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spital dynamic
2008-02-01
春节期间门诊急诊住院部接诊情况
急诊:春节期间每天24小时接诊包括:内儿科、外科、骨科、妇产科门诊:内科、外科、骨科正常开诊儿科、口腔科、中医科除夕上午开诊其他门诊科室除夕至正月初二停诊正月初三起所有门诊科室正常开诊专家门诊:除夕至正月初二停诊正月初三起正常开诊上街门诊部:除夕至正月初二停诊正月初三起正常开诊住院部:所有病区春节期间每天24小时接诊急诊电话:0570-3082710
2008-01-21
上海整形美容专家来院亲诊、手术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专家杨群(女)教授主任医师、濮哲铭副主任医师,均为国内整形美容外科知名专家,元月26、27日来衢州市中医院亲诊、手术;他们擅长:眼袋、眼睑松驰、睑下垂、内眦赘皮矫正,眼裂扩大术,隆鼻及鼻畸形整复术,口唇、耳廓美容整形,面颈部除皱,外伤、烧伤、手术后疤痕整复,乳房及妇科整形术,欢迎就诊咨询。地点:衢州市中医院总部门诊咨询电话:139570325583086081
2008-01-17
我院被评为“绿色医院”
近日,省卫生厅下文公布了2007年度评审确定的省级“绿色医院”,我院也列入其中。我院的“绿色医院”创建工作始于年初。由于医院规划设计的定位即为庭院式医院,绿化面积大。给创建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医院各相关部门积极主动,把省“绿色医院”创建和市“五城联创”工作有效结合。使得创建工作积极有效,顺利通过了省“绿色医院”考核组的考核验收。
2008-01-08
我院新闻报纸送进病房
今年,在我院住院的患者和陪客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面---大多数患者正在病房里阅读《衢州晚报》。为丰富病人及陪客的文化生活,我院今年特意订阅了100份《衢州晚报》,各病区的病人可以及时、方便、无偿地看到当天的《衢州晚报》。以前,我院就为患者准备了丰富的读物,经常分发到患者手中,内容主要围绕临床疾病治疗知识等,如手术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手术后如何进行护理、如何缓解术后疼痛等,但缺乏娱乐消遣类读物。这次订阅晚报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白。这一举措得到广大患者和家属的赞同,他们高兴地说,想不到在医院住院也能看到报纸,了解本地新闻和外界信息,心情好多了。医院在解除患者病痛的同时,也要为患者提供精神关爱。据了解,患者在住院期间最容易感到孤独,而寂寞会增加患者住院治疗的痛苦。如果让他们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如报纸、杂志、书籍,就能分散精力,从而减轻治疗期间的痛苦和孤独感。
2008-01-06
我院王体华医师入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
2008年1月3日,衢州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公布了2007年入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名单,我院内科医师王体华入选。据悉,这一次我市共有38位同志入选。
2007-12-21
我院干部职工爱心捐款帮助杨文华
近日,杨志华、杨文华两兄弟的事迹经过媒体报道,引起了很多市民的关注,也感染了众多衢州市民。12月21日下午,杨志华生前住过院的衢州市中医院组织党员干部爱心捐款。据了解,由于家庭贫困,杨志华去世后还欠1200多元的医药费。短短半小时,我院60多名干部职工捐献了约1500元,许多因为工作关系不能到场的职工也托人带来了捐款。“我从报纸上知道杨家兄弟的情况,他们太可怜了,天灾人祸都降临在他们身上”现场一名捐款人说。市中医院陈震宏院长说,杨志华、杨文华两兄弟行动温暖人心,我们这次组织爱心捐款虽然钱不多,但代表了我们医院全体职工的一片心意。捐献结束后,杨文华也来到了医院,“真是太感谢大家了”,杨文华一直说着这句感谢的话。
2007-12-04
