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12-10-26
膏方适用何对象?
慢性病人:原来患有慢性疾病,冬令季节,可以结合它的病症,一边施补,一边治病,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用更大。从目前临床应用膏方的情况来看,不但内科病人可以服用膏方,妇科、儿科、外科、伤骨科、五官科的病人都可以服用膏方药,气血阴阳津液虚弱的病人也都可以通过服用膏方来达到除病强身的目的。亚健康者:现代社会中青年工作生活压力和劳动强度很大(主要为精神紧张,脑力透支),同时众多的应酬,无度的烟酒嗜好,长期不足的睡眠及休息,均可造成人体的各项正常生理机能大幅度变化,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就非常需要适时进行全面整体的调理,膏方疗法就是最佳的选择。老年人:老年人,由于它的生理特性,人体的各种机能,都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向衰退,而冬令进补,则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女性:对于女性来说,脾胃主全身元气,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就容易造成女性的衰老;若脾胃能吸收饮食中的营养,充分滋养全身脏器及皮肤腠理,当脾胃正常运转时,全身的营养不断得到补充,人的抗衰老能力、生命力随之增强,脸部就会红润,皮肤就会充满光泽和弹性。儿童:小儿根据生长需要可以适当进补,尤其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久咳不愈,厌食、贫血等体虚的患儿宜于调补。
2012-10-26
何为“开路药”?
服用膏方要取得好的效果,能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有些人脾胃运化功能较差,临床常见舌苔厚腻、没有食欲,同时感觉胸胁痞闷等,此时服用膏方,不但影响到对膏方的消化吸收,反而加重脾胃负担,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因此,在此类人群正式服用膏方前,医生一般会因人而异开出一些能运脾健胃、理气化湿的中药,以改善其脾胃功能,为膏方的消化吸收创造有利的条件。这些中药先膏方而行,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开路药”。“开路药”的另一作用是通过试探性的调补,通过观察服药后的反应,能为医生开好最后调补对路的膏方作好准备。对于脾胃功能正常的人,不强调必须服用“开路药”,可以直接服用膏方,做到及时进补。“开路药”一般以医生根据症状开出的汤剂最有针对性,通常提前2~3周服用。除汤剂外,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中成药,如藿香正气片、香砂六君丸、参苓白术片、健脾丸等作为“开路药”。
2012-10-26
何为“开路药”?
服用膏方要取得好的效果,能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有些人脾胃运化功能较差,临床常见舌苔厚腻、没有食欲,同时感觉胸胁痞闷等,此时服用膏方,不但影响到对膏方的消化吸收,反而加重脾胃负担,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因此,在此类人群正式服用膏方前,医生一般会因人而异开出一些能运脾健胃、理气化湿的中药,以改善其脾胃功能,为膏方的消化吸收创造有利的条件。这些中药先膏方而行,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开路药”。“开路药”的另一作用是通过试探性的调补,通过观察服药后的反应,能为医生开好最后调补对路的膏方作好准备。对于脾胃功能正常的人,不强调必须服用“开路药”,可以直接服用膏方,做到及时进补。“开路药”一般以医生根据症状开出的汤剂最有针对性,通常提前2~3周服用。除汤剂外,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中成药,如藿香正气片、香砂六君丸、参苓白术片、健脾丸等作为“开路药”。
2012-10-26
服用膏方有何注意事项?
贮藏:膏制成后,如果短期内服用,用瓷瓶盛贮。先将瓷瓶洗净,用小火烘干,然后装入膏液,待冷却后再加瓶盖。如是久存的话,要注意密封。膏易受潮,不耐高温,在室温30℃以上,或湿度过高时,会变软、粘结,甚至融化。温度过高会使膏滋变质,光照射会影响膏的疗效。贮藏时,应选择干燥、避光、室气流通的地方,注意降温防潮。
2012-10-26
服用膏方有何注意事项?
贮藏:膏制成后,如果短期内服用,用瓷瓶盛贮。先将瓷瓶洗净,用小火烘干,然后装入膏液,待冷却后再加瓶盖。如是久存的话,要注意密封。膏易受潮,不耐高温,在室温30℃以上,或湿度过高时,会变软、粘结,甚至融化。温度过高会使膏滋变质,光照射会影响膏的疗效。贮藏时,应选择干燥、避光、室气流通的地方,注意降温防潮。
2012-10-26
如何正确服用膏方?
