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时担心副作用?
记住这 4 点,不再害怕“是药三分毒”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在上升,有不少百姓都需要长期用药来控制病情。
是药三分毒,总这么长期吃药,会伤身体的吧?
“是药三分毒”这句话,不应该理解为药物有毒,而是说药物除了治病之外,有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可就因为这句话,好多人害怕了,不敢吃药,或者不按量吃药,这是不对的。该吃的药一定要吃。
至于副作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又该如何避免呢?
1.无副作用的药物存在吗?------不存在。
严格来说,所有的药,包括西药(化学药)、中药、中成药都有副作用。只是不一定每个人每次使用都会表现出来。一些药物“天然药材、无毒副作用”的宣传,百分之一百是胡扯!
2.药有副作用,还吃不吃?-----医生认为应该吃,就吃。
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在治疗疾病时,医生会综合考虑,遵循“获益大于风险”原则。通常来说,疾病本身对身体的伤害是远远大于副作用的损害的。因小失大、因噎废食,实在是不可取的行为。我们用的每一种正规药,上市之前都是经过大量试验验证过的,只有有效且安全,才会被批准上市。至于副作用,我们应该在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的“不良反应”一栏,或听从医生的交待,监测病情的控制情况,以及是否出现了副作用。
3.不舒服是因为药物副作用吗?
不少长期服药的患者,容易把身体上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都和药物副作用联系起来,要么轻易停药,要么就不理会这些不舒服。这两种认知都有偏颇,我们应该了解药物的副作用,控制它、和它共存,而不是抗拒它、否认它、害怕它。
有些药物副作用是可以避免的,有些药物副作用是可以预防的,有些药物副作用一旦出现,是应该立即停药并换药的。
所以,长期用药的朋友,应该养成定期监测病情的好习惯。
4.记住第4 点,减轻药物副作用
不要自诊自治,不要随意购买药品。
避免使用渠道不正的、不合法的药品,更不要以莫名其妙的食品或保健品代替药品。
在医生开出药物之后,要详细了解服药方法和主要副作用,并了解清楚在用药期间应该怎样监测这些副作用。
在使用药品的过程中出现不适,应该及时就诊。
总体而言,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药物的副作用。得病了就要治,担心用药会带来损伤,应该从合理用药入手解决,而不是拒绝使用药物。定期检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既控制病情,也尽量规避或最小化副作用。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