关于组织参加第八届中医药好新闻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市卫生局、省级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新闻工作者宣传报道中医药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中医药新闻报道的质量,鼓励和表彰在中医药新闻宣传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新闻工作者,根据国中医药办发〔2007〕58号文件精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举办第八届中医药好新闻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评选范围:2005年6月1日至2007年6月1日,在各级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国家批准的正式媒体公开刊播的有关中医药的消息、评论、通讯、声像作品等(不含美术、摄影作品、科教片、标题新闻、学术论文等)。二、评选标准:(一)能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新闻性、时效性强,内容真实,主题突出,观点鲜明。(三)表现手法新颖独特,语言准确生动,富有时代特色。(四)社会影响较大,传播效果明显。(五)对中医药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三、参评办法:(一)文字作品须附报纸原件(或复印件)。(二)广播类作品以光盘参评,每张1件作品,参评作品必须是原版播出带。(三)电视类作品以光盘参评,每张1件作品,标明节目全称、类别、时长、作者、播出媒体和栏目,参评作品必须是原版播出带。(四)用外文或少数民族文字发表的作品,除送原件外,须附中文译稿。(五)参评作品不退稿,请自留底稿。四、报送要求:(一)参评者须提供参评作品的文字稿(A4纸),并填写《第八届中医药好新闻参评作品推荐表》(见附件1),一式16份,经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后报送我局。每位作者只能有1件作品参评。(二)截止日期:2007年12月11日。逾期不予受理。联系人: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王纪兴联系电话:0571—87709076地址:杭州市庆春路216号邮编:310006附件:第八届中医药好新闻参评作品推荐表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三日
2007-11-29
我院获卫生系统“四优一满意”三项荣誉
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的“优秀医生、优秀护士、优秀管理工作者、优秀公共卫生工作者”和“满意科室”评选活动(简称“四优一满意”活动)中,我院的陈震宏院长获得“优秀管理工作者”称号、李海燕获得“优秀护士”称号、针灸推拿科获得“满意科室”的称号。
2007-11-20
“滋补强身话膏方”讲座受欢迎
11月17日上午,我院与《衢州日报》“健康版”联合举办的“滋补强身话膏方”知识讲座在我院行政楼会议室举行,100余名市民到现场听取。我院的市级名医、主任中医师姜明华,副主任中医师周素芳,副主任中医师王体华三位专家全面系统地讲解了冬令进补及膏方的相关知识。会议室里同时展出了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滋补强身话膏方”专题版面,并向每位市民发送“滋补强身话膏方”图片资料,深受大家的欢迎,讲座结束后,许多市民仍留在现场向医师咨询膏方的功效、进补的方法等问题,三位医师都耐心细致地为市民解答。
2007-11-05
11月17日举办“滋补强身话膏方”讲座
欢迎您参加“滋补强身话膏方”知识讲座我国民间有冬令进补的习惯。这是因为在寒冷的冬天,人体的生理功能处于抑制、减低状态,在冬令进补,有利于把精华物质吸收、储存在体内,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俗话说:“冬天进补,来春打虎”,就是这个道理。膏方是冬令进补的一种有效途径。膏方,又称补膏、膏滋,是中国传统医药宝库中的一支奇葩,浓稠的膏方药蕴涵着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可以补养身体,祛病延年,服用膏方防治疾病,固本清源,不失为治疗慢性病行之有效的一种康复之道。膏方也自然成为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为了让更多的朋友了解“膏方”,衢州市中医院开展“滋补强身话膏方”知识讲座,有兴趣的朋友界时可来院参加讲座。主讲:衢州市名医主任中医师姜明华等有关专家。时间:11月17日上午9:00~11:00地点:衢州市中医院行政楼三楼会议室
2007-10-11
青年医生需要哪些基本功