服用方法:可加开水烊化服用,也可含化咽下。烊化服用时,取膏放杯中,冲入开水,搅匀使之溶化,趁热一次服下。含化,古代叫做噙化,即取膏含在口中,使溶化后咽下。为防汤匙沾水,在膏方罐中放一个固定的干燥汤匙,用来挖膏,以免膏滋变质。服用量:根据服用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每日2次,每次1匙。用于祛病的,服用量可稍大一些;用于保健的,用量不宜大;开始服用时量少些,以后逐渐增加服用量。慢性病、虚证患者,只能缓缓调养,不宜骤补,防止一次吃的过多,“虚不受补,反受其害”。服用时间:补益类膏方宜在空腹时服用,可于早餐前和睡前半小时服用。调治类膏方,宜食后半小时服用。防治失眠的膏滋药,宜选在睡前半小时服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膏方要发挥祛病健身的作用,完全依靠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凡影响胃肠消化吸收的,都要注意。特别要避免油腻、生冷、不消化类食物对胃肠的损伤,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影响膏滋药的吸收。
2012-10-26
如何正确服用膏方?
服用方法:可加开水烊化服用,也可含化咽下。烊化服用时,取膏放杯中,冲入开水,搅匀使之溶化,趁热一次服下。含化,古代叫做噙化,即取膏含在口中,使溶化后咽下。为防汤匙沾水,在膏方罐中放一个固定的干燥汤匙,用来挖膏,以免膏滋变质。服用量:根据服用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每日2次,每次1匙。用于祛病的,服用量可稍大一些;用于保健的,用量不宜大;开始服用时量少些,以后逐渐增加服用量。慢性病、虚证患者,只能缓缓调养,不宜骤补,防止一次吃的过多,“虚不受补,反受其害”。服用时间:补益类膏方宜在空腹时服用,可于早餐前和睡前半小时服用。调治类膏方,宜食后半小时服用。防治失眠的膏滋药,宜选在睡前半小时服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膏方要发挥祛病健身的作用,完全依靠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凡影响胃肠消化吸收的,都要注意。特别要避免油腻、生冷、不消化类食物对胃肠的损伤,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影响膏滋药的吸收。
2012-10-26
服用膏方如出现以下问题任何处理?
太甜:服用时,少放点膏,多加些开水,会使口感淡一些。化膏时,不要再加糖。出现白花:久贮后膏滋上面出现点点白花,这是受潮发霉所致,可把有白花的部分挖去,将剩下的膏倒入锅中,边煮边不住手搅动,重新熬透,并把瓷瓶洗净烘干后盛贮,放凉贮存,可继续服用。食欲不振:减少服用量,或减少服用次数,待胃口正常后增加服用的量。暂停服用,查找胃口不好的原因,避免一次进食过多,不吃不消化食物,少饮酒。呕恶:可在食后1小时服用膏方,不要在饱餐后服用。膏方加水量要适中,搅和后,趁热喝下。用生姜3薄片,加水煮沸1分钟,取其汁冲膏,搅和后喝下。腹胀:减少膏方的服用量。用陈皮3克,炒谷芽30克,炒麦芽30克,加水煮沸10分钟,取其汁冲膏,搅和后喝下。腹泻:停服膏方,寻找原因,泻止后继续服用。服用时从小剂量开始,胃肠适应后再加大至正常剂量。膏方加开水搅和后,加生姜3薄片,放微波炉用中火煮2分钟后服用。便秘:服膏时,加蜂蜜1匙,并多加些开水,搅和后服用。适当减少膏方的剂量,同时在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多喝水,多吃蔬菜。皮肤瘙痒:暂停服用膏方,查找原因,如膏方中某药有过敏反应的,停几天后,皮肤瘙痒症状消除后,再小剂量服用。如非服用膏方引起的,请医生诊治,皮肤瘙痒症状消除后继续服用。
2012-10-26
服用膏方如出现以下问题任何处理?
