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防治知识
发布时间:2021-04-28
作者:
来源:
一、什么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呼吸道传染病,病死率为5%-10%。脑膜炎会引起脑部损伤而遗留听力下降或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流脑冬春季节病例高发,一般在11-12月份病例开始增多,第二年 2-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该病的病死率高,危险性大,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
二、流脑是如何感染的?
流脑的传染源是带菌者和病人,通过咳嗽、喷嚏、说话等飞沫直接在空气中传播。
三、流脑的症状和分型
流脑潜伏期1-7日,一般2-3日。发热、头痛、呕吐是流脑三大主要症状。婴儿症状表现不典型,往往伴有高热、拒食、烦躁、哭闹不安等。(一)普通型:约占90%左右。病程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和脑膜炎期,但由于起
病急、进展快、临床常难以划分。(二)暴发型:少数病人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常于24小时内甚至6小时之内危及生命,此型病死率达50%,婴幼儿可达80%。
四、如何预防流脑?
脑膜炎双球菌在一般环境中很容易死亡,利用冷热干燥阳光和普通毒剂的作用都可以将其杀灭,冬春季节应勤换衣被,经常开窗通风,增加户外活动。 如果发生流脑流行,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玩耍,更不要带孩子到发病的小孩家去串门。幼儿园、学校等孩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可以用0.3%的呋喃西林或2-3%的黄链素溶液滴鼻、喷喉,每天2次,连用3天。中草药用藿香、佩兰、板兰根、蒲公英各9克煎服,都有一定预防作用。一旦发现流脑病人要立即隔离治疗。
但是,目前预防流脑最有效的措施还是接种流脑疫苗,接种流脑疫苗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脑症状。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