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3N2流感
甲型H3N2流感
甲型H3N2流感:是一种由甲型H3N2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患者多表现出普通流行性感冒的症状,但也有可能导致死亡。
普通感冒 VS流感
病原体:细菌和其他病毒,种类比流感更多 vs 特定流感病毒
症状:以流鼻涕、嗓子疼等呼吸道症状为主 vs 以发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等全身症状为主
传播力度:相对较弱 vs 相对较强
治疗方法:服用常见感冒药效果很好,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vs 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流感与普通感冒是两回事
易感人群:
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
65岁以上老年人
免疫力差、伴有各类基础性疾病人群
孕妇等
典型的流感有哪些症状?
发烧:一般会烧 3~5 天,体温可高达 39~40℃,可能出现怕冷、寒颤、手脚冰凉、头痛等。越小的孩子越不会表述,可能只是烦躁、哭闹等。
眼部表现:很多人还会流泪、有眼屎或眼睛稍充血等。出现这些情况时,别以为只是结膜炎,更不要简单地把这些异常归为“上火”。
鼻炎的症状:揉鼻子;打喷嚏;流鼻涕,如果不多则易成为“鼻屎”;小孩子可能会表现为哭闹、呼哧声、张口呼吸或打呼噜等。
喉咙不舒服:喉咙干、痒、痛;而小孩子可能表现为容易哭闹或者怕吃东西,尤其是固体类食物。
咳嗽:多为阵发性,不是咳个不停。每次咳嗽声数可能不是很多,但会比较频繁,而且多是干咳。
其他不适: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小孩子容易哭闹、粘人。
这些症状都可能会出现,但不一定都会出现。年龄越小的孩子,症状往往越是不典型,还可能出现高热惊厥。
然而,真正让控制流感变得很紧迫的,也是让流感变得致命的,是并发症,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起来。
流感的并发症有哪些?
肺炎:如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所致肺炎,包括衣原体、支原体、嗜肺军团菌、真菌(曲霉菌)等。
心脏损害:如心肌炎、心包炎等,重症病例可出现心力衰竭。
神经系统损伤:如脑脊髓炎、横断性脊髓炎、脑炎、脑膜炎、局灶性神经功能紊乱、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等,可能发生头痛、意识障碍、感觉减退、肢体瘫痪等症状。
胃肠道症状:胃肠型流感会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肌肉溶解:横纹肌溶解为主要表现的肌炎型,仅见于儿童。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流感?
增强体质
这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的根本,身体抵抗力强,即使接触到流感病毒也不会发病,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例子,周围人都「感冒」了,总会有那么几个人因为身体素质好而躲过感冒的。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个人物品注意及时清洗、晾晒。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注意环境卫生
勤开窗通风,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少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定期清洗空调。
隔离
家中如有流感患者,注意适当隔离,流感患者应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常用物品如毛巾、水杯等应单独存放,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手段。疫苗需每年接种方能获有效保护,疫苗毒株的更换由WHO根据全球监测结果决定。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