太甜:服用时,少放点膏,多加些开水,会使口感淡一些。化膏时,不要再加糖。出现白花:久贮后膏滋上面出现点点白花,这是受潮发霉所致,可把有白花的部分挖去,将剩下的膏倒入锅中,边煮边不住手搅动,重新熬透,并把瓷瓶洗净烘干后盛贮,放凉贮存,可继续服用。食欲不振:减少服用量,或减少服用次数,待胃口正常后增加服用的量。暂停服用,查找胃口不好的原因,避免一次进食过多,不吃不消化食物,少饮酒。呕恶:可在食后1小时服用膏方,不要在饱餐后服用。膏方加水量要适中,搅和后,趁热喝下。用生姜3薄片,加水煮沸1分钟,取其汁冲膏,搅和后喝下。腹胀:减少膏方的服用量。用陈皮3克,炒谷芽30克,炒麦芽30克,加水煮沸10分钟,取其汁冲膏,搅和后喝下。腹泻:停服膏方,寻找原因,泻止后继续服用。服用时从小剂量开始,胃肠适应后再加大至正常剂量。膏方加开水搅和后,加生姜3薄片,放微波炉用中火煮2分钟后服用。便秘:服膏时,加蜂蜜1匙,并多加些开水,搅和后服用。适当减少膏方的剂量,同时在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多喝水,多吃蔬菜。皮肤瘙痒:暂停服用膏方,查找原因,如膏方中某药有过敏反应的,停几天后,皮肤瘙痒症状消除后,再小剂量服用。如非服用膏方引起的,请医生诊治,皮肤瘙痒症状消除后继续服用。
2012-10-22
开展技术练兵 服务群众健康
日前,衢州市中医院以“提高诊疗技术服务群众健康”为主题的技术练兵月活动正式展开,对全院中青年临床医师及青年护士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系统强化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了临床急救、常规诊疗、中医外治、临床护理、中医护理等技能操作项目,由医院内操作规范、技术娴熟的高年资医生护士进行培训指导以及操作演示,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从理论培训到操作演示的全方位的培训。据悉,此次培训将持续一个月以上,培训结束时将对所有参加培训人员进行理论知识测试和操作实践技能考核,对成绩优秀的医护人员进行奖励,对不合格的医护人员进行继续培训,从而使全院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技能切实得到全面的提升,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优质的服务。
2012-10-18
院工会职工摄影比赛圆满结束
为展示医院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风貌,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衢州市中医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摄影比赛活动。10月15日下午经过评委客观、公正地评比,审定周江文的作品《专注》荣获一等奖;陈伟的作品《升腾》、陈虹的作品《齐心协力》荣获二等奖;张雄伟的作品《胡柚很忙》、赵巧红的作品《优质护理暖人心》、徐姬的作品《无影灯下》荣获三等奖。
2012-10-18
陈伟、金瑛参加“中医中药中国行”衢州站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科普宣传工作,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让广大群众认识中医药、感受中医药,让中医药惠及千家万户,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部署,衢州市于2012年10月份开展了“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系列活动,衢州市中医院陈伟书记、金瑛院长助理作为中医专家,分赴开化、江山等5县(市)区,面向农村社区群众及基层医师,开展了中医药健康科普宣传讲座和中医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800余名基层医师参加了培训,此次活动深受广大基层基层医师和群众的欢迎。
2012-10-17
院工会成功举办职工乒乓球赛
近日,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增强职工体质,促进职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医院工会在医院食堂成功举行第四届职工乒乓球比赛。来自全院24个工会小组的100多名职工参加了比赛。此次比赛以团体的方式进行,采用积分制。经过激烈的角逐,药剂科工会小组获得一等奖;北四病区工会小组、上街门诊部工会小组获得二等奖;急诊科工会小组、南四病区工会小组、静配中心工会小组获得三等奖。
2012-10-10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沈仁康到市中医院调研
10月9日上午,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沈仁康到衢州市中医院进行实地调研,要求中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有效解决群众就医问题。沈仁康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重症医学科(ICU)、针灸推拿科及住院部深入了解医院建设和患者就医情况,并与医务人员、患者进行了亲切地交谈。在听取周江文院长工作汇报后,沈仁康指出,中医药包含了我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各部门领导要关注、重视、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市中医院要继续抓内涵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在中医治未病和养生保健方面继续做大做强;要转变服务观念,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为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做出更大贡献。希望市中医院能抢抓机遇、挖掘潜力、突出特色,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市政府副市长罗卫红,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吕跃龙,市政府副秘书长徐须实,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祝建东,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根成等陪同参加调研。陈虹文/摄
2012-10-08
省中西医结合肛肠病诊疗中心主任杨关根来院坐诊
10月13、14日,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肛肠病诊疗中心主任杨关根应邀来衢州市中医院坐诊、手术,杨主任擅长于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内痔、外痔、混合痔、肛周脓肿、肛乳头肥大、直肠前膨、会阴下降综合症、慢性结肠炎、克隆氏病、大肠肿瘤、肛门直肠损伤、大肠梗阻、下消化道出血等。其中,应用pph技术治疗混合痔,直肠癌的低位、超低位保肛,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顽固性便秘及溃疡性结肠炎等一系列特色医疗,效果显著,欢迎咨询就诊。咨询电话:308667013567009874(徐主任)
