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收治9例脑出血病例,共同指向一个“元凶”→
虽然我有高血压,只要我头不晕
我就不吃降压药
降压药一旦吃上就不能停
所以咱能不吃就不吃
降压药,我吃一天停两天
血压高上来我再吃
……
总之一句话
#我的降压药怎么吃,我自己凭感觉说了算#
这份迷之自信
最近放倒了好几位高血压患者
1个、2个、3个……9个
近一周衢州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接诊了
9位脑出血患者
究其元凶是同一个,
大家熟知的高血压!!!
乐极生悲引发脑出血立体定向引流清除血肿
这几天,衢州的天气起伏不定,在一夜入秋和一夜入夏之间频繁切换。上周二凌晨,衢州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周翔副主任医师刚处理完一位脑出血患者,救护车又送来了一位大叔,急诊科请他立即到急诊室参加会诊。
“患者2小时前在与家人聊天时突发左侧肢体偏瘫并伴有言语障碍。”120医生一边推担架车一边交代,“怀疑是脑血管意外。”
周翔在病床边向慌了神的家属了解情况。葛大叔53岁,原先就有高血压,但没有好好监测和吃药控制。2个小时前,一家人聊天正高兴时突然倒下,其左侧肢体出现偏瘫,无法说话,家人见状赶紧拨打了120将人送到了医院。
“立刻启动抢救应急预案!”在护士进行生命体征监护和操作的同时,周翔给葛大叔安排了紧急头颅CT检查,并完善了相关检查。头颅CT检查也证实了他的判断——右侧基地节区脑出血。
“脑出血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开放颅脑或者立体定向引流去除血肿,一般出血量超过30ml的患者需要实施开放颅脑手术,根据葛大叔的影像检查结果,初步估算其出血量在20—25ml左右,我们建议选择后一种术式。”周翔解释,立体定向引流去除血肿术是一种精准的微创手术,手术时医生会在患者头颅外安装一个框架,由它来形成一个三维空间坐标体系,使脑结构包括在这个坐标体系内,此时将框架和患者一起进行CT或磁共振扫描,就会得到带有框架坐标参数标记的颅脑CT或者MRI(核磁共振)图像。医生在这个坐标体系内精准定位血肿位置,然后只需在接近血肿的颅骨表面,用高速颅钻钻一个颅孔,让穿刺针通过,对血肿进行抽吸清除。
经过与家属沟通同意后,周翔带领神经外科团队为葛大叔进行了手术,从葛大叔的颅脑内清出25毫升血肿。
目前,葛大叔病情已稳定,一家人揪着的心终于放下。
高血压控制随心情结果脑出血住进了ICU
还有一位毛大叔倒是有控制高血压的意识,但却因为吃药随心所欲,也发生了脑出血。
49岁的毛大叔在一家工厂上班,白班夜班轮着倒。他自知自己有高血压,也配了降压药,但想到了就吃一颗,工作忙起来连饭都不能按时吃,更别说药了。
上周,毛大叔不小心感染了风寒,工作认真负责的他愣是拖着病体把当天的夜班给上下来了。凌晨4点回到家中,他突发头痛、剧烈呕吐。短短10分钟,毛大叔便陷入了昏迷、意识不清。家人见状,赶紧拨打120将他送到衢州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就诊。
周翔接到会诊通知后,立即赶到急诊室。CT检查结果显示:毛大叔的颅内有一处增粗、扭曲的畸形血管团,初步诊断为脑动—静脉畸形,且已出现脑出血。小脑区异常血管影,脑室内积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其出血的畸形血管特别粗,这是我近期接诊到的、最凶险的脑出血患者。”周翔介绍,患者颅脑内出血量大,建议手术。当即,他带领神经外科团队第一时间为毛大叔做了“侧脑室外引流+脑动静脉畸形切除+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手术分两步进行,一是清理脑出血,二是切除畸形血管团。由于出血量较大,单个吸引器难以完全应对从血管中喷涌的血液,启用两个吸引器协同作业后成功清除了术野内的血液,进而顺利定位并切除了畸形血管团。
术后,患者被转入ICU进行后续康复治疗。
周翔副主任医师提醒,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这主要是由于高血压会使血管的张力增大,也就是将血管"绷紧",长期如此,则会使脑动脉发生硬化,并使已经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微小动脉瘤。微小动脉瘤是动脉壁上最薄弱的部位,当患者血压突然升高,就有可能发生脑出血。
大多数脑出血患者并无特异性的表现,但也有很多人在发生脑出血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眩晕,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抬脚费力,甚至摔倒在地上;或者,突然感到一侧身体麻木、无力、活动不便,手持物掉落,嘴歪、流涎,走路不稳;还可能是与人交谈时突然讲不出话来,或吐字含糊不清,或听不懂别人的话;或者突然感到一只眼睛视物不清,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重影。当上述症状出现时,需要警惕可能是急性脑血管病发作的前兆,应尽快将患者送到医院就诊,并详细告诉医生已出现的预兆表现,以便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