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植谟:30年和香囊配方打交道的老中药师

发布时间:2017-05-28 作者:衢报传媒集团记者 承晗璐 通讯员 张晓敏 来源:

方植谟,衢州市中医医院的主管中药师。30年来,每到端午前夕,因为一只香囊,他格外忙碌,因为香囊中的药材配方、用量,都须经他的手。

方植谟从金华卫校毕业后,便进入市中医医院中药房工作。每年端午前后制作并向市民馈赠香囊,是市中医医院坚持了30年的一件事,从最初制作1000多只香囊到现在8000多只,这期间配方不断改良,而方植谟一直参与其中,如今他很有自信:“无论从功效、香味、安全、经济等角度考虑,这应该算得上大众接受度较高的香囊了。”

1988年,市中医医院还在筹建中,方植谟便和香囊打起交道。“以前的香囊袋都是人工缝制的,制作比较繁琐,所以数量少。记得那个时候下了班,很多同事都自愿留在单位加班加点赶制香囊。”方植谟回忆道,香囊配方没有统一标准,最早的配方由当年的老院长林钦甫翻阅医书典籍,结合香囊功效、季节性防病治病等临床经验,和他们这些中药师商讨后定出来的,采用了艾叶、菖蒲、冰片、樟脑等十几味中草药,手工碾磨成粉后装入香囊袋中。

“那是最早的配方。端午节又叫卫生节,以前农村里在这天都要搞卫生的,门口撒上石灰,挂艾枝,悬菖蒲,用以祛湿驱虫,所以香囊最主要的功效是芳香化湿、驱邪避秽。根据这些功效,我们搭配了药材。”方植谟说。

可当时的香囊并没有完全被市民接受,问题主要出在芳香性上。“有不少人向我反馈,说樟脑的味道闻不惯。我记下来,第二年我们配方组商议决定去除这味药。”方植谟非常看重老百姓的使用体验,端午后,一般过两周,他就要到同事、朋友中收集意见。有市民反映说冰片刺鼻,香囊带在身上闻着不舒服。方植谟就开始琢磨:冰片的确有驱虫效果,但市民接受不了就得想办法改。他尝试用薄荷、山奈替代,让香味温和下来,同时加入藿香、佩兰等,加重祛湿功效。

30年来,香囊的配方改良过四五次。今年,60岁的方植谟已到了退休的年纪,可能这是他最后一次为香囊制作配方了,“我希望端午佩戴香囊这个传统能一直延续下去。”方植谟说。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