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苦的中药,应该怎么喝?

发布时间:2017-05-15 作者:中药房 宋莹 来源:

    这个节气,免疫力低下者是感冒的易感人群,如婴幼儿童、老年人、孕妇、慢性呼吸道及肺部疾病的患者。当感冒多发的季节,来医院看中医的门诊患者人次也增多。面对苦苦的一碗中药汤,闻着都是苦苦的,怎么喝?什么时候喝?能不能加糖喝?是中药房窗口问的较多的问题。现在我就来教大家中药汤剂到底应该怎么喝。

中药汤药的服药时间特别有讲究,掌握正确的服药时间不仅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还可以增加疗效。中药的服药时间应根据患者病情来决定,如果疾病在胃部以下(如肝病、肾病等),一般应在饭前服用;用于治疗胃以上(如心、肺、胸隔等处)的疾病,最好在饭后服用。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药与进食都应该间隔1小时左右。在遵循这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还应考虑药物的药性,如清热解毒、润肠泻下药、补益药宜空腹服;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汤药宜饭后服为好;驱虫药应隔夜服(睡前服用一次,第二天早晨空腹时再服用一次);泻下药当奏效即止,切勿过剂;安神药应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内服用;调经药一般于经前或经期服用。
中药汤剂的服用温度也是有要求的。一般情况下宜温服,就是煎好的中药液在常温下凉至30℃-40℃时服用。但是解表、驱寒和活血通脉的汤药应趁热服下,治疗热性病的清热解毒药和止呕类药,则应待药液冷却后服用。
中药汤剂的剂量大人和小孩有区别。成人一般每次以服用150-200毫升为宜,发热病人服清热解读药时,药液可稍多些,儿童和危重病人,服药量应少些。
大多数人都知道,中药汤剂一般是一日一剂,将头煎、二煎药汁混合均匀,早晚分服。清热解毒药可每日服3-4次;如感冒高烧不退者,可每4小时服1次发汗解表药(不分昼夜)。
有家长经常问,中药太苦,小孩子不愿意喝,能不能加点糖,这种做法不宜提倡,白糖性凉,红糖性温,如果把白糖加入温热药中,或者把红糖加入寒凉药中,会减弱药性。红糖含有较多的铁、钙等元素,可与中药中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结合,产生沉淀,影响药效。此外,还有些药是利用苦味来刺激消化腺分泌,从而发挥疗效的,如黄连,如果加糖,就会失去这种作用。
此外,在服用汤药期间,饮食方面应注意忌生、冷、黏腻、辛辣的食物,喝中药前后一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浆。(衢州市中医医院 宋莹)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