络学习3医学科研论文撰写15网络学习4选修课循证医学15网络学习5医学新进展(三)15网络学习六、具体要求参加初级卫技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员应按规定修满五年,同时按照教学计划完成理论课程学习。理论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选修课,采取网络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员每年必须学习专业必修课1门,公共必修课2门,选修课1门(在2门课程中选修1门课程),共4门课程。2014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初级继教学员需完成五年周期培训;2013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初级继教学员在晋升中级职称之前需补足相应年份培训课程,之前参加工作年数可以冲抵相应培训年份(如工作1年,需完成4年培训课程)。七、考试与考核理论课程考核采取网络考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如下:1.专业必修课:由衢州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安排笔试;2.公共必修课:在规定时间段,在课程目录中根据自己实际需要进行自由组合学习、考试,累计到该课程规定的学时数后视为通过该课程;3.选修课:在规定时间段,在课程目录中根据自己实际需要进行自由组合学习、考试,累计到该课程规定的学时数后视为通过该课程;八、证书核发(一)每年按计划完成全部理论课程学习,经考核成绩合格,由衢州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核发《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合格证》。(二)在实施本方案前已参加各类岗位培训的人员,在培训周期内需晋升或聘任的(指未如期完成新继续医学教育方案培训任务),在按本方案完成培训计划的前提下,晋升或聘任当年可凭以往参加培训的证明材料,换发《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合格证》。衢州市卫生局办公室2013年11月6日印发
2013-10-31
11月3日上海华山医院手外科陈德松来院坐诊
11月3日,上海华山医院手外科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德松教授来我院坐诊,陈德松教授诊治的疾病主要有:手麻、肌肉萎缩、颈肩痛、皮肤及软组织缺损、臂丛神经松动、手指缺损、手外伤后遗症、手功能重建、手的先天性畸形等。欢迎患者朋友就诊、咨询!咨询电话835026113505701100
2013-10-23
膏方专家门诊全面开诊 欢迎大家咨询预约
随着冬日的临近,“膏方”这一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滋补养生之精华,又为人们所热捧。传统中医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节气变化,万物生长都有统一的规律。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也是一样的道理。冬季气候寒冷,人体食欲旺盛,精气内藏、蓄积以应付寒冷,并满足来年生发的需要。进补可以选择食补,亦可选择药补,药补首推膏方,如今的膏方已经走进普通百姓人家。为了让这一传统的养身之道造福百姓,衢州市中医院自2005来开设膏方专家门诊,为每一位需求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膏方,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让更多的群众了解膏方这一传统中医文化之精华,让膏方走近百姓,走进千家万户。一料好膏,除了专家的量身定制外,还需要精心加工,为此,衢州市中医院精心打造专业的膏方团队,有涵盖消化科、心血管科、呼吸科、肾病科、肿瘤科、妇科、儿科的近20人的开方专家团队,有30余名中药师的精确调剂,有高级中药师的精心熬制,有500余味中草药的丰富储备,有溶传统和现代于一体的膏方制剂中心。膏方专家(专家介绍在网站首页专家介绍栏目中):林钦甫陈伟邱根祥符建新金瑛姜明华余龙龙毛志远张志忠王体华吴利军周素芳王彩霞余恒才舒小平刘丽春王红卫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们咨询预约:0570-30860813086523
2013-10-23
浙医二院神经外科刘其昌11月2日来院坐诊
刘其昌,浙医二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1994年大学毕业一直在浙二医院工作,对脑外伤和脑瘤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脑胶质瘤的内放射治疗有相当的研究,并对脑功能的评估也有独特的客观方法。曾与兄弟科室一起开展201Tl脑肿瘤阳性显像的临床应用和研究工作,成果在《美国核医学杂志》(SCI)及《中华核医学杂志》和《实用肿瘤杂志》上发表。目前以第一参与人的有省卫生厅课题:《术中植入125碘粒子防治脑瘤复发的临床研究》及《脑代谢PET量化分析评估脑损伤昏迷预后的临床研究》,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言语的双码认知及其在大脑中的定位和定量分析》的研究。擅长脑外伤的诊治及脑功能的研究,对脑功能的评估有独特的客观方法。门诊时间:2013年11月2日门诊地点:衢州市中医院2号楼一楼骨科片区神经外科诊室。咨询预约电话:0570-308608115857026180(吴主任)
2013-10-22
何为膏方?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剂有外敷和内服两种,内服膏剂,后来又称为膏方,因其起到滋补作用,也有人称其为滋补药。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
2013-10-22
何为膏方?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剂有外敷和内服两种,内服膏剂,后来又称为膏方,因其起到滋补作用,也有人称其为滋补药。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
2013-10-22
膏方有何渊源?
