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术健康宣教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急诊常见的是后三个),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维持胸腔负压,引流出胸腔内积液/积气,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
首先要保持有效的引流:引流瓶放置应低于胸部切口位置并放于床边铁架内,防止人员碰撞,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保持在膝盖水平以下,请您不要打开或倾倒引流瓶,若引流管接头松脱时,则用手捏紧引流管靠近身体这侧,立即呼叫护士重新更换引流瓶。
1.术后体位指导:床头抬高?(45~60°),以利于胸腔内积液流出,同时也利于呼吸及循环功能,还可起到减轻伤口张力的作用。
2.妥善固定胸骨:手术侧上肢放于胸腔引流管上方,带引流管活动时,从手术侧下床,翻身活动时注意勿牵拉、扭曲、打折、压迫胸骨,活动宜缓慢,水封瓶勿剧烈晃动,患者大小便时,除气胸外,需用止血钳夹闭胸管,防止引流液逆流。
3.咳嗽咳痰时的健康指导:鼓励患者深呼吸和主动咳嗽,以利于排出气管深部的痰液和胸腔内积气、积液,使肺扩张.咳嗽排痰时,可扶患者坐起拍背,嘱其深吸气后咳嗽、咳嗽时协助患者轻提引流管,以免管道摩擦引起疼痛,导致咳嗽无效。
4.胸腔引流液的观察指导: 观察术后引流液,一般正常引流量第一个2h约100-300mL。第一个24h约500ml,第一个8h多为血性液。定时挤压引流管,保证引流管通畅:当引流液为血性液时,需每1—2小时挤压管路1次。操作时双手握住引流管l0~ 15 cm处,双手前后相接,一手手心向上,贴近胸壁,将引流管置于指腹与大鱼际之间,另一手在距前面一只手的下端4—5cm处阻断引流管,前面的手高频快速用力地挤压引流管,随后两只手同时松开,利用引流管内液体或空气冲击将堵塞引流管的血凝块或组织块冲出,如此反复。
5.拔管指征:胸腔闭式引流术后48-72小时,观察引流液少于50ml,无气体溢出,胸部X线摄片呈肺膨胀或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或气促时,可考虑拔管。拔管时指导患者深吸一口气,吸气末迅速拔管,用凡士林纱布封住伤口,包扎固定。拔管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症状,切口漏气、渗液、出血和皮下血肿。
6.饮食治疗:多食银耳、百合、梨、甘蔗、薏仁、牛奶、白菜萝卜。
7.中医治疗: 埋针:孔最穴、少商穴。
穴位贴敷:中府、云门、天府。
穴位按摩:列缺、经渠、太渊、鱼际。
耳穴埋豆:神门、皮质下、胸、肺。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