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导——轮椅使用
健康指导——轮椅使用
轮椅使用指导
病人因外伤致骨折患者由于肢体活动障碍行动不便,故在住院检查、治疗或日常生活中,轮椅都起了极大作用,因此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轮椅及了解如何在轮椅与病床之间过渡技巧,有利于患者的行动及家属对病人的照顾。
轮椅使用方法
1. 床到轮椅的转移
①将床铺高度与轮椅座调至同等高度,轮椅放于健侧,轮椅与床尾呈30度~45度。
②坐在床旁,锁上轮椅的制动器。躯干向前倾斜,同时用健肢、健侧脚和手向下撑,移向床边。
③将健肢膝屈至90度以上,并把健侧脚移到患侧脚的稍后方,便于两足自由转动。
④抓住扶手,躯干向前移动,用健侧臂向前撑,使大部分体重转移到健侧小腿。达到站立体位。
⑤病人将手移到轮椅远侧扶手的中部,并移动两足,使自己呈准备坐下的体位。
2. 轮椅到床的转移
①轮椅朝向床头。
②刹上制动器后,将脚踏板移向侧边。
③将躯干向前倾并向下撑移到轮椅的前线,直至两足垂下,健足后于患足,抓住轮椅扶手(或床扶手),躯体向前移,用健侧肢移动支撑体重而达到立位。
④站立后把手移到床扶手上,并移致力两足,使自己呈准备坐到床上去的体位,坐到床边后躺下。
3. 上下坡
下坡时须倒行,用双手握住手推圈,以力大小控制下坡速度,坡度过陡时需要有护理人员控制,护理人员应该倒行缓慢下坡,上坡即为正常推行。患者尽量靠后坐并抓紧扶手,勿向前倾身或自行下车,以免跌倒,必要时加约束带。
4. 注意
禁踩踏脚踏板上下轮椅。
禁未刹住驻立刹车上下轮椅。
轮椅在行驶过程中,尤其是下坡时严禁使用驻立刹车,以免翻车带来人身伤害。
外伤致骨折患者饮食指导
1.骨折早期的药膳食疗
骨折损伤后一至二周内,相当于炎症期和修复期的第一阶段。临床上表现为患肢局部肿胀疼痛明显,活动不利,骨折端容易发生再移位,气血受损,血离筋脉,血瘀气滞,筋络受阻。因此,骨折早期膳食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此期病人宜食用清淡富含营养之品,如蔬菜,水果,鱼汤,瘦肉末汤等。年老体弱患者予软烂易消化的饮食,忌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除,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骨折禁食醋,因醋有软化骨骼和脱钙作用。
2.骨折中期的药膳食疗
骨折损伤后二至四周内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因此饮食上由清淡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鲫鱼汤、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
3.骨折晚期的药膳食疗
骨折损伤后四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