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春笋变“春损”!
眼下正是春菜上新季
“咬”春好“食光”
春笋是许多衢城市民的心头好
不少市民都会购买尝鲜
无笋不欢、顿顿吃笋
这份刻进衢州人DNA的“春日限定”
却把很多人送进了医院
连吃4天,春笋化身“春损”
“医生,我胃不舒服,好痛……”近日,50岁的刘红(化名)来到衢州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许宝才主任中医师的门诊。
她一边揉着肚子,一边向医生讲起自己的症状:“上周我儿子挖了不少春笋回家,用家里的咸肉炖了满满一大盆,吃了两天后我觉得胃有点不舒服,但也没在意。”
看到老妈爱吃笋,孝顺的儿子又上山挖了不少春笋回家。就这样,咸肉炖笋、清炒笋、笋炒酸菜、油焖笋……各色笋式家常菜轮番上桌,家里接连吃了4天的春笋。“这两天肚子变成一阵阵的疼痛,而且解出的大便也是柏油样的。”刘红忐忑说道。
胃痛、黑便,且与吃笋有关,根据刘红的症状,许宝才考虑她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建议她做胃镜检查。做了胃镜后,提示胃部有巨大溃疡,表面有血痂附着,考虑是吃春笋以后形成的胃溃疡相关出血。
“每年这个季节,都有不少像刘女士一样的市民因吃春笋来就诊、住院。”许宝才说,衢州人对春笋的痴迷就像云南人痴迷菌子一样,近期门诊中近20%的患者都是中了春笋的“招”,不少市民吃笋后出现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等不适症状,严重者甚至造成消化道出血,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
为啥吃个笋就消化道出血了
“春笋富含粗纤维和草酸等成分。丰富的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和排泄。但同时,粗纤维如同一个‘钢丝球’,容易划伤消化道,尤其对胃肠功能弱或本身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来说,很容易出现胃溃疡、胃出血等,如果出血量大会危及生命。”许宝才提醒,进食的笋可能会在肠道里堆积,损伤脾胃,尤其是老年人、儿童、长期卧床的、胃肠道蠕动功能比较弱的人群,不建议大量食用春笋。
此外,春笋中含有较多草酸、鞣酸等,这些成分容易与其它食物成分结合,大量食用既容易刺激肠胃,又影响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肾结石、胆结石等各种结石患者食用可能加重病情。脾胃虚寒、手脚冰冷、过敏者,不宜多吃。
春笋这样吃,安全又鲜美
一是要先焯水。因为新鲜的春笋中含有氰化物、氰苷、单宁、草酸、麻黄碱等物质,直接生吃不仅口感苦涩辛辣,还会影响矿物质的吸收利用。不过这些成分都可溶于水,也不耐热。春笋在烹制前先在沸水里焯一下,可以软化粗纤维,还能让70%的草酸流失,从口感上来说,还能去掉笋原本可能有的涩味和麻味,沸水中焯水7—10分钟就可以大大降低它们的含量。
二是一次不要吃太多。春笋不要空腹吃。在吃春笋前,吃几口饭或喝口汤都可以有效降低春笋对胃黏膜的刺激。通常一个人一顿春笋的进食量不要超过200g。
三是要注意饮食搭配。春笋性寒,为平衡其性质,建议与肉类、鸡蛋等搭配食用,避免与寒性食物同食。此外,春笋和一些含钙的食物一起食用非常容易引起结石,所以我们在吃春笋的时候,不要一直跟富含钙的食物搭配,如菠菜、海鲜和高蛋白食物。吃完春笋后,尽量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冰啤酒、生海鲜,以免诱发肠胃不适。
此外,许宝才医生还提醒,春天是消化道疾病高发的季节,也是马兰头、香椿等野菜大量上市的时间段,这些春菜像春笋一样,大量食用也会对胃肠道带来负担,建议大家不要过量食用春菜。一旦出现腹痛、黑便、恶心、呕吐等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