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痣或斑
正所谓“同痣”不同命
一颗好痣生在了好地方
会被大家誉为讨喜的“富贵痣”
而有些痣或斑看似“无伤大雅”
实则会要你的命!!!
衢州的刘光(化名)今年51岁,大约二十多年前,他的左脸长出一小块浅咖色的小雀斑。
一开始他以为是自己没注意防晒而晒出的小斑块,便没放在心上。后来,这块小雀斑慢慢变大、颜色加深,亲朋好友都提醒他:“这种斑可能不是好东西,得小心。”
于是,他赶紧到杭州的一家大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这只是普通的色素沉着斑,用激光打了就好了。
“激光打了两三个月,它又重新长出来了。近20年来反复通过激光祛斑,反复长……近一年这块斑变得更大、颜色更深了,看上去太难以接受了。”刘光说,原本1厘米不到的斑,今年突然长到了3、4厘米大,颜色也由原来的浅咖色变为深褐色和浅黑色,并有进一步扩展的趋势,“每天洗漱看到脸上的这块斑,心里总感觉隐隐不安。虽然杭州的医生和我说激光打了就没关系了,但前前后后做了8次激光祛除,它反而越长越大,这让我心里直打鼓。”
最近,刘光在朋友的推荐下找到了衢州市中医医院皮肤整形美容科朱健伟主任。
“我第一眼看到这块斑就觉得不对劲。”朱健伟接诊后发现,刘光的这块“斑”部分凸出皮肤表面、颜色不一,最早长出来的那部分已经变成了深褐色和浅黑色,新长出来的斑则呈浅咖色,和正常的皮肤边界不是很清晰。有着丰富皮肤肿物诊治经验的朱健伟当下就想到一种可能性:恶性雀斑样痣。
随后的病理检查结果也证实了朱健伟医生的猜测。因刘光的恶性雀斑样痣面积较大,需进行分期切除手术。目前,朱健伟主任医师已为刘光进行了两次皮肤肿瘤切除手术。
祛斑有风险,小心斑变“瘤”
“恶性雀斑样痣是黑色素瘤的一种,是一种皮肤恶性肿瘤,多无自觉症状,生长缓慢。”朱健伟介绍,恶性雀斑样痣发病因素复杂,多与长期日晒密切相关,因此好发于面部等曝光部位。
朱健伟提醒,绝大多数情况下,痣或斑都乖乖地躺在那儿,最多也就是影响美观,但它也有可怕的时候,那就是癌变。黑色素瘤起源于黑色素细胞,正常情况下,黑色素细胞在皮肤下均匀分布,如果黑色素细胞受到某种刺激,活性增强,其分裂增殖失去控制时,就可能变成恶性黑色素瘤。
对于恶性肿瘤来说,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所以大家对于自己身上特别是面颊部、手掌、足底、手指、脚趾这些部位的痣或斑,要提高警惕,有一个特别实用的“ABCDE”法则供大家参考:
对于可疑的痣和斑,建议尽量找专科医生来判断,如果是有恶性风险的“痣”和“斑”,医生会建议做进一步的病理检查,而后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不要反复通过激光等方式祛痣、祛斑。”朱健伟强调,如果患者做完一两次激光治疗后,痣或斑又复发,就不建议再采用同种方式治疗。因为反复刺激可能会导致身上的色素痣、斑发生变化,可能让其发生恶变。
如何预防“色痣(斑)癌变”?
避免强烈日光直射
紫外线是诱发黑色素瘤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阳光强烈的时候,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特别是在午后时段。使用防晒霜、遮阳帽、遮阳伞等工具保护皮肤。
定期检查皮肤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胎记、痣和斑点的外观。其次,要定期检查包括有无新发痣,原有痣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有无改变,表面有无破溃等。注意任何不寻常的皮肤变化,如新出现的痣、现有痣的变化(如颜色、形状、大小)、持续不愈的伤口或溃疡等。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有家族史、长期暴露于阳光下等),建议定期进行专业的皮肤健康筛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食物;戒烟限酒,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对皮肤健康的影响。
不主动刺激黑痣
用反复摩擦、针挑、腐蚀药物或不彻底的冷冻以及激光等方法刺激黑痣或斑块,都有可能诱发痣恶变。因此,要注意保护黑痣不被频繁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