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脑瘫的康复治疗
发布时间:2012-08-14
作者:汪军华 曾美灵
来源:
在衢州市中医院康复科就诊的众多的病人当中有两个大家特别注意和好奇的!一个只有26个多月,一个只有60个月,他们是的最小最值得同情和怜悯的患者!每一位来康复科治疗的患者都会好奇地问:这孩子是什么病啊?小孩子还要做康复吗?
脑瘫,她们得的是脑瘫!何为脑瘫?脑瘫是指小儿从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及视觉、听觉、行为和感知异常等等多种障碍。病因常为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一个月内有早产、低体重、窒息、血型不合、胎儿发育不良等等高危因素。脑的损伤是永久性的、固定的,而由此引起的症状却是可变化的。
脑瘫按神经病学可分为:(1)痉挛型 这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型别,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被动运动阻力增高,有折刀样痉挛,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2)手足徐动型 此型临床也经常见到,主要表现为出现各种异常姿势,主要影响肢体远端,一般上肢重于下肢,主动用力和紧张时症状加重,放松时症状消失。另外也可表现为肌张力变化不定,肌张力在过低或过高之间波动,经常表现运动意愿和运动结果不一致,有不随意运动,病理反射一般为阴性,侧弯反射经常为阳性,常伴有构音障碍。(3)共济失调型 此型较少见,常有运动不协调和平衡障碍,其它伴有辨距不良、意向性震颤和眼球震颤,在运动中表现为低张力性。(4)混合型 即具有上述类型两种或以上特点者。(5)其它型 较少见,例如迟缓型是以肌张力低下为主;强刚型表现为运动阻力明显增高,呈铅管样强直;震颤型是以肌肉出现静止震颤为主。
目前,康复科脑瘫康复治疗的具体方法有:
1、运动疗法(PT):是理学疗法的一种,是脑瘫康复的核心,是指通过各种功能训练来促进正常运动及姿势的发育,抑制异常运动,达到康复的目的。运动疗法包括Bobath神经发育疗法、Vojta疗法、上田法等。运动功能训练的核心是将身体的活动方式交给患儿,使之掌握正常的运动功能,克服作为脑瘫症状表现在肌肉痉挛,无意识的不随意运动,以及肌张力的松软或过硬的异常,一步一步的训练,使运动尽可能地正常化。
2、引导式教育:通过教育的方式使脑瘫小儿的异常功能得以改善或恢复正常,包括饮食用具技能、就餐、穿脱衣服、书写、绘画能力、姿势与移动、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等。强调孩子主动参与学习与训练,通过学习和训练,孩子的体能、语言、智力活动得到同步发展。
3、感觉统合训练:脑瘫患儿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大大提高患儿的康复疗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运动游戏,感觉游戏,协调视觉、听觉、触觉、固有感觉、前庭觉,抑制异常感觉,增强机体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等各种正常运动感觉。
4、理疗:采用多种仪器通过脉冲电流作用于受损肌肉,改善局部肌肉营养状况,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减低肌张力,促进血液循环,抑制异常姿势。
5、按摩:按摩是治疗小儿脑瘫的一个重要方法,运用各种推拿手法,起到调节阴阳,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通利关节作用。达到降低肌张力,增强肌力,抑制异常姿势,促进正常运动发育的目的。
6、矫形辅助工具:为了更好地促进康复,通过力的作用以预防、矫正畸形、补偿其功能而应用矫形器目前在临床应用较多的有踝足矫形器:
7、外科手术:外科手术并不是脑性瘫痪的主要治疗手段,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手术治疗。再结合康复训练,可以缩短康复疗程。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训练和治疗,这两个孩子都有了不小的进步,一个足下垂没那么明显了,脚跟可以着地了,另一个也可以从独站两三秒到五六分钟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对于我们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这两个孩子来讲,她们留下了多少汗水和眼泪!这其中的艰辛和苦楚只有我们康复医师才能深深地体会!在这里我要祝愿他们能够早日站起来!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