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保健法
度过炎炎夏日,金秋十月又来到我们身边,秋季,是万物成熟、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变为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渡。因此,中医认为,秋季养生要顺应阳气渐降、万物收敛的特点,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静心养神:秋高气爽,是宜人的季节,但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草枯叶落,花木凋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垂暮之感,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因此,秋季精神调养首先要培养乐观情绪,静想收获累累硕果的喜悦,维持心理平衡,做到内心恬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不要悲伤忧思,以收敛神气,免受肃杀之气、凋零景象对人体的影响,为阳气潜藏作好准备,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调养 初秋虽然渐凉,但盛夏余炎未全消失,有时正午炎热,或冷热多变。因此,秋后要防秋凉之袭,不要贪求一时之快经常赤膊露体,民间则有“白露身不露”之说,深秋气寒而燥,更应注意增添衣服以免寒凉外侵。但亦不可增加过多,以使机体逐渐适应及增强对寒冷气候的耐受能力,为“冬藏”作好准备。秋天气候干燥,常使人感到皮肤干燥,甚则口干咽燥、大便干结等,所以必须保持室内一定湿度,并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造成大汗淋漓而耗气伤津,秋季人之精气内敛,尤要防劳伤,以免阴气外泄。
合理饮食 秋季肺金当令,肺主辛味,酸能入肝,辛能胜酸,故秋季要减辛味食物以平肺气,增酸味食物以助肝气,以防肺金太过盛肝气郁结。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多食一些酸味果蔬。秋季总的气候特点是干燥,所以秋季可选服一些益气滋阴、宜肺化痰的中药,如人参、沙参、麦冬、百合、冬虫夏草、核桃仁、杏仁、川贝母、胖大海等,以预防秋燥的发生。秋燥易伤津,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佳,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梗米、蜂蜜、枇杷、菠萝、乳晶、梨等柔润食品,以养肺益胃生津。秋季气候渐凉,若过食寒凉生冷之品,会伤及脾胃,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尤应注意。
运动强身 秋季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期,为增强肺的功能,抵御秋燥,可多做“静功”锻炼。如六字诀默念呼气练功法、内气功、意守功等,亦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进行耐寒锻炼,以增强机体适应多变气候的能力,提高抗病功能,亦为抵御冬寒作好准备。如青年人可打球、爬山、游泳、冷水浴锻炼等,年老体弱者可打拳、慢跑、散步、做操、跳健身舞、骑自行车等。
防病保健 秋季是肠炎、痢疾、疟疾、乙脑等疾病的多发季节,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和被污染的食物;搞好环境卫生,彻底消灭蚊虫,防止蚊虫叮咬,消除疾病的传染源和传染疾病的主要媒介。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