膏方历史悠久,起于汉唐,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如马膏,主要供外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唐代《千金方》中个别“煎”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如苏子煎,王焘《外台秘要》有“煎方六首”。宋朝膏逐渐代替煎,基本沿袭唐代风格,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沿用至今,同时膏方中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下来,如《圣济总录》栝萎根膏,此时膏方兼有治病和滋养的作用。明清膏方更趋完善和成熟,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制作规范,膏专指滋补类方剂,煎指水煎剂;数量大大增加,临床运用更加广泛。明朝膏方即广为各类方书记载,组成多简单,流传至今的膏方有洪基《摄生总要》“龟鹿二仙膏”、龚廷贤《寿世保元》“茯苓膏”以及张景岳的“两仪膏”等。清代膏方不仅在民间流传,宫廷中亦广泛使用,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有内服膏滋方近30首。晚清时膏方组成渐复杂,如张聿青《膏方》中膏方用药往往已达二、三十味,甚至更多,收膏时常选加阿胶、鹿角胶等,并强调辨证而施,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2013-10-22
膏方有何渊源?
膏方历史悠久,起于汉唐,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如马膏,主要供外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唐代《千金方》中个别“煎”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如苏子煎,王焘《外台秘要》有“煎方六首”。宋朝膏逐渐代替煎,基本沿袭唐代风格,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沿用至今,同时膏方中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下来,如《圣济总录》栝萎根膏,此时膏方兼有治病和滋养的作用。明清膏方更趋完善和成熟,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制作规范,膏专指滋补类方剂,煎指水煎剂;数量大大增加,临床运用更加广泛。明朝膏方即广为各类方书记载,组成多简单,流传至今的膏方有洪基《摄生总要》“龟鹿二仙膏”、龚廷贤《寿世保元》“茯苓膏”以及张景岳的“两仪膏”等。清代膏方不仅在民间流传,宫廷中亦广泛使用,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有内服膏滋方近30首。晚清时膏方组成渐复杂,如张聿青《膏方》中膏方用药往往已达二、三十味,甚至更多,收膏时常选加阿胶、鹿角胶等,并强调辨证而施,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2013-10-22
膏方有何功效?
补虚扶弱凡气血不足、五脏亏损、体质虚弱或因外科手术、产后以及大病、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恢复期出现各种虚弱症状,均应冬令进补膏方,能有效促使虚弱者恢复健康,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抗衰延年老年人气血衰退,精力不足,脏腑功能低下者,可以在冬令进补膏滋药,以抗衰延年。中年人,由于机体各脏器功能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出现头晕目眩、腰疼腿软、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记忆减退等,进补膏方可以增强体质,防止早衰。纠正亚健康状态膏方对调节阴阳平衡,纠正亚健康状态,使人体恢复到最佳状态的作用较为显著、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环境中工作,不少年轻人因精力透支,出现头晕腰酸、疲倦乏力、头发早白等亚健康状态,膏方可使他们恢复常态。防病治病针对患者不同病症开列的膏方确能防病治病,尤其对于康复期的癌症病人,易反复感冒的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冬令服食扶正膏滋药,不仅能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在体内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来年防复发,抗转移,防感冒,增强抵抗力。
2013-10-22
膏方有何功效?
补虚扶弱凡气血不足、五脏亏损、体质虚弱或因外科手术、产后以及大病、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恢复期出现各种虚弱症状,均应冬令进补膏方,能有效促使虚弱者恢复健康,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抗衰延年老年人气血衰退,精力不足,脏腑功能低下者,可以在冬令进补膏滋药,以抗衰延年。中年人,由于机体各脏器功能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出现头晕目眩、腰疼腿软、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记忆减退等,进补膏方可以增强体质,防止早衰。纠正亚健康状态膏方对调节阴阳平衡,纠正亚健康状态,使人体恢复到最佳状态的作用较为显著、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环境中工作,不少年轻人因精力透支,出现头晕腰酸、疲倦乏力、头发早白等亚健康状态,膏方可使他们恢复常态。防病治病针对患者不同病症开列的膏方确能防病治病,尤其对于康复期的癌症病人,易反复感冒的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冬令服食扶正膏滋药,不仅能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在体内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来年防复发,抗转移,防感冒,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