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战疫情⑥丨衢州市中医医院新冠核酸检测团队:直面病毒的“幕后英雄”
在衢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有这样一支以“80后”、“90后”青年为主力军的新冠核酸检测团队,满脸青葱、稚气未脱,却已白衣执甲,冲锋一线,与疫魔面对面较量。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他们便开启了几乎没有休假的战斗模式,从酷暑到严寒,从白天到黑夜,不曾停歇。不仅要承担本院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其他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衢州市第二中学等单位的核酸检测任务。最忙时,这支团队要完成一天2800多管,10000余人次的核酸样本检测。
“真的很辛苦,不但是核酸检测的主力军,还承担着检验科的日常值班工作,但这些年轻人都义不容辞地扛起了重任,加班加点完成了任务,有时甚至白加黑连轴转。我为这支团队的凝聚力和奉献精神感到无比自豪。”衢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主任,曾担任过衢州援绍兴核酸检测机动队队长的范素青说。
今天,我们走进衢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走进这群直面病毒的“ 幕后英雄” 。
从零开始到日检万人
衢州市中医医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于2020年8 月20日建成并通过验收正式投入使用。在此之前,为保证实验室建成后可立即投入使用,医院检验科早已做好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严阵以待。
核酸检测实验室从无到有,同样的,检验科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也是从零开始,慢慢摸索进步。检验科先后分批派出队伍到省临检中心指定的定点培训基地进行学习培训。
“虽然之前我们有关注新闻,但难以深入,仅限于了解些许理论知识。”“95后”检验技师朱莹莹是医院最早派出到外参与培训的学员之一,“打头阵”的她时常提醒自己,务必要认真学习,力求快速上手,掌握技能。
“ 92年”的检验主管技师金嘉俊曾先后参加过国家级、省级、市级相关机构关于核酸检验工作的技术培训,并曾经出省执行过支援外地新冠核酸检测的任务,“老资历”的他总是乐于分享经验。“最重要的有两点 ,一是做好个人防护,保护好自身才能更好地保护他人。二是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不断学习,高质量完成工作。”他常和同事们这样说。
工作之余,检验科队伍加强沟通交流,对核酸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科室定期组织培训,有效提升专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
正是整个检验科团队的凝心聚力、全力以赴,实现了衢州市中医医院核酸检测能力从0到1的过程。工作方式也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改进,一步步提升检测效率与水平,只为让市民更早些取得检测报告,让群众方便、安心。
无悔付出,每个人都是“幕后英雄”
“负压环境,一进去就感到不适,特别是夏天,浑身出汗,汗水都在护目镜中摇晃。”“ 97年”的方慈已经快一年没休过一次完整的假期了,她和医院另一个科室的同事合租,但因为她特殊的工作排班任务,时常要昼夜颠倒、作息混乱,已好久没见到同寝室的舍友。
“都是熬过来的,没办法,事情总要有人做。有时,在负压实验室呆太长时间会感到筋疲力尽,完全是靠毅力坚持下来。“ 89年”的”主管检验技师黄安佶说。有一次,黄安佶和另一位同事朱梦迁搭档做核酸检测,在负压实验室内一呆就是近7个小时。朱梦迁回忆,那次,本来快轮到下一班组了,但临时接到新增的样本要检测,她们觉得再换个班组重新进来,得消耗防护资源,于是咬咬牙坚持一并做完。
为了保证及时发出核酸报告,衢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在疫情防控最为严峻时安排了全天4个班次,分别为早上8点、下午16点、晚上20点、凌晨2点4个班次,截至目前,共完成了核酸检测样本近18万余份。
一杯网红“特饮”,见证默契战友情
“今天身体怎么样?‘网红茶’喝了吗?”这句话成了衢州市中医医院检验团队成员之间见面打招呼的常用语。他们口中的“网红茶”,是特别的“养生茶饮”——中药防疫汤剂。因为工作、三餐饭点不规律,他们许多人都处在亚健康状态,于是清热解毒、预防感冒的防疫汤剂成了他们不离手的“网红特饮”。
主管检验技师郑建羚是这支年轻团队中的“老大姐”,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耐力担当、女版钢铁侠”。苦活、累活、脏活,都是她顶上,时常下午她刚出实验室,晚上又帮同事顶上,再次加班到深夜。“同事之间就应该相互帮助,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战,就像兄弟姐妹一样。”郑建羚说。
“95后”检验技师王瞳洁,2019年毕业后便进入衢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工作。“我工作一年不到,便遇到了突如其来的疫情,很快参与新冠核酸检测工作。工作很辛苦,但也学到了很多。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我们能回归常态化工作。”
衢州本轮新冠疫情以来,衢州市中医医院检验科严余刚、黄安佶、方慈、王再红、朱梦迁、郑建羚6人请战支援全市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为疫情防控贡献了衢中医检验人的力量!
致敬“幕后英雄”。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