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磁刺激技术
定义: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改变皮层膜电位,使之产生感应电流,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的神经刺激技术。
产生的效应: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进突触与突触之间的连接,修复未完全受损的神经细胞;改变脑血流量和葡萄糖代谢率;影响脑组织神经递质的分泌(比如谷氨酸,r-氨基丁酸,5-羟色胺,多巴胺);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
技术的概述:高频刺激大于1HZ:刺激部位脑血流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增加;刺激回路垂体神经内分泌相关激素增加;细胞内钙离子增加;基因表达和蛋白质代谢的双向调节;产生长时程增强的可塑性变化;促进突触连接功能和神经网络形成。
低频刺激小于1HZ:可治疗皮质某些功能区亢进性疾病。
临床治疗:
精神科: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焦虑症、失眠、PTSD。
神经内科:帕金森、癫痫、疼痛、阿尔兹海默病。
康复科:脑卒中、脊髓损伤、外周神经损伤。
儿科:脑瘫、孤独症、癫痫、ADHD。
其他:网瘾、戒毒。
TMS和脑卒中
自从1990年开始,众多研究者就将TMS应用于脑卒中的治疗。TMS作为一种治疗或者辅助治疗手段来改善患者的运动、语言、感觉障碍,作用机制:可塑性以及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
多巴胺替代疗法:长期使用多巴胺能药物治疗可能导致运动波动及异动症等。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呈一侧或两侧头痛,常伴有恶心和呕吐。发作前常有闪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先兆,同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
禁忌症:头颅内有金属异物,带有心脏起搏器者,有耳蜗植入者,有颅内压增高者禁止使用。
有癫痫病史及癫痫家族史的患者禁止使用高频高强度刺激。
对孕妇、婴幼儿和不能表达自己感觉的人慎用R?TMS治疗。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