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

发布时间:2022-05-23 作者: 来源:

病因

感染性腹泻是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腹泻。常见细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副溶血弧菌、沙门菌、弯曲菌、气单胞菌和类志贺邻单胞菌、腊样芽胞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等。病毒:诺如病毒、B组轮状病毒及腺病毒、星状病毒、某些呼吸道病毒等。寄生虫:贾第鞭毛虫、溶组织内阿米巴、隐孢子虫、环孢子虫等。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艰难梭菌等。

临床表现

腹泻通常定义为每天(24h)排未成形大便≥3次,或每天排出未成形粪便的总量超过250克。粪便的性状可为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或血样便。同时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病情严重者,可以因大量丢失水、电解质而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根据发病机制分为分泌性腹泻与炎症性腹泻。

预防

主要需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凉食物,对某些食品需要煮后再吃,这都可以预防感染性腹泻的发生。感染性腹泻的大部分是细菌引起的,一般情况下,在环境中一部分食物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细菌,一般情况下,高温消毒后,几乎所有的细菌都会失活。当然,一旦出现感染性腹泻,需及时治疗,主要治疗为抗感染治疗,部分患者腹泻次数多,有脱水症状,需及时补液等对症处理。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