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医院创伤中心开展群发伤应急演练
为进一步推进创伤中心建设和发展,提高突发重大事件应急救治能力,2月23日,市中医医院创伤中心组织开展特大交通事故群发伤应急救治模拟演练。
此次演练由院长助理诸葛建成担任总指挥,医务部、护理部、院感处、后勤保障部、创伤中心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参与。
一场多学科参与的
群体多发伤应急救治演练
2月23 日下午14:30,急诊科预检分诊台接到120指挥中心电话,有一处特大交通事故,12名患者需要送往我院救治,其中2人为重伤,需要派3辆救护车前往支援。
接到救治任务,预检值班护士立即向护士长范婷婷、值班外科医生楼晓军汇报,并启动医院创伤小组,逐级汇报。在院长助理诸葛建成协调指挥下,医院启动院级突发事件应急II级响应,10分钟内应急医护人员、工勤人员以及相关仪器设备(轮椅、监护)全部到位。
在急诊大厅,急诊科副主任刘吉庆及护士长范婷婷带领医护人员对实际送至我院的12名患者实施预检分诊,经过初步查体、资料采集登记、门诊病历一般项目填写,将患者根据伤情程度分为重、中、轻三级,分别佩戴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号码牌,写上腕带信息、做好记录工作,将他们分别送往相应的医疗区域进行救治。
红区现场
分诊后,一名病情危重的患者转入该区。患者为35岁男性张三,车祸伤后全身多处疼痛伴胸闷不适半小时。患者处于休克状态,初步诊断:闭合性腹外伤、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气胸。护士监测生命体征:T:36.8.,BP:105/66mmHg,P80次/分,R28次/分,血氧饱和度94%。
外科医师楼晓军快速评估并查体,口头医嘱:吸氧、心电监护、采血、开放静脉通路两路,紧急输血、止血、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经林格、胶体液补液后血压一直不升,多学科讨论后补充诊断:脾破裂,通知手术室准备急诊手术。因家属不在,由总值班沟通签字后手术,术毕转入ICU进一步治疗。
黄区现场
一名病情较重但相对平稳的患者转入该区。患者为50岁男性李四,车祸致全身多处疼痛半小时。初步诊断:骨盆骨折。外科医生叶忠根快速评估并查体,口头医嘱:采血、B超,开放静脉通路两路、林格氏液补液。骨伤科傅格深医师与家属做好沟通解释,予骨盆外固定支架外固定,并通知手术室积极做好手术准备。叶忠根医师和陈丹护士共同送患者做腹部、下肢CT检查,并送入手术室,同时通知输血科备血,术后转入ICU进一步治疗。
绿区现场
10名多处软组织擦伤患者转入该区,急诊外科值班医生余豪一一予消毒包扎,护士进行心理疏导,并肌注破伤风,观察半小时无不适,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即离院。
演练结束后,全体人员在会议室进行反馈和讨论,发现不足、商讨对策、总结经验、整改提升。
最后,院长助理诸葛建成进行了总结点评,他指出,通过本次演练,很好地检验了创伤中心的建设成效,提升了MDT团队救治水平。
衢州市中医医院创伤中心成立于2020年7月,是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建设单位,2022年3月医院创伤中心和创伤救治体系进一步优化。创伤中心以急诊科为主导,成员包括普外科、骨伤科、神经外科等外科专科以及麻醉科、妇产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放射科、超声科等创伤相关学科。
创伤中心信息实现院前院内链接和院内创伤小组快速响应。创伤小组成员均为各科室主任及骨干,紫云系统“一键呼叫”启动,相关科室医生收到“电话+信息”的紧急通知,10分钟内赶到急诊科,实现“医生等病人”,为严重创伤患者救治赢得时间。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