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眼突然好转不可掉以轻心
发布时间:2012-08-28
作者:李华(眼科主任医师)
来源:
秋日和煦,坐在阳台上看报的张女士突然发现,老花眼几天内突然消失了,不戴老花眼镜居然又能阅读报纸上的新闻,而且还能轻松自如地穿针引线、缝合脱落的衣服纽扣。眼睛几乎恢复到年轻时的视力,她心里暗自高兴,难道视力真有返老还童吗?但是,很快,张女士的视力又开始下降了,经过检查发现张女士患了青光眼。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老花眼是老化的反映
老化是一种眼部自然的生理老化现象,一般从四五十岁开始便会慢慢出现,视远尚清,视近模糊,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信号。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而且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因此,当看近物时,由于影像投射在视网膜时无法完全聚焦,看近距离的物件就会变得模糊不清。即使注意保护眼睛,眼睛老花的度数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一般是按照每5年加深50度的速度递增。根据年龄和眼睛老花度数的对应表,大多数本身眼睛屈光状况良好,也就是无近视、远视的人,45岁时眼睛老花度数通常为100度,55岁提高到200度,到了60岁左右,度数会增至250度到300度,此后眼睛老花度数一般不再加深。所以老视的程度与年龄的大小有一定的规律,但远视眼患者,老花眼出现要比正常眼为早,而近视眼患者出现此症要比正视眼晚些,或终身不用老花镜。本病多为年老体弱者,肝之精渐衰,或劳瞻竭视,阴血暗耗,阴精不足,不能配阳,故目中光华虽可发越于外,但不能收敛视近。临床可见视远如常,视近则模糊不清,将目标移远即感清楚,故常不自主将近物远移。随年龄增长,即使将书报尽量远移,也难得到清晰视力,并可伴有眼胀、干涩、头痛等症状。
老花眼突然变好可能是患上白内障或者糖尿病
张女士年轻时视力很好,约50岁起需要戴老花眼镜,类似张女士状况的中老年人在临床上很常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某一天看近处又非常清楚,甚至可以摘掉老花眼镜,这并不意味着身体及眼睛机能的改善,反而要引起警惕,很有可能是老年性白内障进展或身体出现其他问题的危险信号。
当老年性白内障逐渐进展时,由于晶状体核硬化、混浊,其光学密度增高使屈光折射力增加,导致进入眼内光线的聚焦点前移,因此呈现近视表现,看近处小字会比以前看得更清楚,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花眼症状,减少了对老花镜的依赖。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和核性两大类,皮质性白内障初发期晶体混浊发展较慢,但继续发展就是膨胀期,此期晶体的厚度增加,造成暂时性近视。此时老人会感到自己的视近物比过去清晰,甚至可以不必戴老花镜。
原先存在远视的中老年人如果出现此类“返老还童”现象,还应注意是否患有糖尿病。当血糖升高时,房水渗透压降低,就会被动渗入晶状体内,导致晶状体体积增大,其凸度和屈光折射力增加,也会中和远视,从而起到暂时提升视力的作用
这种视力的好转还会有继发青光眼的可能,由于晶体变凸还会使眼睛的前房变浅,容易造成房角闭塞,使房水流出受阻而继发青光眼。所以如果很多老年人在视力变好后一段时间,眼睛会突然发红、胀痛、视力急剧下降,此时可能是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急性发作,重者甚至可以引发失明。因此,老年人视力突然变好,一定要到医院检查。
正确的方法治疗老花眼
目前国内治疗老化眼主要有两种方法:手术和配镜。老花眼治疗仍以配镜为主。一般来讲低矫正比矫正过足会获得相对舒适的视感觉。所以配镜要经过医生检查之后正确配制。患了老花眼一定要定期检查,以防患有白内障。患有白内障的老年朋友不要随意用药,因个体差异,一些治疗白内障的药对某些人来说,反而会促进病情的发展。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用的药物。平时应尽量避免强光刺激,白内障的发病与强光对眼睛的刺激密切相关。强光中的紫外线和蓝光照射眼睛后,会大幅提升白内障的发生几率,对晶体和视网膜都有损害。尤其是夏季,阳光照射强烈,而城市随处可见的建筑物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等反射光线,明晃白亮,更容易诱发白内障。但多数人在外出时未能做好护眼准备。因此,无论是否已患有白内障,中老年朋友夏季外出户外活动时最好配戴太阳镜进行防护。还应避免视力过度疲劳,用眼应以眼睛不觉得疲倦为度,注意正确的用眼姿势和距离,并应避免长时间在昏暗的环境中阅读和工作。患了老年性白内障除积极治疗之外,还应注意饮食调养。有研究表明,维生素缺乏对白内障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应注意从食物中摄取充足的维生素。
对于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急性发作的病人,和普通的白内障或者青光眼治疗不完全一样。主要是采用药物降低至正常范围后,手术摘除混浊的晶体,植入人工晶体,一般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对于白内障膨胀期前房变浅较为明显,尚未出现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患者,可以行YAG激光虹膜周边打孔,以防青光眼的急性发作。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