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护理】最“犟”护士杜莉:5个小时“耗”在一根管上

发布时间:2023-02-24 作者:张晓敏 来源:宣传统战部

5个小时是什么概念?

有人抱着手机刷剧5小时

仿佛就在一瞬间

有人陪亲朋好友“侃大山”

5小时刹那间从指尖溜过

而有那么一位最“犟”护士

为了疏通一根管

竟卯着劲干了5小时

近日,家住柯城的刘女士(化名)在电话里一个劲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我希望医院可以帮我好好感谢杜莉护士,她真的是我见过最有耐心和爱心的护士,在市中医医院收获的这份温暖让我内心暖洋洋的。”

刘女士今年54岁,去年10月查出罹患淋巴癌,需要做化疗治疗,延续时间长达半年,为此做了PICC,需要每周做一次PICC维护。

PICC是一种置管技术,对很多人来说都很陌生,但对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治疗的患者来说却非常熟悉。像刘女士这样需长期输注化疗药物的患者,反复静脉穿刺容易刺激血管,引起输液外渗等。而应用PICC置管技术既可免去频繁穿刺的痛苦,又能保护患者血管,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等于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输液”的通道,有效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

“这条通道如果维护得好,可使用长达一年时间。”从事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30多年,杜莉积累了肿瘤和静脉输液治疗护理的丰富经验,理论功底扎实,业务技术精湛,尤其在PICC穿刺及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处理等专业技术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是PICC护理能手。

“上周五来医院正常维护,门诊护士发现我的导管完全性堵管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刘女士知道,完全性堵管如果通不开,意味着她无法如期完成紧接着的化疗治疗。此外,她还得花2000多块钱重新做一次置管,这对她本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不要担心,我会尽最大努力帮你通管的。”在综合了解了刘女士的检查结果及病情后,杜莉安排好手头的其它工作,赶到门诊PICC护理室为刘女士通管。通管治疗需要用注射器抽取配置好的尿激酶,正确连接三通,一端连接尿激酶,一端连接注射器,需一手固定注射器,另一手反复抽注射器使之形成负压。整个过程需要双手并用,既考验操作者的体力、技术,又考验操作者的耐心。

杜莉.jpg

“上午从11点通到12点,下午从2点通到6点,断断续续通了快5个小时,杜莉护士最终帮我通开了导管。”刘女士说,因为家里煮着中药,她中午抽空回家处理中药,顺带休息了一小会儿,“通管的操作看着都累人,看杜莉护士的手都抽红了。耐心的她,操作间隙还仔细地教我如何做好日常维护,为我做心理疏导,像亲人般关心着我。”

“面对年幼的患者,她就像一位慈母;在肿瘤患者面前,她更似一位知心大姐。”共同工作的同事如此评价杜莉。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时刻督促自己对技术精益求精,希望能尽我所能,为有需要的患者尽一些绵薄之力。”正是有着这样的信念,工作之余,一有时间杜莉就主动钻研业务知识,30几年如一日地生动演绎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