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视觉日|全年龄段眼健康防治攻略,助你呵护眼睛、保护视力

发布时间:2022-11-29 作者: 来源:

视力下降会对人们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不同年龄段,我们应该关注哪些眼部健康方面问题?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做到早防早治?

图片1.png

新生儿时期(0至1岁)

新生儿时期是视力发育的敏感时期,在婴儿出生后一个月,要及时筛查眼底来排除先天性疾病,特别是有眼病家族史、体重较轻或早产的婴儿,更要重视对眼睛的检查。(2至6岁)远视、散光、屈光参差、斜视、弱视等眼部疾病,在2至6岁时不易被察觉,要提早预防和诊治,若6岁后出现症状再选择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

2至3岁的孩子通过做散瞳验光检查,可准确筛查出是否存在眼部疾病,并及时通过光学矫正等手段进行治疗。

要坚持定期检查视力和验光,检查孩子是否出现近视,及时发现,尽早治疗。远离电子产品,多做户外活动,每天坚持2至3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能很好预防近视。

12岁前

要重点关注孩子是否患有假性近视,及时进行视力矫正有些孩子平时视力正常,可一到假期视力就突然下降,出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这些孩子只是假性近视,这时,要去专业的医疗机构或视光中心做散瞳验光检查。对于假性近视人群,我院开展特色治疗,如:针灸、穴位按摩、揿针等均有较好治疗效果。

初、高中生群体

要重点预防高度近视

初、高中生学习压力大,眼睛很容易近视,如控制不好,很可能发展为高度近视,严重者会出现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视网膜裂孔或脱离、黄斑变性出血、白内障、青光眼等并发症,虽然激光近视手术可起到良好治疗效果,但不会阻止眼底疾病的进展,所以,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重视预防。

大学生群体

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已相对稳定,患有视力障碍的患者可考虑激光手术。

40岁后

如果将眼睛比作照相机,那么从40岁开始,就要关注底片的问题了。要重点预防黄斑变性、青光眼、老花眼、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生。

建议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眼底检查

对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人群,要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以减少随之带来的眼睛并发症。

如发现眼睛老花,应及时配戴合适的老花镜,长时间硬撑会导致严重视疲劳,严重的患者可诱发眼部其他病变。

对于患有白内障的患者,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