2012-10-05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为了总结针刀医学临床经验及基础理论研究,推动针刀医学的发展,提高针刀规范技术和诊疗水平,同时为从事针刀医学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探讨的平台,9月28日,由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衢州市中医药学会、衢州市中医院联合举办了“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来自全省各地的60多名小针刀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大家认真倾听了南京中医药大学李殿宁作的《脊柱骨关节病继发肌筋膜疼痛症的机理、诊断与针刀治疗》、叶新苗作的《针刀与针刺治疗颈椎病的对照研究》、周志华作的《水针刀刺激阿是穴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等学术报告。据了解,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分会成立于2006年,每年举办一次学术经验交流会,不定期举办不同层次的针刀培训班和研讨班,旨在加强交流与学习,大力扶持针刀医学在临床的推广工作,本次会议为第6次年会,本次会议选址衢州市并圆满召开,是对衢州市中医院小针刀技术的临床应用在全省占据领先水平的充分肯定。
2012-09-27
针灸科入选国家重点专科协作单位
近日,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来喜讯,衢州市中医院成为“十二五”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针灸科成功入选为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参与全国优势病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诊疗方案梳理、验证工作和中医临床路径制定工作。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工作,提高协作组工作质量和水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了“十二五”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的筛选工作,最终确定了490个协作组成员单位。衢州市中医院积极参加此次筛选工作,并最终成功入选为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医院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有关要求和协作组的工作安排,积极参加协作组的各项工作,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加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让简便验廉的中医技术服务于广大百姓。
2012-09-17
“钟坚名老中医工作室”成立
为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促进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探索建立中医药学术传承及推广应用的有效方法和创新模式,经省中医药管理局严格遴选,“钟坚名老中医工作室”近日成立,该工作室由衢州市中医院国家级名老中医钟坚负责,王体华、毛志远、余龙龙、王延辉、孙沐炎为学术继承人。成立该工作室旨在:经验传承:整理、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重点选择名老中医3-5个擅长病种,通过系统总结、提炼升华提出相应学术观点,形成相应临床诊疗方案和方法,整理并开发名老中医经验方。创新发展:在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传承基础上,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开展临床研究,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运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对提出学术观点内涵进行现代科学的阐释。人才培养:继承人在名老中医的指导下,系统学习中医经典理论著作,结合本工作室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应用于临床实践,拓展中医新技术新方法,并积极围绕本工作室名老中医专家的临证主题开展科学研究,逐步形成基础扎实、技术精湛、特色鲜明的工作室团队。辐射带动:通过技术、方法的综合辐射示范,提升相关领域中医药临床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带动衢州市、区级医疗机构中医药临床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推广应用:采用跟师带教、举办学术研讨、汇编典型医案、出版临证经验集、发表学术论文、制作临证实践光碟等多种形式,推广名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指导临床实践。开放共享:对名老中医专家的典型医案、影像资料、继承工作成果等信息资源整理、挖掘,建立统一的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及时规范上传和更新信息。
2012-09-12
协议用工招聘护理操作考试分数
序号姓名性别操作考试分数1高昕女92.542王莉女88.543郑玉红女83.754陈梅女82.295王芬女65.92人事科2012.9.12
2012-09-12
协议用工招聘笔试成绩及面试人员名单
笔试成绩:序号姓名性别笔试分数报考专业1郑小萍女56临床2蒋胜华男51临床3邵彬彬男47.5临床4黄勋女40.5临床1胡宁女82神经内科1宋燕女79.5妇产科1丁声权男59出诊医师2黄荣军男未参加出诊医师1郑玉霞女53药剂2江小丽女43药剂3姜慧女38药剂4沈海赟女27药剂5徐晶女24药剂6郑慧敏女16药剂1徐建梅女89病案统计1王芬女70护理2陈梅女61.5护理3高昕女61护理4王莉女59.5护理5郑玉红女55.5护理面试入围名单:序号姓名性别报考专业1郑小萍女临床2蒋胜华男临床3邵彬彬男临床4黄勋女临床1胡宁女神经内科1宋燕女妇产科1丁声权男出诊医师1郑玉霞女药剂2江小丽女药剂3姜慧女药剂1徐建梅女病案统计1王芬女护理2陈梅女护理3高昕女护理4王莉女护理5郑玉红女护理面试时间另行通知。人事科2012.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