人文素质不可少临床上经常看到有些医生实践能力较强,却不善于思考总结,到头来只是个优秀的“手术匠”,却未形成自己的经验理论。还有些技术不错的医生,却不善沟通,纠纷频发,自身空烦恼却悟不出原因所在。这些医生虽然在某一局部可称为专才,但是并非成功的医学人才。究其原因主要是平时不重视人文方面的修养,有些甚至屡次受挫而终身未悟。人文素质是医生的基本素质,也是其技术不断提高,乃至最终成材的要素。人文素质概括了专业之外的所有知识、兴趣、爱好、思维方法、哲学水平、行为习惯,及对人、对事的态度和社会活动能力。人文不仅表现在医患之间的交流上,更重要的是临床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面。古代名医强调“学医先学文”,医、文、哲、史为一体,同时,诗、书、画、数理、音韵、气象均应涉猎。人文知识丰富可以使人思维敏捷,看问题全面细致,分析深刻入微。所以大多医学大家表现出极高的人文修养。法制意识须增强某晚期癌症患者因治愈无望,家属要求终止治疗,回家临终关怀。五天后家属来到医院找到经治医生,诉患者已过世,要求出示死亡证明以便火化。医生当即满足了家属要求。家属拿到死亡证明后,不久即组织同乡几十个人抬着未死亡的患者来医院讨说法。此纠纷情节虽然简单,但却说明经治医生只有朴素的感情,却缺乏法制意识及防范纠纷的警惕性。类似官司屡有发生。虽然医生善心可嘉,却输了官司,这些都是缺乏法制意识所致。时下很多医生都在为医患纠纷频发苦恼,虽然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医生法制意识相对落后于社会和患者是重要原因之一。这是由于医生工作忙,大量的精力用于临床、科研、学外语、写论文上,而主动学习法律的时间较少,往往是凭着传统的人道主义和主观愿望来对待已变化了的医患关系。这不能不承认是我们自身的缺陷。在医患纠纷中,真正的医疗事故不足5%,经济及其他利益冲突占35%~40%,医患双方沟通不良者占45%,所以可以认为,学多纠纷是可以预防的。但是,由于我们缺乏应有的防范意识,或未掌握预防的方法技巧,而常常成为被告。记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以来于技术已难以适应日前的临床工作。望触叩听应精湛一中年男患者,有10年胃病史,近来加重,在两个月中连续门诊16次,先后接受乙状结肠镜检、胃肠造影、纤维胃镜等多种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窦部浅表性胃炎。直到患者第17次就诊,告诉医生上腹部及颈部摸到包块,这时医生才做颈腹部触诊,最后病理证实为胃癌广泛转移。任何先进的检查设备和检查方法都只是医生感觉器官的延伸,它不能也无法取代医生临床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对症状体征的观察和思考,这是人类认识事物本质应遵循的必然规律。医学发展使各种现代化、数字化的检查设备不断进入临床,医生对技术设备的依赖性迅速增大,而传统、有效的诊断手段则面临着被淡化和废止的状况。由此不但招来了患者对医生服务态度、责任心的质疑,费用的增加,同时也出现了新误诊因素。笔者在研究误诊现象时有文献统计,有经验的医生、合理的问诊配以系统的体检,50%的疾病可获诊断。而误诊的患者中70%归因于缺乏系统的询问和体检,误诊者中14%是由于过分地依赖设备和仪器。由此可见,无论检查设备饿多么先进,常规的叩触视听、望闻问切都是不能废气的。临床思维待提高在误诊病例中,73%与思维方法不当有关。许多医学家根据自己的实践,已有较多的经验和总结,这些大多是临床思维的精华。只要掌握基本方法,就能够从中获益。一个医生驾驭临床的能力如何,能否成材,主要取决于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方法是医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思维是医生对疾病理性认识的过程。当面对患者时,医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理论,通过病史询问,临床体检,对症状体征的观察,配合辅助检查结果,然后对其疾病的本质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这就是临床思维过程。诊断过程称为诊断思维;治疗方案的选择、决策称为治疗思维。正确的思维可促使正确诊断的确立,而不当的思维易导致诊断治疗的偏离,出现不良的后果。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感悟、总结而获得的。思维能力的提高一是需要医生有关注的意识,投入一定的注意力。二是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掌握其理性认识的规律性。三是要在临床上不断地感悟和总结。思维也是一门科学,涉及许多相关的理论知识,如认识的产生、过程及其规律,以及辩证法等。虽然医生没有太多的时间来专门学习,但是学会应用其核心的理论知识,并结合临床不断应用其方法是必要的。
2007-09-26
我院针灸科、肛肠科被省卫生厅确定为省中医“名科”
根据《浙江省中医药攀登工程实施方案》和《浙江省中医“名科”项目建设实施办法》,经浙江省卫生厅组织专家评审,我院针灸科、肛肠科被确定为浙江省中医“名科”建设项目。我院一贯注重专科发展,在专科建设方面加大投入,针灸科、肛肠科经多年的建设,已成为浙西地区颇具影响力的中医特色科室。我院肛肠科于2005年12月被衢州市卫生局确定为衢州市中西医肛肠诊疗中心,针灸科于2006年被衢州市卫生局列为市重点建设学科。我院计划在经费上加大投入,政策上给予倾斜,严格按照《浙江省中医“名科”项目建设实施办法》要求,加快针灸科、肛肠科专科建设,力争在建设周期内将针灸科、肛肠科建设成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医特色专科。
