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22-12-19
作者:
来源: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母婴等途径传播,可分为急性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少数病例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传播途径
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血液传播,具体途径如下:
经输血和血制品、单采血浆回输血细胞传播
现在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丙型病毒性肝炎已很少发生。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包括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也是潜在经血传播方式,静脉药瘾者共用注射器和不安全注射是目前新发感染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经性接触传播
与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者性接触和有多个性伴侣者,感染危险性较高。
母婴传播
丙型肝炎病毒RNA阳性母亲将丙型肝炎病毒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约2%,若母亲在分娩时丙型肝炎病毒RNA阳性,则传播危险性可高达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危险性增至20%。丙型肝炎病毒-RNA高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典型症状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患者有全身无力、食欲下降、恶心、尿黄、眼黄等表现。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患者症状较轻或者无自觉症状,可表现为肝炎常见症状,如容易疲劳、食欲欠佳、腹胀等。
预防措施
避免与他人共用刮胡刀等。
避免去无正规资格的机构进行纹身、洗牙等。
预防性接触传播:有多个性伴侣者应定期检查,使用安全套。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