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熬夜追《哪吒2》,一觉醒来“天旋地转”……
最近《哪吒之魔童闹海》太火爆了,家附近的电影院场场爆满。为了助力哪吒冲榜,廖女士好不容易抢到了晚上10:30的场次,终是在凌晨1点看完了这部电影。
次日,廖女士像往常一样早起,刚从梦中醒来,伸了个懒腰,接着翻了个身,但没想到突感天旋地转、头晕想吐。
这是中了流感病毒,还是没睡好?廖女士心里想,可能是自己昨晚睡太迟、没休息好所致,再睡了一个回笼觉醒来,再翻身,她又“晕菜”了。
“太可怕了,只要我一翻身就像进了大转盘一样,天旋地转,晕得我都吐了!该不会脑子里长啥东西了吧?”在衢州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诊室,廖女士焦急地询问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汪翔,让他看看是否自己的脑袋出了啥问题。
汪翔详细询问了廖女士的病史,并让她做了相关检查。经过一系列检查后,汪翔告诉廖女士:“你这是得了耳石症,通过手法复位治疗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耳石症是什么
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损害耳朵会导致听不清声音。殊不知,耳朵还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平衡器官,损害会导致眩晕、平衡不稳。
我们耳朵里有一种组织叫做“耳石器”,内部有一层胶冻样耳石膜,在耳石膜的表面黏附着大量的碳酸钙盐结晶,这些结晶被称为耳石。
正常情况下这种碳酸钙结晶是附着于椭圆囊内和球囊的,一些诱发因素如炎症、外力撞击、炎症、缺血等,可导致耳石脱离原来的位置,游动在半规管内,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脱落的耳石就会移动而引起淋巴液流动紊乱,刺激毛细胞产生异常神经冲动导致机体发生强烈的眩晕。
耳朵里的“小石头”去了不该去的地方,导致人体无法保持自身的平衡,走路重心不稳,变换体位发生天旋地转,常常伴有恶心呕吐。
耳石症,也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的特点在名字中展现得非常明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良性:作为良性的疾病,可治疗、自愈,多数人在几天或几周内会好转;
阵发性:每次眩晕发作可能只有几秒或几十秒,一般不超过一分钟;
位置性:眩晕与患者的“头位”关系很密切,最大的特点是头位改变诱发眩晕,比如低头、抬头、弯腰、躺下、坐起及在床上左右翻身,都可能诱发头晕。脑袋位置发生变化时,头晕为天旋地转的感觉,持续的时间一般小于一分钟,个别特殊情况眩晕可持续大于一分钟。而直立活动因为耳石没有发生方向改变并不受影响,因此平移活动不会引起耳石症发作。
脱落的耳石如何复位
“耳石症很常见,很可能是你近期没休息好导致耳朵里的‘石头’掉下来,这‘石头’位置发生改变,打破了原来的身体平衡,造成头部位置变动时出现眩晕感。手法复位是通过不同位置的翻转,让这掉下来的‘石头’回到它原本的地方,这样就不会晕了。”经过汪翔医生的一番手法复位操作,廖女士尝试着左右翻身及起立活动,竟然真的不晕了。
汪翔建议,耳石症的患者症状反复发作应到医院的相关科室就诊,由专业的医生通过手法复位的方式,促进耳石恢复到正常的位置。手法复位后,患者应保持一段时间的休息,避免耳石的再次脱落。需要提醒的是,严重颈椎病、严重心脏疾患患者应慎行手法复位,以免发生神经损伤、加重心脏疾患等不良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头晕都是耳石症,引起头晕或眩晕的原因很多,患以下这些疾病,同样会出现类似头晕的状况:
1.小脑梗死。可表现为头晕、协调功能减退,可伴恶心、呕吐、吞咽功能及言语功能障碍,症状加重时甚至可出现意识不清、严重时危及生命。除常规神经科查体,脑磁共振检查有助鉴别。
2.美尼尔病。发作性眩晕、波动性且渐进性听力下降、耳鸣以及耳胀满感。
3.突发性耳聋。突发听力下降,可伴发眩晕、呕吐及眼震等状况。
4.前庭神经炎。可表现为眩晕、眼球震颤、恶心呕吐、平衡失调、头部运动不耐受等,头晕多呈持续性,多在感染后发病。
5.体位性低血压。长时间蹲坐或是平躺,突然站立、改变姿势后,出现头晕、眼黑、恶心等现象,检测血压提示卧立位血压相差异常增大。
6.前庭阵发症。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发作无明显规律性,卡马西平等减少神经异常放电药物治疗有效。
因此,有头晕症状的患者切不可大意,应到医院由专业的医生检查评估,明确诊断,防止贻误病情、加重后遗症、严重时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