2007-09-13
我院组织新职工岗前培训
为了让新职工熟悉医院各方面情况,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更好地为病人服务,9月3-5日,医院对新来院的20多名医护人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岗前培训。此次岗前培训是一次综合素质的培训,涵盖了医务人员的行为与规范、医患沟通、医院基本制度等多方面内容,是一次内容全面的培训,是我院员工培训体系的第一步。培训结束后进行了考试。通过培训,每一位新员工详细了解了医院的管理制度,明确了各岗位职责和要求,培养了新员工主动服务病人的意识。
2007-09-11
衢州市中医院-院徽的意义
院徽的意义:院徽红、绿色块代表象征祖国医学的八卦图绿色块象征广阔的大地红色块象征明朗的天空白色天鹅象征奋发进取的中医院人QZZY代表现代化的衢州市中医院整体设计象征:团结、奋发的中医院人不断地进取、向上!现代化的衢州市中医院不断崛起、日益强大!设计:1998年设计者:陈虹
2007-09-11
衢州市中医院开展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及考核
为响应《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的通知》,也为迎合浙江省第四届青年医学操作技能比赛,8月20日我院护理部进行了参加全市护理操作技能选拔赛选手的推荐、比赛、确定工作,在各科护士长推荐下,有10名护士积极参加了比赛,她们是:余优琴、刘银霞、何志红、王仙、蒋俊燕、郑瑶、张慧慧、李雪飞、蒋丽迁、吴静芳。虽然,天气炎热,但10位参赛者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认真地完成吸氧、静脉输液、气管切开吸痰、单人现场CPR四项护理操作比赛,充分地展示了她们的才华。经过一天的比赛,护士长评分、综合讨论,确定余优琴于2007年8月30日代表我院参加全市护理操作技能选拔赛。并成功入选为后备选手。在开展护士岗位技能竞赛活动的同时,卫生部、浙江省护理中心要求,加强全体护士的专业技能训练,全面提高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护理队伍能力建设,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以“三基三严”为重点,以强化基础、提高技术、改善服务为目标的护士岗位技能训练,要求人人过关。医院护理部紧抓此锲机,要求各护理单元根据《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护理技术项目考核要点》,扎扎实实组织开展好护士岗位技能训练,确保取得预期效果,把我院的护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护理部于9月10日、11日、12日、14日上午8点-11点30分、下午2点-5点30分在三楼会议室播放护理技术操作程序与质量管理标准的录像。2.科室培训9月20日前完成,9月24-10月24日按要求完成50项护理技术项目考核工作。3.操作考核标准:《护理技术操作程序与质量管理标准》中有的操作按书中的要求执行,其余按《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护理技术项目考核要点》进行,但要注意相关知识的掌握。4.在第三季度护理质量考核时护理部将对50项操作进行抽考,考核结果滚入考核。5.护理部已下发护理技术项目训练通知及考核负责人名单,请科室认真组织学习。衢州市中医院护理部
2007-08-22
我院组队参加市直卫生系统游泳赛取得好成绩
我院组队参加市直卫生系统游泳赛取得好成绩8月22日上午,我院组织了由吴金友、叶虹、蒋俊燕、许小国英、邵永红、黎高明、方小岳、陈琦探、洪金福、刘约古等人组成的游泳队,参加了由市卫生局举办的市直卫生系统游泳比赛。并以高分取得了女子团体第一名,其中吴金友、叶虹、蒋俊燕、许小国英、邵永红等人获得了2个个人第一名,1个个人第二名,2个个人第三名,1个个人第五名的好成绩。
2007-08-17
2007年度申报高级卫技职务评审推荐通过人员名单
