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在“点”上,您做到了吗?
发布时间:2017-03-16
作者: 临床药学科 程素丹
来源:
药物的疗效与用药时间密切相关。具体的服药时间要根据患者的特异性来个性化选择,即使同类药品,服药时间也可能有差异,这里面有科学道理的。
1.胃药的服用时间要因药而异
胃动力药的多潘立酮与甲氧氯普胺及莫沙必利等,可增强胃肠道蠕动、促进胃中食物排空,宜在饭前半小时服用。抗酸药氧化镁、氢氧化镁、三硅酸镁等,主要对过多胃酸起中和作用,可放在饭后1至2小时服用,但皆不宜久服,否则会引起镁中毒。胃粘膜保护药硫糖铝、米索前列醇等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及溃疡病,以保护胃黏膜宜饭间服即指两餐之间服。抑制胃酸分泌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及奥美拉唑等不仅能缓解因溃疡或胃黏膜糜粒而引起的疼痛,促使溃疡愈合,而且可制止因溃疡病或胃黏膜糜烂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宜睡前服。
2.糖皮质激素类药,早8时服用最为适宜
人体糖皮质激素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分泌的峰值在早晨7~8点,2~3小时后迅速下降约一半,然后逐渐减少直至午夜分泌量最少。糖皮质激素药物在早8点一次给予,对脑下垂体促皮质激素释放的抑制程度最弱,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3.平喘药,临睡前服效果最佳
哮喘患者的通气功能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白天气道阻力最小,0:00~2:00最大,因此,哮喘患者常在凌晨或夜间发病。多数平喘药临睡前服药效果最佳。
4.抗过敏药:最好晚上
体内与过敏相关的炎性介质分泌的高峰是在晚上,因此最好在晚上吃药,以避免嗜睡等不良反应带来的不便。假如早上吃了抗过敏药物,最好不要驾车,从事需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或是白天有重要活动的,也要谨慎选择。
5.关节炎药,中午服用效果更好
骨关节炎患者对疼痛的感受力,晚上要比白天明显,建议骨关节炎患者在中午12点服用布洛芬等药物。
6.降糖药用药时间不可以偏概全
磺脲类药物如氯磺丙脲、格列本脲等可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而降低血糖,所以,磺脲类药物都要餐前半小时服用。二甲双胍类降糖药因为可以引起明显的胃肠道反应,应在餐时服用,它不是促进胰岛素分泌起作用,所以不会影响它的降糖作用。α—糖苷酶抑制剂作为一类新的降糖药,不同于磺脲类和双胍类,它通过竞争性抑制小肠刷状缘的α—糖苷酶,抑制双糖转化为单糖,从而减慢葡萄糖的生成速度并延缓葡萄糖的吸收,使血糖值降低,故在餐前即刻服用或与前几口食物同服。
7.降压药早晨7点服用更有效
典型的血压波动规律在一天中出现两个高峰,一个是在上午9—11时,第二个是在下午6—7时,之后开始缓慢下降,至次日凌晨2—3时最低。一般降压药在服药后2—3小时达到最高血药浓度。因此,长效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氯沙坦等,用法为一日一次,建议早上7时服用,这样就能更有效地保持血压的平稳。有些降压药物则宜与食物同服,可增加药物吸收。如美托洛尔,进餐时服药可使其生物利用度增加40%。有的药物最好在餐前1小时、空腹时服用,如卡托普利,这是因为食物可使其吸收减少30%—40%。
8.他汀类调血脂药夜间服用效果更佳
HMG-COA还原酶抑制药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羟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从而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由于胆固醇的合成主要在夜间,因此晚上给药比白天给药更有效,常用药物有: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西立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9.抗抑郁药宜清晨使用
因抑郁症有暮轻晨重的特点,故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氟西汀、帕罗西汀等需在清晨时服用。抗焦虑药氟哌噻吨美利曲新(黛安神),治疗小儿多动症的哌甲酯均有轻度兴奋作用,亦应在早晨服用。
9.部分药物最宜空腹服用
空腹服用生物利用度高的药物 抗菌药中多数药物的吸收受食物影响,空腹服用生物利用度高,吸收迅速。如青霉素类:阿莫西林、氟氯西林、舒他西林等;头孢菌素类:头孢拉定、头孢克洛等;奎诺酮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另需空腹服用的药物还有:泛昔洛韦、卡托普利、阿斯咪唑、异烟肼、利福平等等。肠溶片均需空腹服用,以使药物快速进入肠道崩解吸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双膦酸盐骨溶解抑制药,如依替膦酸二钠、羟乙膦酸钠、阿仑膦酸钠等需两餐间服用,因为这类药物食物影响其吸收,药物对胃肠道又有刺激作用,所以空腹时服用,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