衢州市卫生局办公室关于对2007年度申报高级卫技职务评审推荐通过人员名单进行公示的通知衢市卫办发〔2007〕72号各县(市、区)卫生局、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根据衢州市卫生局《转发省卫生厅关于2007年度全省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衢市卫发〔2007〕58号)和《衢州市卫生局衢州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做好2007年度全市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衢市卫发〔2007〕68号)文件精神,2007年度全市卫技人员高级卫技职务任职资格申报工作,经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和市卫生局初审,市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中级评委会及所属专业组成员会议评审,下列人员通过中评委推荐,各单位要对推荐通过人员予以公示。现将公示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中评委推荐通过公示人员名单衢州市人民医院(37人):屠晓鸣、吾太华、雷樟铭、兰金山、张剑英、楼凌云、兰允平、骆利康、楼丽君、姜丕政、程科云、程瑾、王晋荣、何冬娟、张德和、吴冰玲、余国峰、葛锋、万里军、郑志刚、郑雪辉、徐静、毛明香、邱菊生、张露钢、徐玲、殷萍、朱庆文、袁振飞、许宁、朱婉贞、陈月卿、施苏青、俞素卿、张丽萍、陈育群、郑佩君衢州市中医院(11人):陈伟、刘丽春、朱慧萍、邵永红、陈竹青、陈志进、刘杏仙、梅怡明、吴利军、王颖斌、谢伟衢州市妇幼保健院(6人):舒青青、姚梦凌、黄春香、金敏霞、向美华、朱晓燕衢州市第三医院(2人):毛晓华、江文仙衢州市中心血站(2人):廖蓉仙、赵依萍衢州市疾控中心(2人):方春福、蓝岳云衢州市卫生监督所(2人):王心一、余剑虹衢州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1人):柳利红衢州市衢江区人民医院(3人):方宝花、张金秀、郑安桔衢州学院(筹)(2人):徐旭红、周清平衢州市柯城区城南医院(2人):吴卫林、曾雪云龙游县人民医院(13人):周松吉、方毅、舒亦斌、沈卫华、周卫锦、雷月贞、雷永珍、陈叶琴、胡红宇、张建良、余功建、封义兵、徐兰珍龙游县中医院(6人):兰雅萍、蓝建良、张显耀、陆秀萍、蔡国宏、钟飞彪龙游县妇保院(1人):吕美丽江山市人民医院(10人):祝翠霞、林雪梅、姜小芬、毛晓峰、徐德政、夏德武、毛兆光、宋光太、徐有水、郭元敏江山市中医院(1人):姜水玉江山市妇幼保健院(2人):王军、姜云清开化县人民医院(9人):刘慧玲、张兴龙、朱久勇、钭建波、姚桂仙、胡云、吴芝兰、童叶华、董常青开化县中医院(3人):徐文君、徐志梅、吴国伟开化县妇幼保健院(2人):洪鼎侨、戴学军常山县人民医院(3人):吴发荣、郑承宏、陈刚常山县中医医院(3人):甘忠芳、刘旗明、余小春常山县妇幼保健院(1人):胡江萍二、公示内容及公示形式公示内容为中评委推荐通过的人员名单及申报对象《推荐高级卫技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的内容。公示时,各有关单位要将公示内容张贴在单位内显著位置。同时,市卫生局在衢州卫生网(www.qzwsj.gov.cn)公告栏内将推荐通过的人员名单予以公示。三、公示时间在单位内公示时间7天,从2007年8月14日起至2007年8月20日止。欢迎广大群众对推荐通过人员的公示内容情况予以监督,举报电话:8871169(市卫生局办公室)。四、有关要求请各县(市、区)卫生局、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认真做好公示工作,各有关单位要及时通知尚未提供完整的计算机考试成绩合格证明的对象,务必于2007年8月20日前将成绩合格证明交市卫生局办公室,逾期一律不予上报。公示结束后,请各县(市、区)卫生局、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及时将公示结果整理汇总,并书面反馈至市卫生局办公室。尚未提供完整的计算机考试成绩合格证明人员名单:赵依萍、余功建、徐德政。二○○七年八月十四日
2007-08-17
张平副厅长到我院调研中医药工作
8月16日,省卫生厅张平副厅长来我院调研中医药工作。张平副厅长在市卫生局柴伊玲局长、周卫华副局长的陪同下深入我院各门诊科室、病区,与医护人员进行了亲切交谈。在座谈会上,张平副厅长听取了我院情况介绍,充分肯定了市卫生局对中医工作的支持,以及我院在针灸推拿科等学科建设、业务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对于医院现在所处的困境以及自身发展,张平副厅长提出了四点的要求,一是全体职工要有信心,团结一致,把中医院发展壮大。现在中医院处在困境当中,全体职工要团结一致,发扬“院衰我耻、院兴我荣”的主人翁精神,共度难关。现在,国家是支持和发展中医药的,中医院的发展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这些只是外部条件,医院要发展还是要靠自己,中医院的广大职工要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争取早日扭转目前的形势,把中医院做强做大。二是以建设全省名中医院为契机,加快医院的发展。衢州市中医院起点虽然比较低,要抓住建设“名院”这个机会,把“名医”、“名科”和“名院”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立院之本,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技术水平等方面按照标准,加强管理,建出实效。其他地市的市级中医院基本上都达到了三级医院的标准,衢州市中医院也要尽快发展壮大起来,在十一五规划期内达到三乙的标准。三是立足特色,增强内功,发挥优势,吸引患者,做大业务量。医院要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不断去挖掘、发展,依靠中医药的特色吸引患者。学科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对于现有重点学科,如针灸推拿科已经在全市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要继续进行宣传和发展,将这些学科打造成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树立医院的品牌,带动其他科室的发展,从而实现整个医院的发展。四要提高服务质量。服务能否满足群众的需求是开拓市场的一个重要指标,医院要强化经营管理,全体干部职工要加强服务意识,在诊疗活动中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张平副厅长同时视察了我院上街门诊部,陈震宏院长详细介绍了我院将上街门诊部改造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全面继承传统中医药的;云集各路中医名家、满足多层次患者需求的中医国术馆的具体规划,得到了张副厅长的认可。
2007-07-12
“冬病夏治”健康讲座受捧
7月7日上午,由本报“健康版”与衢州市中医院联合举办的“冬病夏治”健康知识讲座在市中医院院行政楼会议室举行,120余名市民来到现场听取。讲座上,衢州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金瑛全面系统地向市民讲解了夏季治疗常见病的基本治疗方法和途径。“我紧赶慢赶还是迟到了,只能等讲座结束再咨询了。”衢江区上方镇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半个月前从《衢州日报》上得知要开展“冬病夏治”健康知识讲座的消息,就向本报编辑部打电话报了名。尽管讲座当天他清晨六点多就从农村往城里赶,可还是错过了早班车,在讲座开始后半个小时才到达,没有听到前面的讲座内容,王先生感到有些遗憾,想等讲座结束后单独咨询。“报社和医院举办这样的健康知识讲座,对我们农村人非常适用。”家住龙游县横山镇项家村的项女士相告,由于农村受医疗条件限制,村民们普遍缺乏对保健常识的了解,养成了“小病不治、大病小治”的错误观念。听了金医生的讲座后,感到受益很深,表示今后要加强自身保健意识,并将讲座内容告诉更多的村民。知识讲座结束后,记者在现场看到,有30余名市民迟迟不愿离开,不约而同地挤向讲台将金医生围得水泄不通,纷纷询问有关夏季虚寒、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金医生都不厌其烦的为市民一一解答。据悉,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施治,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冬病夏治”疗法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冬病夏治”主要是每年入伏开始进行。每年夏季治疗,一个疗程共三次,每十天一次,一般需连续三年。今年冬病夏治的时间为头伏7月15日,二伏7月25日,三伏8月4日。“冬病夏治
2007-07-09
王水有获硕士学位
王水有医师获硕士学位日前,王水有副主任医师获得了浙江大学医学院儿科学的硕士学位,成为在我院工作期间获得硕士学位第一人。此前已获得硕士学位的有:主任医师陈震宏院长、副主任中医师舒小平和孙琳琳医师。本月又将有三位应届硕士研究生毕业来院报到。至此,我院实际拥有硕士学位人员达到7人。
 地址: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衢化路117号 急诊电话:0570-8080120  门诊服务台:0570-3086081  24小时服务热线:0570-8895958
            地址: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衢化路117号 急诊电话:0570-8080120  门诊服务台:0570-3086081  24小时服务热线:0570-8895958 浙公网安备 33080202000307号  技术支持:台州华顶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 33080202000307号  技术支持:台州华顶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